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
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

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

葛剑雄

  • 科普學習

    類別
  • 1970-01-01發表
  • 61198

    完全的
© www.hixbook.com

第1章 第一節歷史上的中國的含義

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 葛剑雄 2202 2018-03-20
本書要講的,是歷史上中國的疆域的變遷過程,因此首先必須講清“歷史上的中國”的含義。 “歷史上的中國”是不是就是現在的中國呢?當然不是。因為如果這兩者沒有什麼區別的話,它們的疆域也就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只講現狀就行了。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 “中國”這個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到春秋時已經用得很普遍了。 “國”(繁體字作“國”)與“或”字相通,指的是城、邑。春秋以前,大大小小的國數以千百計,於是天子所居的“國”(京師)就被稱為“中國”,即處於中樞地位的國或各國中心的國。以後又將地理上處於中心區的國泛稱為“中國”,即處於中心區的國。這一中心區開始只限於今天的黃河中下游,即周天子的直屬區和諸侯中的晉、鄭、宋、魯、衛等國,而周圍地區或其他諸侯國就不能算中國。到了秦漢時代,原來的諸侯國都已包括在統一國家之內,這些地區就都可以稱為“中國”了。顯然,隨著統一國家的形成、疆域的擴大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國”的概念是在不斷地變化和擴大的。一般說來,一個中原王朝建立了,它的主要統治區就可以被稱為中國,而它所統治的邊遠地區以及統治範圍之外就是戎、狄、蠻、夷,就不是中國。

正因為中國的概念是變化的,範圍是不固定的,所以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是模糊的、不確切的。即使在中原王朝內部,人們也可以把其中比較邊遠偏僻的地區看作非中國。由於沒有明確的標準,人們往往只是根據習慣,所以不僅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說法,就是在同一時代說法也不一樣。有些地區已經歸入中原王朝的版圖,經濟文化有了一定的提高,自認為可以躋身中國了,可是在老牌的中國看來,它們還沒有稱中國的資格。以後它們被承認為中國了,又有相對落後的地區被當作非中國。例如在西漢時代,四川盆地的漢人聚居區對周圍的少數民族早已以中國自居了,可是在關中盆地和黃河下游人們的眼中,四川或許還沒有稱中國的資格。今天的江西、湖南,那時已經正式設置了郡縣,是漢朝疆域的一部分,卻還沒有被當作中國。到了明朝,湖南、江西當然能稱中國了,可是今天的雲南、貴州一帶還被當成非中國。

中國也是一個文化概念,一般即指漢族(華夏)文化區。在特殊情況下,中國就成了王朝法統的同義詞。例如在西晉以後,東晉和南朝政權雖然已經離開了傳統的中心地區,但都以西晉的合法繼承人自居,自認為是真正的中國,而把北方的政權稱為“索虜”(扎著頭髮的下賤人)。但北方的政權卻認為自己滅了西晉,奪取了這塊傳統的中國地區,當然就成了中國,而東晉和南朝只不過是偏於一隅的“島夷”(海島上的野蠻人)。這場中國之爭到隋朝統一才解決。隋朝繼承了北朝的法統,自然承認北朝是中國;但它又不能否定南朝的中國傳統,更何況南朝也已歸入自己的版圖。所以隋朝給了雙方以平等的地位,都承認為中國,到唐朝初年編前朝歷史時就南、北雙方並列,因而有了南北朝的名稱。

從明朝後期開始,來華的西方人一般都用中國或中華、中華帝國來稱中國,而不是用明朝或清朝。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被作為國家或清朝的代名詞,尤其是在國際交往中。但是人們的概念還是相當模糊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像魏源(公元1794—1857年)這樣一位傑出的學者和思想家也是如此。在他的著作中,中國一詞有時是指整個清朝的領土,和今天的概念一致,有時卻只指傳統的範圍,即內地18省,而不包括蒙古、西藏、新疆、東北和台灣在內。 到了晚清,中國作為國家的概念已經明確了,但清朝的正式名稱還是清、大清或大清國。清朝在對外交往或者正式條約中也使用中國,往往還包含著一種傳統的心態,即著眼於中國二字的字面含義——中心、中央、天下之中的國家。同樣一個名詞,西方人的理解只是一個國家,即China,並無特別尊崇的意思;清朝卻理解為Central Empire,當作一種尊稱而樂於接受。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以後,中國才成為它的正式簡稱,成了國家的代名詞。中國也有了明確的地理範圍——中華民國的全部領土。 所以,今天我們研究歷史,論述歷史問題中提到的中國,應該有我們的特定含義,而不是運用當時人那些模糊不清、前後不一的概念。我們所說的中國,既不應該等同於商、週、秦、漢、晉、隋、唐、宋、元、明這些中原王朝,也不應該等同於漢族或中原地區,而必須包括我們所明確規定的地理範圍內的一切政權和民族。 那麼,能不能就用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為範圍呢?顯然也不妥當。因為由於100多年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掠奪,中國已有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攫取,外蒙古(今蒙古國)的獨立也使中國的領土減少了156萬平方公里。今天的中國領土已經不能包括18、19世紀清朝的最大疆域,無法反映當時的實際。所以我們講歷史上的中國,應該以中國歷史演變成一個統一的、也是最後的封建帝國——清朝所達到的穩定的最大疆域為範圍。具體地說,就是今天的中國加上巴爾喀什湖和帕米爾高原以東,蒙古高原和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這一範圍內的地區,大多在歷代中原王朝的直接統治之下;有的曾先後歸屬中原王朝管轄;有的曾由當地民族或非漢族建立過政權,而這些民族已經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應該指出,我們選擇這一範圍並不是因為它的廣大,而是由於它能比較全面地反映中國疆域發展的結果。事實上,這一範圍並不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大疆域,例如唐朝的西界一度到過鹹海之濱,元朝的北界遠達北冰洋,朝鮮的北部曾是漢朝的郡縣,越南北部曾是明朝初期的一個布政使司(省)。 我們所要論述的疆域變遷,就是以這樣一個歷史中國為基本範圍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