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的天文與曆法

第48章 第十三章行星運動及位置計算

行星的視運動非常複雜,除了快慢變化以外,還有其他奇怪的“舉動”。有時藏在太陽後面,稱上合;有時重疊在太陽前面,稱下合;有時停止不前,叫做留,甚至向相反方向移動,稱逆行。行星按其視運動可分為兩種:地內行星即金星、水星和地外行星即火星、木星、土星。地內行星和地外行星雖然都有留、逆行等現象,但由於成因不同,又分別有各自的視運動特點,早在漢代就已察覺出它們的區別。

圖15 地外行星逆行現象產生的原因
逆行現象產生的原因,以地外行星為例(見圖15),當地球從E1走到E2時,由於地外行星運行速度慢於地球,則從P1到P2只走了較少的路程。這時從地球角度看過去,行星在星空背景中好像從P′1逆行到P′2。又因為行星公轉軌道面與地球公轉軌道面有一個夾角,逆行軌跡和順行軌跡並不重合,加上行星和地球離軌道交點的距離總在變化,使行星視運動呈現出多種形態,圖16顯示了水星在天球上的視運動軌跡。古人很注意行星軌蹟的幾何形態,許多古籍中對它都有形象的描述,如用柳葉形、巳字形來形容逆行軌跡。


圖16 水星視運動軌跡
定性描述只是認識的初級階段,秦漢之際,人們便開始對行星視運動作定量的研究。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