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漢字源流

第21章 第四節繁簡字

中國漢字源流 董琨 812 2018-03-20
繁簡字就是同一個字,寫起來筆劃有多有少,多的叫繁體字,少的叫簡體字或簡化字。 只要不變成另外一個字,同一個漢字的筆劃或多或少是常有的事,例如:亂—亂、(上啟下口)—啟、氣—氣、網—網等。 漢字的繁簡現象,在甲骨文裡就時常遇到,例如“星”字早期曾有五個小口,也有隻寫兩個,就是簡體字了。 在漢字不同的書體之間,存在的繁簡現象更是普遍,例如草書可以說是最大限度地減省筆劃,後來有不少草書形體被行書、楷書吸收,為社會普遍接受而通行了,例如:專—專、書—書、馬—馬等。 為了廣大群眾學習和使用漢字的方便,運用政府的力量,有意識而較大規模地推行簡化字,是歷代尤其是進入現代社會以來常有的事。這一點下文還要專門進行介紹。

本世紀50年代以來推行使用的簡化字,與相對的繁體字之間,存在種種關係,這裡初步歸納三點: 第一種,繁簡字是一對一的,比較單純,例如:愛—愛、筆—筆、罷—罷、習—習等,這可以說是大多數。 第二種,繁簡字雖是一對一,但是一方的特有用法,不能讓另一方代替,例如:雲—雲,都可用於“雲彩”,但“子曰詩云”的“雲”不可寫作“雲”;後—後,都可用於“前後”,但“皇后”的“後”不可寫作“後”;幹—乾,都可用於“乾淨”,但“乾〔qian前〕坤”的“乾”不可寫作“幹”。 第三種,繁簡字是多對一的關係,多個繁體字不能通用或混淆,例如:當—當(應當)、噹(象聲詞),壇—壇(土台)、罎(陶器),發—發(發射)、髮(頭髮),幹—幹(盾牌)、乾(乾淨)、榦(樹幹)、幹(幹勁),等等。

以上關於正俗、古今、異體、繁簡的幾種現象,都是在漢字發展的歷史中常常發生的,也是古書和現代文獻中多見的情況,因此是了解漢字所必備的知識。但就這幾個術語來說,又常常只是同一現像從不同角度而作的考察和說明,彼此間不免有所交叉,例如:俗體字有許多是正體字的簡化字;今字有許多是古字的繁體字(就其可以通用的範圍說); 異體字之間,多數表現為繁簡寫法不同。諸如此類,是不難理解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