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的名山大川

第11章 第二節中南名山

中國的名山大川 谢凝高 3690 2018-03-20
武當山位於湖北十堰市漢水南岸,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勃然於群峰之中,素有72峰朝大頂的壯麗景觀。武當山地形複雜,植被豐茂,形成豐富的自然景觀,在72峰之間,分佈著36岩、24澗、11洞、3潭、10池、9井、10石、9台等勝景。武當山2000多年來一直是道教活動勝地。它的鼎盛時代卻是明代。明成祖朱棣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治統治而藉助於武當山的玄武大帝,於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命軍工30萬人,在武當山大興土木,營建龐大的道教建築體系。歷時10年,建成32組大建築群,總計兩萬多間,因山就勢,分佈在山麓到金頂一條長達140華里的“神道”兩側,構成威武莊嚴,神奇玄妙的道教名山,充分體現了道教崇尚自然,追求玄奇的神仙境界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圖13)。因此,在建設中十分強調自然,要求人工建設對“山體本身分毫不能修動”,創造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高度融合的典型的中國道教山岳風景景觀。如此浩大的工程規模,在中國名山開發史上可以說是僅有的一次。此後歷經500多年的變遷,已有不少建築毀壞,保存至今的主要宮觀有天柱峰的金殿以及順山勢而建的太和、南岩、紫霄、五龍、遇真、五虛等六宮,復真、元和二觀以及磨針井、玄岳門等建築。還有大量造型精美、藝術價值很高的明代銅神像、供器和經籍等文物。


圖13 武當山南岩宮
武當山還以傳統的道教武當武術,與少林寺佛家少林武術一樣揚名於中外。 隆中位於湖北襄樊市西南13公里處,這裡群山懷抱,相傳是諸葛亮的故居。 諸葛亮從17歲至27歲,在隆中躬耕、苦讀、廣交名士。著名的“三顧茅廬”、“隆中對策”就發生在這裡。 隆中自然環境優美,群山疊翠,清泉常流,“山不高而秀麗,水不深而清澄,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密”,為歷代名人賢士薈萃之地。自西晉以來,相繼建了武侯祠、三顧門、三顧堂、古柏亭、抱膝亭、躬耕田、小虹橋、觀星台等諸葛亮的一些重要遺跡,逐漸形成“隆中十景”。廣德寺的多寶塔以及關羽水淹七軍等三國古戰場遺址與隆中交相輝映。 大洪山古稱綠林山,位於湖北的隨州、鍾祥和京山,兩市一縣境內。主峰海拔1055米,有“楚北天空第一峰”之稱。大洪山植被繁茂,峰巒疊翠,綿亙百里。這里古木參天,有成片的楠木和銀杏。有千姿百態的溶洞百餘處,溪、潭、瀑遍布,有海拔850米的“鄂中瑤池”白龍池,有華中罕見的落差100多米的柳門口四疊飛瀑。

大洪山歷史悠久,有“屈家嶺”、“冷坡埡”等新石器文化遺址,有保存完好的隨州曾侯乙墓、編鐘等文物古蹟。 九宮山位於湖北通山縣,主峰老崖尖海拔1657米,為鄂東最高峰。九宮山峰巒疊嶂,植被繁茂,滿山原始次生林,眾多的溶洞,秀谷、幽溪、飛瀑遍布。其中大崖頭瀑布落差達400餘米。 九宮山人文景觀豐富,現有九王廟、真牧堂、石城門、一天門等多處古蹟。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殉難於此,建有闖王陵。 南嶽,歷史上曾有兩處,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祭祀天柱山,封為南嶽,即今安徽潛山縣境內的天柱山。 700年後,隋文帝改封湖南衡山為南嶽至今。兩座南嶽皆雄偉壯麗,氣勢非凡,不愧為天下名山。 衡山在衡陽市之北,湘江之濱,江山相映,相得益彰。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獨峙湘江平原,當云霧沉降山腰時,博大的南嶽猶如朱雀展翅凌雲飛翔,故有“南嶽如飛”之說。衡山是一座花崗岩構成的山體,但此山大部覆蓋沙土,植被茂密,偶有基岩裸露,唯祝融峰勃然突起,顯露出花崗岩的錚錚鐵骨。因而南嶽有外柔內剛之氣質。有人把“祝融峰之高,方廣寺之深,藏經樓之秀,水簾洞之奇”稱為南嶽風光之四絕。也有加上“磨鏡台之幽,試心石之險,大禹碑之古,南嶽廟之雄”稱為衡山之八絕。南嶽曾是道教、佛教相當活躍的地方,有許多著名的寺觀,如福嚴寺、祝聖寺、南台寺、方廣寺、黃庭觀等。唐宋以來文人名士登岳遊山甚盛,留下許多文化遺跡。

古南嶽天柱山又名霍山、皖山。有記載的歷史已3000餘年了。周武王時,周大夫皖封國於此,故此山為皖山,水為皖水,後來安徽省簡稱皖亦源於此。天柱山麓山水靈秀,古蹟遍布。尤以石中溪為佳,山谷流泉,幽林古寺,環境十分幽雅,深深吸引著歷代文人墨客。小溪兩岸佈滿摩崖石刻,自唐宋至民國共有280多處,各個朝代均有,尤以宋為多。黃庭堅常在此讀書,王安石對此感情尤深,以致與弟王安國於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九月十六日擁火夜遊並刻石紀念。

圖14 大柱山天柱峰
天柱山南坡緩而秀麗,北坡陡而險峻,山間巨大的球形花崗岩塊構成特有的景觀,馬祖寺就在這些神奇的巨石環境中。天柱山的奇觀還在海拔1000米以上,這裡原生植被未受破壞,古松奇峰,峰大、石大,塊體大,令人驚嘆!然而,最為雄偉的還是天柱峰,此峰與眾不同,高大而挺拔,全身石骨,塵土不染,崛起於眾山巔,可望而不可即,真是天下罕見,故有“天柱歸來不看峰”之說,不愧為“南天一柱”(圖14)。

武陵源在湘西武陵山脈東段,是地球上一座奇峰博物館,奇峰3000多座,峰峰立地而起,座座形態各異,其相對高度多在100—300米之間,上銳下削,如塔、如柱、如樓、如城,如種種物象。有孤立,有群集,若動若靜,有秀雅高潔,有凶猛險惡之狀……這種造型地貌的基礎是石英砂岩夾薄層頁岩地層。在地殼上升過程中,外力風化作用沿著垂直節理、裂隙擴展,經過崩塌、流水侵蝕及搬運作用,形成直立的峰林,岩層大致水平,層理清晰,給人以強烈的節奏感。 武陵源地處中亞熱帶北部常綠闊葉林植被區,植被豐富茂密,構成千峰披翠、四季常青的綠色世界。過去由於交通不便,生態環境很少受破壞,珍稀動植物資源相當豐富。武陵之美,就在於毫無修飾的自然美,幾乎一切都是天成的。 “苔痕終古迷幽壑,壁面千年掛勁松。”在當今世界,這種“天生麗質”的自然景觀實在太少太可貴了,並將越來越珍貴。


圖15 武陵源金鞭溪
武陵源是一個較為完整的盆地,周圍有大山環繞,3000座奇峰皆出於盆底,因此欣賞武陵風采,當領略其三奇。即谷底金鞭溪的奇奧,登峰歷其奇險,山頂觀其奇秀。 韶山位於湖南湘潭縣西北。這裡群峰疊翠,景色秀麗,主峰韶峰海拔520米。相傳唐虞時代,舜帝曾偕妃子及大臣登臨峰頂奏韶樂,故名韶山。 在韶峰下的韶山沖是毛澤東的故居,他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這裡有毛澤東故居和舊居陳列館等革命紀念地。 丹霞山位於廣東北部仁化縣,係由巨厚紅色砂礫岩構成,垂直節理髮育,隨著地殼上升和風化過程形成種種方山、奇峰、赤壁、岩洞和巨石等特殊地貌現象。這種地貌稱之為丹霞地貌。丹霞山奇峰拔地,山山陡峭,而山頂較平緩,樹木蔥鬱,猶如翠蓋。清秀曲折的錦江及其支流繞山穿峰,山水相依,風光綺麗。隋唐時就有僧人棲息於岩洞,明時香火較盛。著名的景點有幽洞通天,長老旭日,錦岩洞天,丹梯鐵索,舵石朝曦,山湖倒影等。

不少地區發育典型的丹霞地貌,都已成為名山勝景。如江西的龍虎山、圭峰,皖南的齊云山,廣西的白石山等等。 南嶺是指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四省區邊境的一系列北東一南西方向的山脈的總稱。它東西1400公里,為長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嶺。南嶺北擋寒流、南阻颱風,造成南嶺以南氣候終年溫暖,少霜雪,以北則冬季較寒冷。它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湖南新寧縣和廣西資源縣接壤的南嶺山脈的越城嶺和雪峰山餘脈中,有一片廣大的丹霞地貌景觀。源於資源縣貓兒山的資江貫流景區,一江碧水穿行於丹霞奇峰、異石之間,流程30餘公里。僅資源縣境就有42灘、36彎。最高峰八角寨(圖16),海拔818米,四周懸崖峭壁,崖高80餘米。寨下遠眺八角寨,寨頂飛出八個犄角,指向八個方向,只有一個犄角連接較緩陡坡,可登頂.山頂較平坦約四五十畝,竹木蔥鬱。寨下云霧飄緲,寨頂終年不侵,猶如雲海中的仙山瓊閣。極目遠望連綿的丹霞赤壁,紅崖綠蔭,江水如帶,美不勝收。


圖16 八角寨
鼎湖山七星岩位於肇慶市東北(主峰雞籠山海拔約1000米)靠近北迴歸線,地處亞熱帶向熱帶過渡的地帶,是我國南亞熱帶森林中保存比較完整的季風常綠闊葉林,是一個較完整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它是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區網的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科學價值。鼎湖山不僅有五六個層次結構的植被景觀,而且在重山幽谷中有著豐富的溪流飛瀑景觀。其中龍潭飛瀑有宋慶齡的題詞:“孫中山游泳處”。喬木花叢中深藏著始建於唐代的白雲寺,明代的廣云寺等。 鼎湖山迤西肇慶市北,有一群布列如北斗的七星岩,佇立於平靜如鏡的星湖上,湖光山色有如天然盆景。七星岩岩溶發育雖高不過百米,但山石玲瓏剔透,洞穴遍布其中,石室洞尚留有唐人李邕的《端州石室記》,爾後歷代題刻有270多處,其中包括中唐詩人李紳和北宋包拯的手跡,有重要的文物價值。

西樵山與羅浮山(東樵)共享“南粵名山數二樵”之譽。位於廣東南海市西南部,海拔344米。 西樵山是一座死火山,大約在七八萬年前,由海底火山噴發形成。整個山體外陡內平,狀如蓮衣複合,有名峰72座。山頂有天湖,即火山湖三個。這裡秀峰羅列,奇石錯落,有洞36個,以白雲洞為最,有“甲勝西樵”之稱。西樵山岩石節理髮育,裂隙縱橫,泉流四溢,形成28瀑、200餘泉之勝。 早在新、舊石器時代,西樵山就有人類活動,留下不少遺跡,稱“西樵山文化”。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