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藏書史話

第20章 第三節圖書的分類與書目

中國藏書史話 焦树安 2312 2018-03-20
鄭樵,字漁仲,福建莆田人,又稱夾漈〔ji祭〕先生,生於北宋徽宗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卒於南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為宋代著名史學家、目錄學家。平生嗜書,遇書必看,盡興乃去。鄭樵撰《通志》200卷,其中《校讎略》表達了他的目錄學理論,《藝文略》、《金石略》和《圖譜略》體現了其分類的原則。 鄭樵認為,“若無部伍之法,何以得書之紀。”就是說,如果沒有編制圖書的方法(即分類法),怎麼能夠記載與著錄圖書呢!他提出圖書分類應以學術類別為基礎。強調“欲明書者,在於明類例”,要詳明圖書類別,就要剖析學術源流。圖書分類“必究本末,上有源流,下有沿襲”。鄭樵強調以學術類別分類的主張對之後我國目錄學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

鄭樵創造了全新的12類分類法,將古今圖書劃分成經、禮、樂、小學、史、諸子、天文、五行、算術、醫方、類書、文12類。 12類下的第二類目稱為“家”,共有157個,再下的第三類目稱為“種”,共282個。鄭樵把原來的四部分類變成12類分類了。原來的經、史、子都保留,並把禮、樂、小學從經部提出,把天文、五行、算術、醫方等從子部提出,改集部為文部。這些變化突破了傳統四部分類法的框框,是依照當時的實際情況總結而成的。這種大膽的嘗試是可貴的,但12類分類與四部分類在本質上並無根本差別,加上四部分類簡便易行,年代久遠,已為人們所熟悉,故鄭樵的分類法並未推行開來。 《崇文總目》66卷,是記載北宋國家藏書的官修目錄,由北宋王堯臣、歐陽修等於宋仁宗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編成。總目仿唐代《群書四部錄》的體例,注錄崇文院三館、秘閣圖書30699卷,分經、史、子、集四部45類。其中經部9類,史部13類,子部20類,集部3類。史部特設“目錄”類,在子部把佛經、道藏列為兩個類目,能全面反映北宋的圖書全貌。

《中興館閣書目》70卷,由陳(馬葵)〔kui葵〕等仿《崇文總目》在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編成,收錄圖書44486卷。後又有張攀等於宋寧宗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編成《中興館閣續書目》30卷,共收錄圖書14943卷。 根據宋制,國史亦有藝文志,據官修目錄編成。每類有序,每書有解題,開創了編寫當代史志目錄的先例。這類當代史志目錄共有四個: 《三朝(太祖、太宗、真宗)國史藝文志》,呂夷簡等編,共收國家藏書39142卷。 《兩朝(仁宗、英宗)國史藝文志》,王珪等編,共收圖書8446卷。 《四朝(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國史藝文志》,李燾等編,共收錄圖書26289卷。

《中興國史藝文志》,著錄了南宋時期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的圖書59429卷。 《宋史·藝文志》為元代脫脫主持編纂。主要根據以上所列的四部宋代國史藝文志,刪其重複、增補宋寧宗嘉定以後的新書匯輯而成。經部10類,史部13類,子部17類,集部4類,共44類。著錄圖書119972卷。 宋代私人藏書盛行,因此不少藏書家編制自家的藏書目錄,這種目錄有書可考的約在30種以上。現在仍然流傳的、最為重要的當屬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與陳振孫的《直齋書錄解題》的輯佚本。 《郡齋讀書志》 晁公武(公元1105—1180年),山東鉅野人,晁氏世居汴京昭德坊,又稱昭德先生。因避靖康之難,隨父晁沖之入蜀。後中進士並任四川轉運使井度的屬官。井度晚年將50篋圖書交晁公武,加上晁公武的個人收藏,除去重複,共有24500卷。晁公武在滎州(今四川樂山)做官,寫書於郡齋,所以書名稱《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

《郡齋讀書志》採取四部分類法,即經部10類,史部13類、子部17類,集部3類,總計45類。每部之前有大序,亦稱總論。每類有小序,寫在每類的第一部書的解題當中。每書有提要,多所考訂。它所著錄的圖書不少為《宋史·藝文志》所未見。另外還著錄了500多種現在已佚亡的圖書,對於今天古典文獻研究是很有意義的。 《郡齋讀書志》的目錄體係與考訂論辨有較高的水平,它是歷代目錄學著作中體例最為完善的一種。 《郡齋讀書志》在南宋時就有衢本和袁本兩個本子,清代學者王先謙依衢本分卷又將兩個本子合刊校勘,並附上趙希弁的《附志》所列的《郡齋讀書志》問世後100年間編寫的480種圖書書目,成為記載宋代圖書最完整的書目。

《直齋書錄解題》 陳振孫,字伯玉,號直齋,浙江安吉人,生於南宋孝宗淳熙年間(公元1174—1189年),卒年不詳。陳氏20多歲開始做官,50多歲升任國子監司業。他為官30多年,積累了51180卷圖書。據周密《齊東野語》稱:“近年唯直齋陳氏書最多”。他的這個藏書數目比國家書目《中興館閣書目》與《中興館閣續目》所載書目之和59429卷只少800來卷,收書數目十分接近,可見《直齋書錄解題》收藏之多。而且它所著錄的許多珍本善本藏書質量很高,是國家書目沒有的。 陳振孫收集圖書常冒犯時忌,輾轉追踪,不遺餘力。例如南宋文學家週必大的《周益公集》中《奉詔集》、《恩陵錄》等卷,官方禁印,很難尋到,陳振孫幾經周折借到私刻本,全數抄錄。唐人所撰《造化權輿》不見著錄,陳振孫訪求多年,終於在別人收藏的《天慶道藏》一書中發現,遂立即輯抄,成為單行本。

《直齋書錄解題》是以經、史、子、集四部分類,二級類目為53個:經部10類,史部16類,子部20類,集部7類。沒有總序與大部類序。在53類中僅七個類目有小序,這七個序是在類目設置上需要做特別說明時才增加的。每類之下,著錄書名、卷帙、撰者、版本以及品評等項。它介紹圖書內容,評介人物,記述了選材範圍,標示編纂時間及版本,開創解題目錄之先河,為以後目錄學家所沿用。 《直齋書錄解題》原書56卷,早已佚亡。現在通行本是清《四庫全書》從明《永樂大典》中輯錄出的22卷本。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