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數學

第47章 第十一章無窮小分割思想

中國古代數學 郭书春 720 2018-03-20
對《九章算術》的圓面積公式S=1/2Lr,在劉徽之前是以周三徑一為基礎,將圓內接正6邊形周長作為圓周長,正12邊形面積作為圓面積,用出入相補原理證明的。劉徽指出,圓的周長與直徑“非週三徑一之率”(《九章算術·方田章註》),這個證明是不嚴格的。劉徽創造了新的方法:他從圓內接正6邊形開始割圓,得到一個正6·2邊形序列。設Sn是6·2邊形面積,pn是每邊長,如圖35。

圖35 割圓術
顯然,n愈大,S-Sn愈小,所謂“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同上)而“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合體而無所失矣。”(同上)即證明了L=lim6·2P。 6·2邊形每邊與圓周間有餘徑rn。以邊長乘餘徑,加到6·2邊形面積上,則大於圓面積,即S<S<S+2(SS)。

而當n無限大時,rn→0,那麼lim〔S+2(SS)〕=S 所謂“若夫觚之細者,與圓合體,則表無餘徑。表無餘徑,則冪不外出矣”。這就證明了圓面積的上界序列與下界序列的極限都是圓面積:S=limS。然後,劉徽說:“以一面乘半徑,觚而裁之,每輒自倍。故以半週乘半徑而為圓冪。”(《九章算術·方田章註》)即將與圓合體的邊數無限的正多邊形分割成無限多個以圓心為頂點,以該多邊形的每邊為底的小等腰三角形,由於以每邊長乘半徑是小三角形面積的二倍,而與圓合體的正多邊形的邊長之和是L,這就證明了S=1/2Lr。顯然,這裡包含了幾個相當嚴謹的極限過程,並且是通過對圓面積的無窮小分割,再求其和進行證明的。這種方法與微積分產生前的面積元素法極為接近。數學史家史密斯(DESmith,公元1860—?年)把微積分的發展概括為窮竭法、無窮小方法、流數法和極限四個階段。劉徽已完成了前兩個階段,並已有明顯的極限過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