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農業

第13章 傳統農業與現代化

中國古代農業 李根蟠 3118 2018-03-20
上面我們分別介紹了中國古代農業和中國古代農學的各個方面,現在再作一總的考察。 中國古代農業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它遇到過不少困難和挫折。從上面的敘述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自然條件對古代農業的發展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甚至是嚴峻的一面。我國歷史上自然災害相當頻繁。據鄧雲特《中國救荒史》統計,從公元206年到1936年,我國水、旱、蝗、雹、風、疫、地震、霜、雪等災害共發生5150次,平均每四個月發生一次;其中旱災1035次,平均每兩年發生一次,水災1037次,平均亦每兩年發生一次。土地條件也是利害參半。我國現有耕地中不少是原來的低產田,外國人視為不宜耕作的“邊際土地”。從社會條件看,我國長期處於封建地主制統治下,廣大農民受地主和封建政府的苛重剝削,這種剝削降低了農民的生產能力和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尤其是封建地主制的痼疾——土地兼併的惡性發展,往往促使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導致大規模農民起義或統治階級內部各集團之間的戰爭。民族矛盾也會發展為民族戰爭。民族戰爭有時和階級戰爭接踵而至。戰亂又往往和天災糾結在一起,像一張血盆大口,無情地吞噬掉多少年積累的農業生產成果。在我國歷史上,由於天災人禍相繼發生造成赤地千里的慘狀是屢見不鮮的。在封建社會後期,我國農業又面臨人口膨脹所造成的巨大壓力。

然而,這些困難和挫折雖然給我國古代農業造成嚴重的破壞,但卻不能中止它前進的步伐。具有多元交彙的博大體系和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的中國傳統農業,猶如一棵根深蒂固的大樹,砍斷了一個大枝,很快又長出了新的大枝來代替,不但依然綠蔭滿地,而且比以前更加繁茂了。 中國古代農業多元交匯、精耕細作的特點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們知道,農業生產以動植物為對象,離不開自然界,自然環境如何,對農業生產影響極大。不過,農業生產的主體是人,而人並非只是消極地適應自然,而是能夠能動地改造自然。所謂自然條件的優劣,是相對而言的,它對農業生產的作用是正是反,是大是小,往往視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為轉移。如滔滔江河,當人們還不能控制它的時候,往往洪潦橫流、肆虐大地;一旦人們控制了它,河水就听從人的使喚,給人類帶來灌溉、航運以至發電等多方面的利益。我們還可以看到,過於“優厚”的自然條件(如天然食品庫過於豐裕)往往助長人們對自然界的依賴;而相對嚴峻的自然條件,反而會激發人們改造自然的勇氣和才智。因此,對農業生產發展更有意義的,不是自然條件的“優厚”,而是它的多樣性。中國古代農業實得益於這種多樣性。它不像某些古代文明那樣局促於一隅,而是發生於一個十分寬廣的地域內。它跨越寒溫熱三帶,有遼闊的平原盆地,連綿的高山丘陵,眾多的河流湖泊,各地自然條件差異很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這是任何古代文明起源地無法比擬的。在這樣一個寬廣的舞台上,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實踐,無論廣度和深度,在古代世界都是無與倫比的。各地區各民族基於自然條件和社會傳統的多樣性而形成相對異質的農業文化,這些文化在經常的交流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構成多元交匯、博大恢宏的體系。在這一體系下,農業具有發展與創新的內在動力,而且迴旋餘地很大,“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這使得它在總體上具有極強的抗禦災害、克服困難的能力。

在中國古代農民豐富的農業實踐中,產生了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精耕細作本質上是中國古代人民針對不同自然條件,克服不利因素發揚有利因素而創造的巧妙的農藝。各地區各民族農業文化的交流,促進了精耕細作科學技術體系的形成,並不斷豐富它的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說,精耕細作是多元交匯農業體系的產物。 除此以外,精耕細作科學技術體系的產生,又與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尤其是與封建地主制有關。在封建地主制下,雖然剝削苛重,但土地可以買賣,自耕農始終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地主則主要採取租佃制的剝削方式,而佃農對地主的人身依附,要比份地制下農奴對領主的依附輕些。無論自耕農和佃農,都有較大的經營自主權。因此,他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歐洲中世紀農奴要高得多。我們知道,農業生產歸根結底要靠人,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是至關重要的。精耕細作的農業技術,正是以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為前提的。同時,由於個體農民經濟力量薄弱,由於他們生產條件不穩定,經常受土地兼併及地主增租奪佃的威脅,擴大生產規模是很難的,一般只能在小塊土地上,用多投勞力和改進農藝的方法,盡量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以解決一家數口的生計問題。這也是精耕細作傳統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國古代農業儘管遇到無數次大大小小的天災人禍,但從來沒有由於技術指導的錯誤而引起重大的失敗。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挫折,精耕細作的傳統始終沒有中斷過,而且,正是這種傳統,成為農業生產和整個社會在困難中復甦的重要契機和重要手段。魏晉南北朝的農業史、遼金元的農業史、清代的農業史,都說明了這一點。 中國傳統農業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它畢竟主要是在封建時代小農分散經營的條件下形成的,是建立在手工操作、直觀經驗的基礎上的。由於傳統農具明清後沒有繼續得到改進,由於人口增加,人均佔有耕地面積減少,由於經營規模的狹小和分散,勞動生產率低下,這就極大地限制了商品經濟發展的廣度和深度,極大地限制了其他經濟文化事業發展的規模。另一方面,儘管中國古代很早就出現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業生產的思想,儘管在一定地區和一定範圍內形成了各業綜合發展的良性農業生態體系,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經營條件下,不可能在更大規模上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不可能在生產結構的總體上建立農林牧副漁各業協調發展的關係。由於盲目開發導致森林、牧場和水資源的破壞,以及農林牧漁比例失調等現像也有發生。從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總進程看,傳統農業已落後於時代,它必然要被現代農業所替代。這一替代,歐美國家在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完成了。而中國的農業,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直至現代還沒有完全脫離傳統農業的範疇。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用現代科學和現代裝備改造我國農業,仍然是今天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任務。

但要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並非要全盤否定中國的傳統農業。我們只能拋棄傳統農業中落後的東西,對其中合理的成分則應繼承和發揚。精耕細作的科學技術體係正是我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和合理內核,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的今天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例如它集約經營、主攻單產,對土地資源的利用比較經濟,這無疑適合我國當前人多地少、耕地後備資源嚴重不足的社會經濟條件。而且,世界上土地有限,人口卻不斷增長,人類總是要向有限的土地索取越來越多的產品,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的需要,因此從長遠看,人類也只能走精耕細作、提高單產的道路。 在實現農業現代化過程中,要學習西方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但應看到,西方現代農業雖然應用了近代自然科學的成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西方近代自然科學是把自然界分解成各個部分進行孤立的研究的結果,對事物之間總的聯繫注意不夠。因此,西方現代農業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農業的本性。西方現代農業出現的環境污染、水土流失、能量的“投入產出比”隨投入量的增加日益下降等問題,不能不說與此有關。相比之下,中國傳統農業科學技術比較注意農業生產的總體,比較注意適應和利用農業生態系統中農業生物、自然環境等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比較符合農業的本性。也因而能比較充分地發揮人在農業生產中的能動作用,使人和自然的關係比較協調。在一定意義上,這代表了農業的發展方向。

總之,現代科學、現代裝備與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相結合,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將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特點和優勢。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將在中國未來的農業中永生。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