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歷代貨幣

第28章 第四節元朝的銀錠與錢幣

中國歷代貨幣 郭彦岗 1429 2018-03-20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國力最強、疆域最廣、橫跨歐亞大陸的封建王朝。公元1206年,蒙古族鐵木真統一大漠南北,建立大蒙古汗國,號成吉思汗。歷經太宗、憲宗幾朝至世祖忽必烈,先後滅掉金、西夏、南宋、花剌子模和征服東歐、東南歐和亞洲大陸很多國家。東西方貿易和海陸交通發達,商品貨幣經濟相應發展,形成大都市和通商口岸畸形繁榮,如大都(北京)、京兆(長安)、濟南、成都、蘇州、揚州、杭州、廣州、泉州、福州等,都是萬商雲集的商業中心。公元1271年,世祖改國號大元,取中“大哉乾元”之義,定都燕京,入主中原,採用漢法,改革舊制。在貨幣方面,確立紙幣本位制,參用白銀,禁用和收繳銅器銅材和銅錢。元朝在擴張過程中,帝國本部和四大汗國內部以及相互之間的糾紛不斷,加上長期戰火紛飛,破壞嚴重,城鄉慘遭洗劫,導致農村破產,四業失序,經濟始終處於通貨膨脹狀態。

元軍在入主中原以前,已用白銀。蒙古所滅的金及花刺子模等國均曾普遍用銀,蒙古受其影響而準用銀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兵征服南宋時,把從征將士蒐集的散花銀,熔鑄成元寶狀,通稱銀錠,取名元寶,分賜有功將士,流通市上,每錠50兩。嗣後政府也鑄過,中國式銀元寶從此開始。元朝普遍用銀為貨幣,舉凡借貸、貿易、爵賞賜功、懲罰、物價、買馬等等都以銀付錢。元朝還鑄過銀幣,面有人騎馬持刀像。一般銀幣打一獸印代表年份,如虎兒年、鼠兒年等。至元以後實施不兌換紙幣政策,禁用銀和錢,民間仍用。官府所發中統鈔等紙鈔,仍以銀為本位,單位兩,用銀錠作鈔本,有的紙幣就名銀鈔,所發紙鈔,多與白銀掛鉤。近年來各地陸續出土不少元銀錠,足資佐證。文獻及元曲、小說中有大量官民用銀記載,也能說明。對明清兩代很有影響。

元朝鑄過一些蒙漢文錢,鑄額少,流通不廣,錢上紀年紀值紀監。且多廟宇錢,撒帳錢、供養錢等有特殊用途的錢以及權鈔錢。終元之世,民間始終用錢,屢禁不止。元錢還大量輸往鄰近各國。入主中原前,鑄“大朝通寶”漢文錢。世祖中統年間(公元1260—1264年)鑄“中統元寶”漢文錢;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鑄“至元通寶”漢文小平和蒙文新字折二錢。成宗年間鑄“元貞通寶”小平銅錢銀錢和折二蒙文新字錢;“大德通寶”小平折二折三錢。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鑄“至大元寶”、“至大通寶”漢文小平錢,一文當至大銀鈔一厘;“大元通寶”蒙文當十大錢,一當至大錢十文;特許歷代銅錢和原有折二折三當五各錢行用。僅行兩年被仁宗廢止。仁宗仍鑄“皇慶元寶”銅錢銀錢,“皇慶通寶”小平及“延祐元寶”;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鑄大昊天寺廟宇錢。英宗鑄“至治元寶”、“至治通寶”,泰定帝鑄“泰定通寶”和“致和元寶”,文宗鑄“天曆元寶”和“至順元寶”、“至順通寶”。順帝鑄錢複雜,先鑄“元統元寶”,後鑄“至元錢”,與至正交鈔並行,以至正鈔一貫當銅錢一千文。這些錢計有:“至正通寶地支紀年錢”,錢背有蒙文紀年字樣的寅、卯、辰、己、午等五類,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種,合計15品,仿瘦金體;“至元戊寅香爐錢”等供養錢;“至正元寶”、“至正通寶”紀值錢,最複雜,錢背有蒙漢文,如折二錢穿上有八思巴文,穿下有漢文,有折二折三當五當十和特大當十等錢;“至正之寶權鈔錢”,均大錢,錢背穿上有一“吉”字,穿左有“權鈔”二字,穿右標明金額,分伍分、壹錢、壹錢伍分、貳錢伍分、伍錢等五種。其中作五錢用的權鈔錢是我國直徑最大的錢幣。權鈔錢是用金屬貨幣來代表紙幣,與貨幣流通中一般情況相反,是一種獨特幣制。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