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歷史上的重要革新與變法

第19章 第五章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生長在一個世宦之家。他的父親名叫王益,進士出身,天禧年間,在臨江軍任通判。爾後,在24年的仕宦生涯中,王益始終輾轉在外府州任上。青少年時代的王安石跟隨父親南抵廣東路(今廣東韶關),北達京師開封,遊歷了大江南北不少地方。南北遷徙,雖然生活上不夠穩定,但使他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王安石自幼酷愛讀書,博學強記,運筆如飛,寫一手精妙文章。他“少習孔孟”,稍長涉獵了諸子百家之書及《難經》、《素問》、《本草》等書籍,豐富了自己的學識。王安石讀書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將書本知識與實際聯繫起來,做到“學以致用”,而不盲從。他還注意向社會學習,虛心地求教於農夫、女工。王安石曾說:“善於學習的人讀書,追求的是真理。凡是有道理的,樵夫、牧民的話也要聽從。言而無道理的,即使是周公、孔子也不敢順從。”寶元二年(公元1039年)二月,王安石19歲時,父親王益突然病逝了。全家數十口人,生活頓時陷入困境,時常以野菜充飢。在江寧的三年守喪中,貧困的日子鍛煉了他剛毅倔強的性格。社會上的貧富懸殊,使王安石對下層社會勞苦大眾的飢寒更加同情和理解。他在入府學讀書之時便在思索著社會改革的問題。

仁宗慶曆元年(公元1041年),王安石赴京師開封參加禮部考試。主考官將他擬定本科狀元,並把捲子進呈御覽。因其賦中有“孺子其朋”一句,觸犯了“朋黨比周”的忌諱,而改列第四名。考中進士後,王安石被派往揚州擔任簽書淮南節度判官廳公事,即充當知州韓琦的一位幕僚。在揚州任事期間,他仍發奮自勵,讀書經常通宵達旦,凌晨小睡一會兒,便匆忙趕到府內辦事。王安石就這樣,在揚州緊張地度過了三年的時光。 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王安石在揚州任職屆期。按照宋代選拔官吏的製度,中高第的進士派任期滿後,許可向朝廷呈獻文章,求試館職,進入中央昭文館、史館等號稱儲才的機構中供職,這樣可以官運亨通,飛黃騰達。王安石沒有選擇這條路,他希望能利用在地方作官之機,實踐一下自己所學的東西,於是請求到外地州縣任職。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初,他出任鄞〔yin寅〕縣(今浙江寧波)知縣,在職將近三年,治績斐〔fei 匪〕然。

鄞縣臨江傍海,是自然條件不錯的地方。但多年來,河渠工程失修毀壞。王安石上任的第一年,就利用農閒時節發動百姓興修水利。當年農曆十一月,他翻山越嶺,不辭辛苦,走遍全縣東西14個鄉,親自督勸村民疏濬川渠,修築堤堰,蓄水防旱。王安石重視水利建設,調治河道,疏通陂塘,使全縣居民大獲水陸之利。全面治水,發展生產,這是王安石任內的第一德政。每年春季青黃不接的時節,當地的豪強兼併之家都趁機大放高利貸,盤剝廣大貧苦農民。王安石到任的第二年立即採取措施,打開縣衙糧倉,將庫存的糧食借貸給生活困難的自耕農。秋收後,加二分利息連本還清。這樣,既幫助居民度過春荒,又使官倉糧食新陳相易,受到人們的普遍讚譽。低息借貸糧穀,幫助農民解決燃眉之急,這是他任內的第二德政。王安石到鄞縣後,深感地方文化落後,人才缺乏,不利於移風易俗,實現全縣大治。他決定以教化為先,興辦縣學。把唐末五代以來改為孔廟的州縣學堂,又重新恢復為書院,邀請四方有名的學者充當教諭。辦學興教,人文蔚起,這是他的第三德政。王安石遍施惠政,深得鄞縣人民的擁護和愛戴。

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王安石調任舒州(今安徽潛山)通判。通判地位略次於知州,主管監察和賦稅錢糧。這時,宰相文彥博多次薦舉王安石供職文館,朝廷也特令召他入試。他總以家庭貧困和親人年邁為理由辭謝了。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王安石調往開封,與司馬光同為群牧司判官,但他經常思任州縣官職。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朝廷批准他到常州(今江蘇常州)任知府。宋代中期以來,朝野的風氣日趨奢靡。州郡長官上任,騎著高頭大馬,隨行的官員士卒前呼後擁,好不威風。王安石從開封到常州赴任,騎著一匹駑〔nu奴,劣馬〕馬,所帶皆日常舊物,隨從無幾。爾後,又從常州任上調往江寧,任江南東路提點刑獄,職掌司法和刑獄。在職期間,他建議調整了國家榷〔que卻,專賣〕茶制度,放開讓茶商販運行銷,官府收稅。調動了茶民和茶商的生產積極性,國家從中獲得了較大的利益。

王安石是一位有魄力的實干家,從作鄞縣知縣起,到任州路長官,每到一地,他不同於一般官僚,因循苟安,終日淫逸享樂,而是面對社會實際,興利除弊,進行改革。這些實踐活動對王安石日後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完成他改革社會的總體設想,無疑是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經驗。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