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

第21章 第六章鹵簿車仗

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 朱筱新 4387 2018-03-20
鹵簿,是指帝王以及王宮貴族、大臣等外出時前後護衛的儀仗隊。儀仗,就是儀衛的兵仗。鹵簿車仗也是古代禮儀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包括車駕、旌旗、儀衛等。與禮制的其他制度一樣,它也有不同的等級規定。 車駕,古代稱作輿、輦、輅、乘、車等。車在古代用途很廣,既可載人,以作代步工具;又是征伐作戰的武器,如戰車等;還可以裝載貨物,長途運輸,稱為輜〔zi資〕車;有時還用於刑罰,如轘〔huan環或huan換〕刑,即車裂。在禮儀制度中,車駕則專指帝王之乘。輦,也專指帝王之乘,皇帝所乘稱帝輦,皇后所乘則稱鳳輦。這兩種名稱為帝王專用,始自於秦、漢時期,“秦以輦為人君之乘”(《通典·禮二六》)。輦或馬拉,或人挽,帝王之乘需用四匹毛色相同的馬牽拉,稱為鈞駟。到南朝時,輦又進一步改進,蕭齊時有了“臥輦”,皇帝出巡時,坐累了還可以躺下睡覺。蕭樑時又製成了“步輿”,方四尺,這樣皇帝上殿可坐它,由侍從抬至陛上。到隋朝,步輦便正式成為皇帝的車駕之一,也就是所謂的轎。唐代製作了皇帝乘坐的七種輦:大鳳輦、大芳輦、仙遊輦、小輕輦、芳亭輦、大玉輦、小玉輦;三種輿:五色輿、常平輿、腰輿。這些輦和輿都裝飾得十分精美,如宋初承襲唐制製造的大輦,為正方形,紅底油畫,外表裝飾著金塗銀葉和龍鳳圖案。四面繪有行龍、雲氣等。四個角上嵌著四個龍頭,龍口銜香囊。車頂中央是銀蓮花坐龍,以紅綾為裡,碧牙壓貼。車內日間舖有黃褥、上罩御座、扶幾、香爐等物,車內還擺設圓鏡、銀絲香囊、銀飾勾欄等。由於這種輦十分笨重,因而挽輦者多達64人,到宋真宗時不得不對大輦進行改造、簡化,僅重量就減少了700餘斤。儘管如此,大輦仍是一個龐然大物,南宋初年修造的大輦還高15尺3寸,每邊11尺6寸。


圖10 玉輅
除這些車駕外,還有“五輅”即玉輅、金輅、象輅、革輅、木輅。這五種輅的式樣大體相同,只是顏色和裝飾不同,每種輅都以六匹馬駕車,另有40—60名駕士。古代帝王貴族外出還有指南車以示方向,記裡鼓車用以計算里程,每行一里,便由車上的木人擊鼓一下。車駕除供帝王乘坐之外,也作為禮儀活動時的陳設之物,宋代就曾規定,凡是大朝會、冊命皇太子及諸王大臣,就將五輅設擺於大慶殿的庭院中。至於皇太子及皇后、妃、嬪等都有專供他(她)們使用的車乘,當然車的大小、顏色、裝飾、式樣依地位的高下而各有差異,但也不乏精美、豪華者。 帝王出巡時的滷簿規模極其宏大,前擁後簇,車乘相銜,旌旗招展,充分顯示出帝王至尊的地位。按規模的大小,分為大駕、法駕、小駕三等。大駕,公卿奉引,太僕、大將軍參乘(陪乘或陪坐),屬車81乘,以外還要備車千乘,騎兵萬餘。法駕,則由侍中參乘,屬車36乘。小駕的規模則更小,有時僅由直事尚書侍從。但無論是大駕、法駕、小駕,其護駕的儀衛兵仗數量仍相當可觀。

根據唐代《開元禮》規定的“大駕鹵簿”,皇帝出巡時的儀仗大致如下排列:先導儀衛(稱為導駕),是大駕鹵簿的先頭儀仗隊。最前面是萬年縣令、京兆(長安)牧、太常卿、司徒、御史大夫、兵部尚書,各乘輅依次行進,實為開道。之後是“清遊隊”,它的作用是清道,為後面的皇帝提供安全的保障。清遊隊前並排兩面白澤旗,兩位旗手的後面各跟隨一名金吾折衝(武將),兩員武將各領40名騎兵。兩隊騎兵之後,又各隨一名金吾大將軍、金吾果毅(均為武將)及40名騎兵、24名外鐵甲騎兵,以及並排六行的步甲隊。然後是一面朱雀旗,由一名騎手執旗。在朱雀旗後隨一員金吾折衝都尉,領40名手持橫刀,或持弓弩的騎士。隨後便是12面龍旗,分兩排行進。緊隨其後是由一系列專用車輛組成的車隊,其中有指南車、記裡鼓車、白鷺車、鸞旗車、辟惡車、皮軒車,每輛車各有四匹馬駕馭,有駕士14人。行進至此,導駕儀仗才結束。接下來,便是引駕儀仗。

引駕儀仗與導駕儀仗的不同之處,在於這一部分儀仗是以樂、仗為主,陪同皇帝出巡的文武官員也在其中。引駕的前導是由12排,每排二人的騎兵衛隊組成,騎士各持橫刀、弓箭,相隔排列。尾隨其後的是一支龐大的鼓吹樂隊,樂隊前面有兩名鼓吹令負責指揮。樂隊的樂器以各種鼓為主,主要有桐〔gang鋼〕鼓、大鼓、鐃〔nao撓〕鼓、節鼓、小鼓、羽葆鼓等,還有吹奏樂器笛、簫等,以及金鉦〔zheng徵〕等敲擊樂器。整個樂隊多達750餘人。樂隊之後,又是各種幡(長方形且下垂的一種旗幟)、幢〔chuang床,有羽毛裝飾的一種旗幟〕、旌旗等組成的旗陣,其間也夾雜著文武官員,以及皇帝的24匹御馬。直到分列於左右的青龍旗、白虎旗出現之後,才是朝廷官員的隊伍,而在這支隊伍的中間,仍穿插著手持兵器的騎士和步甲。在這支隊伍之後,才是皇帝乘坐的玉輅。緊跟玉輅的是禁軍的高級將領和宦官。玉輅為青色,用玉裝飾,由太僕卿為皇帝駕馭,另有41位駕士簇擁在玉輅的前後。玉輅兩側各有左、右衛大將軍(高級武將)擔任護駕。

皇帝的車駕是儀仗的核心,所以警衛極其森嚴。在玉輅的前後左右布列著九隊禁兵,每隊或35人,或30人,每位禁兵刀、箭齊備,隨時準備應付突發的情況。在由禁兵組成的衛隊之後,則是各種扇、麾等仗。其後又是“後部鼓吹”樂隊,樂器與玉輅前面的鼓吹樂隊差不多,只是樂隊的規模要小一些,有樂工近300人。排在樂隊後面的,又是皇帝專用的各種車駕,有方輦、小輦、小輿、金輅、象輅、革輅、五副輅、耕根車、安車、四望車、羊車、屬車、黃鉞車、豹尾車等。在由車駕組成的車隊中,除衛隊之外,朝廷官署要員也分別騎馬隨車而進。車隊之後,又是由武將軍官率領的步甲隊、騎兵隊和兵仗隊,每隊各以一面旗幟為前導,總人數可達2000多人。若計算全部儀仗的人數,竟可達到5000人左右。所以在中國古代,每逢皇帝出巡時,車仗儀衛,旌旗招展,浩浩蕩盪,首尾相望,連綿數里,氣勢非凡,充分顯示了帝王至高無上的地位。宋朝以後,又對鹵簿儀仗制度作了一些修訂。宋朝的皇帝,其大駕鹵簿一般都在一萬人左右。宋太宗在至道年間(公元995—997年)的大駕儀仗,僅步甲和騎兵就多達19198人。

皇帝的法駕鹵簿,其規模比大駕小,隨從的官員、車駕、儀衛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其中清遊隊等儀衛減少1/4,鼓吹樂減去1/3。小駕的儀衛、樂隊只相當於大駕的一半,除玉輅之外,其他車駕及車輛幾乎全部省去。 在中國古代,不僅帝王有鹵簿,皇太子、親王、皇太后、皇后、妃嬪等,在外出的時候,也都有規模大小不等的滷簿。至於朝廷的各級官員和地方長官,也按其品級的高下,擁有數量不等的儀衛兵仗和侍從護衛,這也顯示了官僚們的威嚴和權勢。官僚們的滷簿遠非皇帝、太子的規模宏大,也比不上親王、太后、皇后,不過他們的儀仗也是前有清道,即所謂的“鳴鑼開道”者。也有兵甲騎士,持刀、盾、弓、箭等兵器,護衛前後。又有鼓吹樂隊隨行,僚佐屬官隨從左右。當然這些儀仗都是在重大的朝會活動及舉行婚、喪等禮儀活動之前,由朝廷臨時派遣的,事畢,儀仗需還宮交差。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官員均可享受這種殊榮,唐朝就曾規定,四品以上的職事官(有實際職掌的官員)才能有隨從儀仗。而宋朝則規定為三品以上的官員,在需要的時候才配給儀仗。

鹵簿既作為帝王及高級僚佐們外出時的儀衛扈從,在此基礎上,從五代北漢王朝開始,也作為皇帝在宮城內行走的儀仗制度,稱為“宮中導從之製”。因是在皇宮內活動,所以儀仗的規模很小,也不需要兵甲衛隊、旌旗、鼓樂,更沒有那麼多隨行的官員,一般只有侍從掌扇、執紅絲拂、香爐、香盤等物跟隨左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宮中導從”的儀仗中,出現了金灌壺、唾壺這兩種器物。灌壺是一種盥洗用具,將它盛上水用來沖洗雙手。唾壺則是專供吐痰用的容器,即後代所說的痰盂。這兩件器物出現在儀仗中,反映了中國古代宮廷中崇尚衛生的風氣,也說明講究衛生是文明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在中國歷史上,許多朝代都曾規定宮內不准隨地吐痰,如有違犯者,要給予處置。遼朝就曾規定,凡官員上朝,必須跟隨一名侍從,手捧唾壺,以供官員吐痰之用。

古代除去外出行走時的儀仗外,還有典禮儀式上的儀仗,如祭祀儀仗、婚禮儀仗、殯葬儀仗等,其中,朝會時的儀仗最為歷代統治者所重視。這種稱為“殿廷立仗”的朝會儀仗,也是以旌旗、兵甲為主。凡有重大的朝會典禮,例如正旦(即元旦,正月初一)、冬至日朝會,皇太子受冊(指正式冊立)、加元服(即帽子,指皇太子行冠禮),冊命諸王、大臣,宴請外國使臣等,自宮門直至舉行典禮的大殿,遍布兵士,各種名目的旗幟立於大殿前的庭院中。其作用不僅在於護衛,烘托典禮的氣氛,更在於顯示一個政權的威嚴、興盛和強大。 不過,鹵簿車仗這種制度畢竟複雜繁縟,等級森嚴,窮奢極麗。今天看來,是古代統治者排場、鋪張的具體表現,具有消極作用。

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自西周創立,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而追溯中國古代禮儀的源頭,則遠不止於此。禮儀在中國歷史上,曾被視為帝王權貴才有資格遵循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由此才形成了一整套系統、複雜的製度,用於確立和維護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這是它消極的一面。然而守禮、遵禮、行禮、禮貌、禮遇、禮讓、禮節等禮的有關規定,又使人們養成和具有謙遜、好客、尊老、敬賢、和睦友好的道德風尚,這又是它積極的一面。這也是我們對禮儀制度應該作具體分析的原因。 自春秋以後,“禮賢下士”,禮也從統治集團狹小的範圍逐漸擴大到全社會,成為從帝王到平民百姓共同遵守的規範和標準。禮儀因此獲得了新的生命力,不斷注入新的內容。正是因為禮儀制度在社會生活中影響和製約著人們的言談舉止,使中國古代社會成為禮制的社會,而最終形成禮儀之邦,禮儀制度也因此不斷發展、完善。一方面,歷代統治者為維護自身的利益,積極推崇、大力扶植禮制;另一方面,人們又在相互的交往中,不斷更新和創造出更能體現自身修養的禮儀。在禮儀中,有許多內容是從民間的習俗沿襲、演變而成的。同時,眾多的禮節儀式,也從帝王的宮中流傳到民間,與民間的習俗融合而形成禮俗。這種雙向的流傳和演變,正是禮儀及其禮儀制度得以世代相傳的原因之一。正是在發展和演變中,一些與歷史發展潮流不相適應的禮儀及其製度逐漸被淘汰,一些繁縟複雜的禮儀程序被簡化,而那些最能體現人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的禮儀,始終作為一種社會風尚而受到普遍的重視,並被繼承和發展。

時至今日,禮儀在現代生活中仍與人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今天的禮儀與古代的禮儀,在形式和內容上有很大的差別,那些顯示尊卑高下的等級觀念早已被摒棄,代之以平等和睦的人際關係,但古代禮儀所倡導的遵守公共道德,講究文明禮貌,仍在現代禮儀中得以體現。與此同時,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以及互敬互助、互諒互讓等優秀的禮儀傳統,也應更進一步弘揚。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一位炎黃子孫,都有責任和義務繼承、發揚這種美德,弘揚和光大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文明,使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譽,永遠傳襲下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