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

第17章 第五節名帖

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 朱筱新 2256 2018-03-20
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初次見面,往往要互相遞上名片,名片上一般注有姓名、職務、單位的名稱、單位及家庭的地址、電話以及郵政編碼等項內容,以此作為一種自我介紹,也是一種見面時的禮節。古代也有“名片”,只是名稱不同,稱為“名帖”。較早的名帖被稱為謁、刺,由於當時紙還沒有普遍使用,因而謁、刺是用竹木削製而成,上面寫有自己的名字。要拜訪謁見時,先呈上謁或刺,以通報姓名。楚漢戰爭中,劉邦率領軍隊途經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家住高陽(今河南杞縣西南)的小吏酈食其〔yiji義機〕到軍營前求見,願與劉邦共商治理天下之事,並請軍中使者持謁代為通報。酈食其自幼家境貧困,但極好讀書,甚至嗜書如命,而被人們稱為狂生。當時劉邦正在洗腳,他見到酈食其的謁,認為與項羽爭霸非儒生之事,而拒絕接見他,便讓使者出營門婉言謝絕。懷才不遇的酈食其聽說劉邦不願接見自己,頓時怒目圓睜,手按劍柄,斥責使者道:“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使者驚恐萬狀,竟失手將謁掉在地上,他連忙跪下撿起謁,轉身進入帳中,再次通報,劉邦這才同意讓酈食其入見。後來劉邦採納了酈食其的計策,一舉攻克陳留。以後,酈食其又勸說齊王田廣歸附漢朝,從而使漢高祖劉邦不費一兵一卒,而得到齊地的70餘座城池。

造紙術發明以後,紙的使用越來越普遍,東漢以後出現了紙名帖,稱為名或名紙、名刺。上面書寫的內容有姓名、鄉里(指籍貫或居所),有的還寫有官爵名稱。名帖除用以通報姓名外,有時還用於問候對方。 1974年3月,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永外正街曾出土了一座西晉時期的墓葬,夫妻合葬一墓。墓主叫吳應,字子遠,是豫章郡南昌縣都鄉吉陽里人。隨葬的物品中就有五片名刺木簡,上面書寫的內容和格式有三種類型:一是“弟子吳應再拜問起居南昌字子遠”。格式為兩行,“南昌字子遠”五個字位於左側偏下,字也較前面一行要小一些,這裡的“問起居”,便是問候性的用語。二是“豫章吳應再拜問起居南昌字子遠”。格式與第一類相同。三是“中郎豫章南昌都鄉吉陽里吳應年七十三字子遠”。一行直書,又加入了官職名稱“中郎”和年齡。古人對名刺的書寫格式,一般是有規定的,“下官刺曰長刺,長書中央一行而下之也,又曰爵裡刺,書其官爵及郡縣鄉里”(劉熙《釋名·釋書契》)。

唐宋時期,下級官吏晉見長官時,和文人交往中多使用“公狀”、“門狀”。 “府、縣官見長吏,諸司僚屬見官長,藩鎮入朝見宰相及台參,則用公狀。前具銜,稱'右某謹祇候','某官伏聽處分',牒件狀如前,謹牒。”(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三)公狀實際就是專在官場中使用的一種名帖,下官呈上公狀後,上司如同意接見,就在“狀後判引”,下官才能入見上司。即使是呈遞於私人門邸的名帖也是很鄭重的,這類名帖也稱為門帖。門帖除書寫自己的官職、鄉里、姓名之外,有的還寫有呈遞對方的“字”及問候語。登門拜訪時,先交給主人家的僕人,請他入告主人。主人見到名帖,便知來訪者,如同意會面,即令僕人喚其入內,或自己親迎於外。明清時期,名帖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不僅使用更加普遍,使用的範圍更廣,而且也注意名帖外表的裝幀。紙帖一般較長而迭成摺子形,首尾都襯有硬紙,加以保護,外面再包以布或綾面,作為裝飾。

名帖也曾用於節日祝賀,成為節日的專用禮物,這在宋代已十分常見。每到逢年過節之時,如自己不能親自去朋友或親戚家拜年,便讓僕人持名帖前往致賀。 “節序交賀之禮,不能親至者,每以束刺簽名於上,使一僕遍投之,俗以為常。餘表舅吳四丈滑稽,適節日無僕可出,徘徊門首。恰友人沈子公僕送刺至,漫取視之,類皆親故,於是酌之以酒,陰以己刺盡易之。沈僕不悟,因往遍投之,悉吳刺也。異日合併,因出沈刺大束,相與一笑,鄉曲相傳以為笑談。”這段記載在宋代周密所著《癸辛雜識·前集》中的文章,講述了有關名帖的一則有趣的故事:每逢年節,有相互慶賀的禮節,但如果自己不能親自去拜訪親戚朋友,表示祝賀,就要在刺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將寫有自己名字的刺捆作一捆,讓一位僕人走親串友,將刺分投給每位需拜訪的人。周密的表舅吳四丈性格刁滑,恰恰這年過節的時候,他的身邊沒有送帖的僕人。他只好徘徊於門口,想方設法將名帖投送出去。正在這時,他的一位朋友沈子公遣僕人送帖來,吳四丈順手將僕人所帶的帖子全部要來,一一過目,發現基本上全是送給自己的親戚朋友的。於是吳四丈就請這位僕人飲酒,表示慰勞和感謝。趁僕人飲酒之機,他卻背地裡拿出自己的名帖,換下了僕人攜帶的沈子公名帖。沈子公的僕人對此毫無覺察,待他飲完酒,繼續上路時,仍以為拿的是自己主人的名帖,於是繼續逐家挨戶投送名帖。可他怎麼也沒想到,所投送的全是吳四丈的名帖。節後的一天,吳四丈將節日里各位親戚朋友送來的名帖整理在一起,竟從中拿出一大捆沈子公的名帖。這件事情,後來成為人們相互傳說的笑話。這種在節日里投送的名帖,與平時登門拜訪所呈遞的名帖性質不太相同,前者更側重於節日的祝賀和問候,與今天的賀年片(卡)的作用是一樣的。每逢節日,向自己不能親自登門拜訪的親朋好友送去一份名帖,其實也是向對方獻上自己的一片心意,這也不失為一種文明的禮節,因此而流傳至今。

古人視名片為見面時的禮節之一,所以往往認為名帖越大越精美,禮也就越重,古代因此曾出現過大小不等的名帖。 “昔日投門狀,有大狀、小狀。大狀則全紙(一整張紙),小則半紙”,而對“大不盈掌(意指比手掌小)”的名帖,古人卻認為“足見禮之薄矣”(同上),而輕易不用。不過,這也說明中國古代曾使用過很小的名帖,還不如手掌大,這和今天人們普遍使用的名片大小差不多。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