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

第16章 第四節熱情好客

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 朱筱新 3919 2018-03-20
好客,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孔子曾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好客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美德和風尚。所謂好客,不僅要禮貌待客,更要賓至如歸,因而熱情、坦誠、友好、融洽便成為好客的一種文明舉止,世代相傳。 古人十分重視人際間的相互交往,“來而不往,非禮也”,既有來訪,必要回訪,這才稱得上有禮節。迎來送往,是表現好客的一種禮節。從迎接賓朋好友的到來,直到送他們離去,其間始終處在一種熱情好客的氣氛之中。每逢有賓朋好友來訪,主人首先迎於門外,向客人施禮,互致問候後,再進入門內,這是古人常用的見面禮。之後,主人前引客人登台階,進到堂屋中去敘談。在登台階時,古代又有“拾級聚足”的禮節。 《禮記·曲禮上》稱:“主人與客讓登,主人先登,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即主人前足先登上一級,後足再與之並齊。而後再登上一級,再並足。這樣登台階的目的,是照顧客人,使他能跟上主人,而不使客人感到冷落與緊張。待登上台階,將要進堂屋時,古時又有兩種禮節:一是“將上堂,聲必揚”。即說話的聲音要適當提高一些,以使堂屋內的人知道客人已到。二是“將入戶,視必下”(同上),這是客人應遵守的禮節,即在進入堂屋時,眼睛應往下看。因為主人家雖知道客人到來,恐還有未及收拾的東西。這樣做,可以避免給主人造成難堪和尷尬。

進入堂屋後,主人與客人便入席而坐。但在座次,即席位的安排上,古人頗有講究。按照禮制的規定,如在室內會客,則以面朝東的座位為尊;若於堂中會客,又以面朝南的座位為尊。來客當然要被請於尊位落座。對於座次的排定,古人是十分重視的,它不僅表現了主人對客人的尊敬,也說明尊座是全部席位的核心,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便自然成為其他人敬仰的人物。秦朝滅亡以後,爆發了項羽與劉邦之間的“楚漢戰爭”。當時項羽擁兵40萬,號稱百萬;劉邦僅有兵士10萬,號稱20萬。懸殊的實力,使劉邦不得不採取緩兵之計,在張良、樊噲〔kuai快〕的陪同下,親自赴鴻門(今陝西臨潼東北),向項羽請罪。項羽為此設宴款待劉邦一行。但在座次上,項羽作了精心的安排:劉邦的座位被安排在南側面北,而項羽和其叔父項伯則坐於西側面東。這是項羽自認為是西楚霸王,位尊於劉邦而這樣安排的。一般在室內的座次尊卑順序為東向(面朝東)、南向、北向、西向;而堂內的座次尊卑順序為南向、西向、東向、北向。因此帝王於殿堂之上,坐北朝南,意為凌駕於群臣、庶民之上。在中國歷史上,文武百官上朝,也曾有“文左武右”的禮制規定,即文官侍立於帝王的左側,武將侍立於帝王的右側,也就是文東武西。這是因為帝王們認為,以武打天下,以文治天下。政權建立後,自然以“文治”為重,於是就出現了朝廷上文官位於武將之上的排次。這一禮制的規定,也在明、清兩朝北京城的佈局上得到反映。在承天門(後改稱天安門)南正陽門(即前門)的左邊(即東邊)建有崇文門,右邊(即西邊)建有宣武門。不過在中國歷史上,也有一些民族以右為尊,如蒙古族尚右,這樣在殿堂上的排次就要以東向尊於西向了。在日常生活中,把賓客安排在尊位上,實際表示了主人的敬意。古時,一席坐四人。但如果人多,需二人以上同坐於一側時,則以席端為尊者之位。如獨自一人,則坐於席位之中,尊者一般多為獨坐。因此年幼或位卑者“坐不中席”,即不能坐於席的中間位置。

主賓談話之中,古人也極注重禮節,除恰如其分地使用言辭之外,還要注重儀表的莊重,不允許出現輕浮、放蕩的舉止。即使是笑,也以不露齒的微笑為宜。 “凡人大笑則露齒本,中笑則露齒,微笑則不見齒。”(《禮記·檀弓上·疏》)若大笑露齒,久笑牙齒便感到冷,所以古人以“齒冷”譏諷那些貽笑他人者。 賓朋好友來訪,歡聚一堂,主人家不免要設宴款待。雖然是宴飲,古人仍以禮節為重。首先在製作菜餚時,講究精細和衛生。 “牛與羊、魚之腥,聶而切之為膾;麋鹿為菹〔zu租〕,野豕為軒,皆聶而不切;麕〔jun軍,獐〕為闢雞,兔為宛脾,皆聶而切之。切蔥若薤〔xie洩〕,實之醯〔xi西,醋〕以柔之。”(《禮記·少儀》)即將牛、羊、魚等腥羶的生肉,先切成薄塊,再細切成薄片;麋鹿的肉切成片,野豬肉切成片,但都是切成薄片,不再加以細切;獐肉要切成肉絲,兔肉也切成肉絲,都是先切成薄片,再細切成絲。另外再把蔥和薤切成細絲,浸泡在醋裡,用來拌肉,以去除腥氣,以使肉更加鮮嫩。待各種菜餚做好後,端上席間時,也有禮節的規定。 “凡齊,執之以右,居之於左”,是說凡是用鹽梅等調料調和的食羹類食品,上菜時,要用右手拿住盛放的器皿,而用左手托捧,以保持平穩,避免灑濺。擺放菜餚時,“羞濡魚者進尾;冬右腴,夏右鰭。”如果魚連同湯汁一起端上席,則將魚尾對著賓客;如是冬天,則將魚肚向著賓客的右方;如是夏天,則將魚鰭對著賓客的右方。酒杯的擺放也有一定之規,“客爵居左,其飲居右”,也就是主人款待賓客時,飲酒的杯子放在左邊,待飲酒時再移到右邊。

吃飯時,古人也不失禮節。 “燕侍食於君子,則先飯而後已。毋放飯,毋流歠〔chuo綽〕。小飯而亟之,數噍〔jiao叫〕毋為口容。”在與尊長者一同用餐時,應先拿起筷子吃飯,但要等到尊長者吃完後,自己才能放下筷子。吃飯時不能把飯粒掉在桌上,更不能把湯流灑在桌上。飯要一小口、一小口地接著吃,但要一口飯嚥下後才能吃第二口飯。不能把幾口飯同時塞進嘴裡,使兩腮鼓脹起來。雖說是賓朋到主人家做客,可飯後客人還要幫助主人收拾餐具,“客自徹,辭焉則止”(以上均見《禮記·少儀》),見主人勸阻,客人便可以不動手。 古時招待客人的禮節在今人看來,似乎感到太繁瑣,而恰恰是這些看似區區小事的禮節,正體現了熱情好客的風尚和文明禮貌的風範。

在中國古代待客的禮儀中,還有一種“投壺”禮。在宴飲開始後,賓主不僅相互敬酒,暢敘友情,席間,主人還要用“投壺”助酒興。既顯示主人的盛情之意,又活躍了席間氣氛,使客人感到輕鬆愉快,同時也使客人能多喝一些酒。 “對酒設樂,必雅歌投壺”(《後漢書·蔡遵傳》)。投壺,實際是古代的一種遊戲,古人把它用到宴飲席間,便成為流行一時的宴會禮儀,並編錄在《禮記·投壺》之中。宴會進行之中,主人拿出矢(又稱棘,一頭尖如刺),盛情邀請在座的賓朋們:“某有枉矢(意指箭桿彎曲之矢)、哨壺(意指口歪之壺),請以樂賓。”客人們則答謝道:“子有旨酒(意為美酒)、嘉餚(即佳餚),某既賜矣,又重以樂,敢辭。”主人如此邀請三次,客人則推辭三次,見主人盛情難卻,遂接過矢。客人中較主人年長或位尊者,接過矢後,可將矢放在席上,取一支投一支;如是年幼或位卑者,則只能將矢抱在懷裡,不能放在其他地方。按照“投壺禮”的規定,投壺分輪進行,每一輪每人發給四矢。在不同的場所,投壺所用的矢有形制上的區別:室內投壺,矢長二尺;堂內投壺,矢長二尺八寸;庭院內投壺,矢長三尺六寸。這是因為在不同的場所裡,活動的空間大小不等,活動的空間越大,矢就越長,實際是投擲的距離也越遠。所投的壺,也就是放置在酒席之中的酒壺,壺口較小,壺頸較長。投壺開始後,賓主輪流把自己的矢投向壺口,以投矢入壺多者為勝。投壺一般要由大家先共同選定一位裁判——司射,由他負責確定壺擺放的位置,通常要放在距座席南邊二矢半的地方。主賓開始投壺,司射便用“筭〔suan算〕”(古代的一種計數用的籌碼)來計算每個人投中的數目,每投中一矢,司射就在投中者的面前放上一筭。大家輪流執一矢投壺,之後再執第二矢輪流投壺。待四矢全部投完後,由司射根據每個人得筭多少,確定勝者。然後再向每人發四矢,進行第二輪的投壺。進行三輪的投壺之後,以二勝或三勝者為最終的優勝者,於是輸者便要受罰飲酒。舉行投壺禮時,沒有長幼、尊卑的區分,而投壺的先後也只是按照座位的順序進行,當然必須依次擲矢。如有不按順序,搶先投擲者,即使投中,司射也不給算,甚至還要罰酒。由於投壺是一種十分有趣的遊戲活動,既能融洽賓主間的關係,又活躍宴席的氣氛,使賓客處於熱鬧歡快之中,所以深受人們的歡迎,普遍出現在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宴會上,一直到唐代仍十分流行。


圖7 投壺
古人設宴時,還有一種行酒令的遊戲,也用於助興取樂,活躍氣氛。行酒令前,賓主要共同推選一人為令官,其他人都要服從令官的決定,或依令做遊戲,或依令作詩詞,違者或詩詞不佳者,就要受罰飲酒。這種用於宴席上的禮節,自唐朝以後極為流行,尤其在文人中間更喜歡這種文明、高雅的禮儀遊戲。當然被推選的酒令官是有一定要求的,他必須先飲酒,以示受眾人之命行酒令之職。曹雪芹在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中寫賈母、劉姥姥、史湘雲等眾人在大觀樓宴飲時,賈母先笑道:“咱們先吃兩杯,今日也行一個令,才有意思。”於是王熙鳳便推舉鴛鴦行酒令。鴛鴦半推半就,謝了坐,便坐下,也吃了一鍾(盅)酒,笑道:“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惟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隨後她便用“骨牌副兒”(用二張或三張骨牌上的色點配成一套,稱為一副)作韻,令每個人用詩詞歌賦、成語俗話與之合韻。由於有行酒令的遊戲,所以在宴飲中也沒有高下尊卑的區分,使賓主沒有拘謹之感,談笑風生,氣氛活躍、融洽,賓朋也無“客人”之感。主人與賓客的友情也因此更為深厚。

待宴飲結束,客人便告辭離去。此時主人還要為客人送行,通常是要送到大門外,賓客再次答謝,方離去。 熱情好客,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優良傳統,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雖在待客的形式上不斷變化,但熱情的程度絲毫未減。在歷史上,我國曾與周邊及鄰近國家有過友好的交往。當外國使臣奉命出使來到我國後,當時的朝廷對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無不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並給予周到的款待,不失文明大國的風度。時至今日,中華民族熱情好客的傳統,仍為各國所稱道。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