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

第8章 第一節學校——習禮的場所

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 朱筱新 1696 2018-03-20
中國的學校作為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最早的學校相傳始建於夏代。不同的歷史時期,學校曾使用過不同的名稱,如序、庠、校、學等。 “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孟子·滕文公上》)自西周以後,學校分為官學、私學兩大類。官學為官府所辦,又分為京師官學和地方官學(又稱為鄉學)兩種。京師官學,又稱國學,最早是指設在天子都城和諸侯國都的學校,又有小學、太學之分,“古者,太子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大(太)學”(《大戴禮記·保傅注》)。太學,亦作大學,是古代貴族子弟讀書學習的場所,它也曾有過許多名稱,“有虞氏大學為上庠,小學為小庠;夏后氏大學為東序,小學為西序;殷制,大學為右學,小學為左學,又曰瞽〔gu古〕宗;週制,大學為東膠,小學為虞庠,又云天庠,天子曰辟雍”(《通典·禮十三》)。太學生在太學主要學習禮儀、音樂、射箭、馭車、尚書、數算六門課程,合稱為“六藝”,其中以禮、樂為重。西漢以後,改為學習儒家的經典著作:、《尚書》、《周易》、《禮記》、《春秋》,合稱“五經”。

太學最初曾設“師”負責教學,有大師、小師、太師、樂師之分,分別教授各門課程。西漢時,改授五經博士為教官,還有一位博士祭酒,為博士之長。祭酒之名源於饗宴禮。古時舉行饗宴時,要在赴宴的眾人中,推舉一位年高有德者舉酒,以行祭禮,故曰祭酒,意為首推、首席之義。以後歷代皆以博士為各級學校的學官。太學沿襲至元朝,明朝以後不再設置。國子學與太學同為封建社會的最高學府,它始建於西晉,也曾經作為全國最高的教育管理機構。國子學有時簡稱國子、國學。它所收學生往往都是達官貴人子弟,如西晉曾規定,五品以上官員子弟許入國子學就讀,餘則入太學,因此,國子學實際比太學更受統治階級的重視。從隋朝以後,國子學又隸屬於國子監。國子監替代國子學作為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的教育管理機構和學府。它源於北齊始建的國子寺,隋文帝時正式設置,以祭酒(稱國子祭酒)為教育長官。隋煬帝於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寺為監,增設司業為副長官,與祭酒同為教官。唐代以後,國子監之下,分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律學六館,即六種專門的學校。教官一般設博士、助教、直講、學正、學錄等。所學課程除專門的業務課之外,各類學校還都要講習經學。明代以後,只設國子監,國子學遂併入監中。

鄉學,因其辦於地方“鄉”中而得名。據《周禮》記載,鄉學也有不同的名稱,“鄉有庠,州有序,黨有校,閭有塾”。漢代是地方學校大發展的時期,漢平帝曾令天下興辦學校,郡國建立的學校稱“學”,縣、道、邑、侯國的學校稱“校”,鄉學稱“庠”,聚(即村落)學稱“序”。唐代則將地方學校整齊劃一,各都督府、州、縣都建立學校,稱為府學、州學、縣學。學生就地入學,除學習儒家經典外,還要學習吉、兇二禮。到元代,又於縣學之下,建立社(50家為一社)學。明代鄉村設鄉學,規定15歲以下兒童入學,除學習律令及皇帝的誥令之外,更重要的是專習冠、婚、喪、祭之禮。 私學興起於春秋時期。孔子作為私學的倡導者和興辦者,對我國古代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相傳,孔子有弟子3000人,其中精通“六藝”的有72人。自孔子以後,私學便成為古代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私學除啟蒙教育外,也多以儒家經典為教材,同時也兼習禮儀。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學校一般都有禮儀的教育內容,即學禮、知禮、懂禮、講禮、行禮,這對禮儀的傳播和普及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學校自身也是以禮儀治學,從而形成了學校的禮儀制度。遠在西周時期,太學就已把禮儀的學習和實際應用的情況,作為考核太學生的標準之一。 “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學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禮記·學記》)禮儀在學校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除與學習的內容有關,也與學校的禮儀制度有一定的關係,因為這些禮儀制度本身就含有教育和實踐的成分。中國古代的史書都把學校列入《禮志》之中,作為吉禮的一項內容,正是基於此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