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的造船與航海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鄭和七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標誌著中國古代造船、航海的頂峰。 明初,元代的“驅口”得到了自由,手工業工匠可以“納銀代役”,人民生產的積極性提高了。經濟取得了恢復發展,明朝前期我國國勢強盛,礦冶業、紡織業、製瓷業特別是沿江海發達的造船業以其高超的水平和突出的特色展現於世界。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因太子朱標早死,由皇太孫朱允炆〔wen文〕繼位,即建文帝。經過“靖難之役”(公元1399—1402年),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奪得帝位,是為成祖。為了爭取海外地區對政權更替的了解和歸附,提高威望,顯示中國富強,加強與海外各國經濟文化友好聯繫,明成祖派鄭和出使西洋。 鄭和(公元1371—1435年)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先驅。本姓馬名和,小字三保(保一作寶),回族,雲南昆陽州(今併入晉寧)人。世奉伊斯蘭教。其祖及父都曾到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去朝聖,被尊稱為“哈只”(意為“朝聖者”)。據聞其三十七世祖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鄭和出身名門望族,幼年受過良好教育,了解一些外洋情況。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為掃平元朝梁王殘部,派大將傅友德徵雲南,次年,戰事結束。鄭和之父在戰亂中死去,12歲的鄭和被俘,撥至燕王府,後充宦官。由於鄭和“自幼有材志”、“豐軀偉貌”、“博辯機敏”,謙恭謹密,不辭辛苦,漸受朱棣賞識重用。後隨朱棣參加“靖難之役”,“出入戰陣多建奇功”。朱棣奪得皇位後,被提升為內官監太監,執掌營建宮室及供應皇室所需。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賜姓鄭,自此改名鄭和。

第一次:明永樂三年至永樂五年(公元1405—1407年)。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明成祖派鄭和及副使王景弘等出使西洋(指今文萊以西的南洋各地和印度洋沿岸一帶),率水手、官兵、翻譯、採辦、工匠、醫生等27800餘人,乘長44丈,寬18丈大船(寶船)62艘,還有很多附帶船隻,編著嚴整有序的隊形,踏著萬頃碧波,乘風破浪,浩浩蕩盪出洋了。如此巨大的船隻,如此龐大的船隊,航行於浩淼無垠的海洋之中,這在中國的歷史上以及世界的歷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寶船船隊滿載絲綢、瓷器、金銀、銅鐵、布匹等物自劉家港(今江蘇太倉瀏河鎮)出發,經福建——占城——爪哇——舊港(今蘇門答臘島東南部巨港)——南巫裡(今蘇門答臘班達亞齊即南浡裡)——錫蘭(今斯里蘭卡)——古里(今印度科澤科德)。永樂五年九月二日(公元1407年10月2日)鄭和回到南京。蘇門答臘、古里、滿剌加(今馬來西亞馬六甲)、小葛蘭(今印度奎隆)、阿魯(今蘇門答臘島中西部)等國國王遣使隨船隊來中國“朝貢方物”。

第二次:明永樂五年至永樂七年(公元1407—1409年)。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在鄭和回國十幾天后,就第二次下西洋了。主要訪問了占城、爪哇、暹羅(今泰國)、滿剌加、南巫裡、加異勒(今印度南端)、錫蘭、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欽一帶)、古里等國。於永樂七年夏七八月間回國。鄭和專程到錫蘭,對錫蘭山佛寺進行布施,並立碑為文,以垂永久。碑文中記有“謹以金銀織金、紡絲寶幡、香爐花瓶、表裡燈燭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養,惟世尊鑑之”。此碑於1911年在錫蘭島的迦里鎮被發現,現保存於錫蘭博物館中,是用漢文、泰米爾文及波斯文所刻,今漢文尚存,是中斯兩國友好關係史上的珍貴文物,也是斯里蘭卡的國寶。 第三次:明永樂七年至永樂九年(公元1409—1411年)。永樂七年九月(公元1409年10月)“命正使太監鄭和、王景弘等統領官兵二萬七千餘人,駕駛海舶四十八號,往諸番國開讀賞賜。”(費信《星槎勝覽》)此次仍由劉家港啟航,至福建開洋。所歷國家“……太監鄭和齎敕使古里、滿剌加、蘇門答剌(臘)、阿魯(今蘇門答臘島中西部)、加異勒、爪哇、暹羅、占城、柯枝、阿撥把丹(今印度的阿麥達巴丹)、小柯(葛)蘭、南巫裡、甘把裡(今印度西部坎貝一帶)諸國,賜其王錦綺紗羅。”(《明實錄》卷八三)永樂九年六月六日(公元1411年7月6日)鄭和還京。鄭和一下西洋時,曾至錫蘭山,其王“亞烈苦奈兒侮慢不敬,欲害和,和覺而去。亞烈苦奈兒又不揖睦鄰國,屢邀劫其來往使臣,諸番皆苦之。”(《明實錄》卷一一六)這次鄭和回國途中特去訪問錫蘭,他又發兵五萬劫鄭和船隻。鄭和臨危不懼,率兵2000抄其後路,生擒亞烈苦奈兒並家屬頭目。回國後,獻俘於朝。群臣主張殺之,成祖為維護兩國人民間傳統友誼,“憫其愚無知”,命釋放,給以衣食,令再立其國中賢者為王。海外聞之,無不感服,而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遇大險,能鎮定自若,迅速決定克敵制勝之策,具有大將風度。

第四次:明永樂十一年至永樂十三年(公元1413—1415年)。鄭和前三次出使都是在東南亞和南亞一帶航行,行至古里而返航。近鄰各國友好來往加強了。而成祖以“遠者猶未賓服”(《明史·忽魯謨斯傳》),所以再命鄭和遠航至阿拉伯-波斯灣、紅海、東非海岸一帶。 “遣太監鄭和等齎敕往賜滿剌加、爪哇、占城、蘇門答剌、阿魯、柯枝、古里、南渤利、彭亨(今馬來西亞彭京河口)、急蘭丹(今馬來西亞哥打巴魯)、加異勒、忽魯謨斯(今霍爾木茲海峽格甚姆島)、比剌(卜喇哇)、溜山(馬爾代夫群島)、孫剌(似今莫桑比克的索法拉)諸國王錦綺紗羅絹等物有差。”(《明實錄》卷一三四)此次出使,鄭和曾親至西安羊市大清真寺聘識回文者哈三充通譯,還有馬歡也任通譯同行。據馬歡所著《瀛涯勝覽》雲:此行有寶船63艘,大者長44丈,闊18丈,中者長37丈、闊15丈。共27670人,規模仍然很大。永樂十一年十月(公元1413年)出航,永樂十三年七月八日(公元1415年8月12日)回國。

第五次:明永樂十五年至永樂十七年(公元1417—1419年)。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出航。到占城、爪哇、滿剌加、錫蘭、柯枝、古里、阿丹(今亞丁灣西北岸一帶)、剌撒(今也門民主共和國亞丁附近)、木骨都束(今摩加迪沙)、麻林(今肯尼亞的馬林迪)、卜剌哇、忽魯謨斯、蘇祿、彭亨、沙裡灣泥等地。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日(公元1419年8月8日)回國內。 這次出訪,滿剌加、古里、爪哇、占城、錫蘭、溜山、麻林等19國都遣使朝貢,辭還,命鄭和等與其偕往,賜各國國王錦綺紗羅彩絹等物。應柯枝國王可亦里之請,賜其印誥並封其國之山為鎮國山,明成祖並親制碑文賜之,以志友好。 第六次:明永樂十九年至永樂二十年(公元1421—1422年)。第六次下西洋的主要任務是送忽魯謨斯等16國使臣返國。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公元1421年3月3日)復遣“鄭和等齎敕及錦綺紗羅綾絹等物賜諸國王”,與16國使者偕行。這次所到之處有占城、暹羅、滿剌加、榜葛蘭(孟加拉)、錫蘭、古里、阿丹(阿拉伯半島)、佐法兒、剌撒、溜山、柯枝、木骨都束、卜剌哇等地。所到國家很多,多是分(舟宗)(分批、分隊之意)而行。永樂二十年(公元1422年)八月十八日返還。

第七次:明宣德六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1—1433年)。明宣宗宣德六年閏十二月,此時明成祖及仁宗已逝,鄭和年已60歲,仍率27550人的船隊遠航。 “凡所歷忽魯謨斯、錫蘭山、古里、滿剌加、柯枝、卜剌哇、木骨都束、喃勃利、蘇門答臘、剌撒、溜山、阿魯、甘把裡、阿丹、佐法兒、竹步(索馬里)、加異勒等二十國及舊港宣慰司,其君長皆賜採幣有差。”(《宣德實錄》卷六七)鄭和船隊於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至忽魯謨斯,於宣德八年二月二十八日開船回洋,行二十三日,三月十一日到古里,二十日大(舟宗)(大批、大隊)船回洋。鄭和就在此歸途中病故,遺體由隨船官兵運載回國,葬於南京中華門外牛首山下。現此墓尚存。

在1405—1433年的28年中,鄭和西洋,到達東南亞、南亞、伊朗、阿拉伯等地,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共3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到一國就把中國的禮物贈送給國王,以建立友好關係。把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金銀、鐵器、農具等與當地的特產如像牙、香料、寶石等海外奇珍異寶相交換,以加強經濟文化聯繫。在古里交易遵守當地貿易習慣,議價時,在公人前拍掌為定,“或貴或賤,再不改悔”。在佐法兒(今阿拉伯半島南端阿曼的佐法爾地區)“王差頭目遍諭國人皆將乳香、血竭、蘆薈、沒藥、安息香、蘇合油、木別子之類來換易紵絲、瓷器等物”。船隊所到之處受到各國人民盛情接待。在第六次出使中,鄭和船隊曾到榜葛剌(漢之身毒,今孟加拉)訪問。永樂年間曾數至其國,該國也數次來朝貢方物。這次來訪,仍受到熱烈盛大歡迎。其王“聞朝使至,遣官具儀物,以千騎來迎,王宮高廣,柱皆黃銅包飾,雕琢花獸。左右設長廊,內列明甲馬隊千餘,外列巨人,明盔甲,執刀劍弓矢,威儀甚壯。丹墀左右,設孔雀翎傘蓋百餘,又置象隊百餘於殿前。王飾八寶冠,箕踞殿上高座,橫劍於膝。朝使入,令拄銀杖者二人來導。五步一呼,至中則止,又拄金杖者二人,導如初。其王拜迎詔,叩頭。手加額,開讀受賜訖,設絨毯於殿,宴朝使。不飲酒,以薔薇水和香蜜水飲之,贈使者金盔、金系腰、金瓶、金盆,其副使用銀,從者皆有贈”。僅“千騎來迎”,“內列馬隊千餘”,“孔雀翎傘蓋百餘”,“象隊百餘”,足見其歡迎場面的隆重盛大。體現了中印、中孟歷史上的友好關係,勃泥(加里曼丹)和滿剌加國的國王和王后都到過中國南京,明成祖設宴招待。特別應該指出的是,1958年在南京市安德門外石子崗東向花村發現了勃泥國王墓。勃泥國位於今東南亞加里曼丹島文萊地區。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就和我國有過友好往來。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國王馬哈漠沙曾遣使節前來祝賀明王朝的建立。到了明成祖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8月,勃泥國國王麻那惹加那及其王后、弟妹、子女、近臣等共150多人來我國進行友好訪問,住在南京“會同館”內,不幸的是一個月後,麻那惹加那國王生了病,到10月就病故了,年僅28歲。臨終前囑其王后,“體魄托葬中華”。為此,明成祖輟朝三日以示哀悼,並以王禮葬之於風景如畫的石子崗,在墓側立祠堂,追謚為恭順王。每年春秋兩季還派人祭掃。以後,明朝廷還派宦官張謙護送麻那惹加那的王后等回國。勃泥國王的墓至今整修、保護完好。成為兩國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東非的麻林王哇來頓本親自率眾訪問中國,不幸病逝於福州。木骨都束和卜剌哇也曾多次派使節到中國進行友好訪問。麻林國及諸番國向中國贈送麒麟(長頸鹿)、天馬、神鹿等;木骨都束贈送給中國花福祿(斑馬),卜剌哇國贈送給中國千里駱駝和駝雞(駝鳥),這些都增進了中外友誼。


鄭和下西洋時的大寶船
鄭和及其船隊依靠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在驚濤駭浪中與海洋搏鬥。他們勇於戰勝困難,甚至不惜生命代價的開拓進取精神,表現了中國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他們所到之處進行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譜寫了中外人民世代友好的篇章。他們總結的航海經驗和開拓的航路是留給後人的豐富珍貴的文化遺產,永遠值得後人景仰和紀念。至今各國一直保存著紀念鄭和航海的文物和古蹟。在爪哇有三寶壟、三寶洞、三寶公廟等;在泰國也有三寶寺。在非洲索馬里把當地發掘出土的明代瓷器作為中索人民傳統友誼的象徵。

牽星板
跟隨鄭和下西洋的費信著《星槎勝覽》,馬歡著《瀛涯勝覽》,鞏珍著《西洋番國志》,記述航海見聞,史料價值極高。它使中國人民對亞非一些國家人民的生活、風俗、社會生產等情況有所了解,也是研究中外關係史、航海史的重要資料。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