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的造船與航海

第15章 第十五章盛唐造船業的繁榮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國。它經歷了初年唐太宗(公元626—649年在位)的勵精圖治,出現了“貞觀之治”的繁榮安定局面,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到了唐玄宗(公元712—756年在位)時,出現了“開元盛世”。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在農業手工業生產發展的基礎上,國家富強,科學技術文化發展,對海外亞非各國的貿易及其他各種性質的海外交往也加強了,促進了造船和航海業的進一步發展。 唐朝有很多造船基地。如宣(今安徽宣城)、潤(今江蘇鎮江)、常(今江蘇常州)、蘇(今江蘇蘇州)、湖(今浙江湖州)、杭(今浙江杭州)、越(今浙江紹興)、台(今浙江臨海)、婺〔wu務〕(今浙江金華)、江(今江西九江)、洪(今江西南昌)、揚(今江蘇揚州)等地。南方沿海的福州、泉州、廣州,東方沿海的登州(今山東煙台)。這些造船基地設有造船工廠,能造各種大小船隻、海船、戰艦等。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太宗以高麗不聽勿攻新羅諭告,決意興兵擊高麗。命洪、饒(今江西波陽)、江三州造船400艘以運軍糧。命張亮率兵四萬,戰艦500艘自萊州泛海取平壤。唐代肅宗、代宗時,理財家劉晏為諸道鹽鐵轉運使時,在揚子(江蘇儀征)設10個造船工場,置專知官督辦造千石大船,說明唐時有極強的造船能力。每年建造的船隻越來越多,僅明州(今浙江寧波市南)、溫州兩地就每年可造各類船隻600艘,不但造船數量日益增多,而且造船的工藝水平日益先進。大歷貞元年間(公元766—805年)富商俞大娘有大船,這種船稱“俞大娘”。江湖語曰:“水不載萬”,意思是說大船不過載八九千石。然而“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養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間。開巷為圃,操駕之工數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歲一往來,其利甚溥〔pu普,廣大之意〕,此則不啻載萬也。洪鄂之水居頗多,與邑殆相半,凡大船必為富商所有”(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 “不啻載萬”,就是說差不多達到一萬石的載重量了。 “開巷為圃”是說船上可以種花果、蔬菜。駕駛船隻的工人就有數百人之多,我們可以想像“俞大娘”航船規模之大,真像水上居民之鄉了。

唐昭宗(公元889—904年)時,久居廣州的劉恂〔xun循〕在其所著《嶺表錄異》中說,嶺南製造的“賈人船不用鐵釘,只使桄〔guang光〕榔須系縛,以橄欖糖泥之,糖幹甚堅,入水如漆”。製造商船,不用鐵釘,只用桄榔須制的繩索縛繫船板,再用橄欖糖塗抹,糖乾後,船板很堅固光滑。什麼是“桄榔須”?劉恂自註雲:“桄榔樹枝葉並蕃茂,與棗檳榔等小異,然葉有須,如粗馬尾,……其須尤宜鹹水浸漬,即粗脹而韌。故人以此縛舶,不用釘線。”什麼是“橄欖糖”?劉恂自註雲:“橄欖樹枝葉上生脂膏,如桃膏,南人采之,和其皮葉煎之,謂如墨錫,謂之橄欖糖,用泥船舶,乾後,堅如膠漆,著水蓋幹耳。”這種不用鐵釘的造船法確有創造性。在缺乏鐵釘和桐油的地方更有實際意義。這種情況一說是阿拉伯船隻的造船法,一說是兩廣船隻的造船法。也可能外國中國都有這種造船法或類似的造船法。所造船隻能航行於南海、印度洋海域中。

唐朝的造船技術在當時可稱得上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最突出的是在造船工藝上已廣泛使用了榫接釘合(又稱釘接榫合)的木工藝和水密隔艙等先進技術。 榫接釘合的木工藝比不用鐵釘的造船法要優越、堅固得多。 1960年3月,在江蘇省揚州市施橋鎮出土了一條唐代木船。 1973年在江蘇省如皋縣又出土了一條唐代木船,這兩條唐代木船都採用了榫接釘合技術,而揚州出土的船更採用了斜穿鐵釘的平接技術,比如皋出土的木船採用的垂穿鐵釘的搭接技術更先進。唐代大海船還建有水密隔艙,如皋出土的唐代木船就有九個水密隔艙。這就增強了船的抗沉力。水密隔艙是由底部和兩舷肋骨以及甲板下的橫梁環圍而構成的水密艙壁。船中部以前的艙壁都安裝在肋骨之前,中部以後的艙壁就裝在肋骨之後,這種安排方法可防止艙壁移動,使船舷與艙壁板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牢固地支撐著兩舷,這就加固了船體的橫向強度。由於船的堅固性加強了,就有可能多設船桅、船帆,更適合遠洋航行。近代鋼船水密艙壁周圍角鋼的鉚焊方法從功用到鉚焊部位都與我國古船極為一致,可以認為是從中國古代造船結構形式繼承下來的。

我國古代航海木帆船種類很多,沙船、福船、廣船在唐代都已成形。其中沙船是我國最古老的船型中的一種。它的歷史可追溯到遙遠的年代,早在出土的獨木舟及甲骨文(舟)字就可以看到它的平底、方頭、方艄的特徵。在山東日照等地有許多沙船,相傳是越王勾踐由會稽遷都琅邪時遺留下來的船型。這都可說是沙船的前身了。據康熙《崇明縣志》載,“崇明縣乃唐(高祖李淵)武德間(公元618—626年)湧沙而成”。又載“沙船以出崇明沙而得名。太倉松江通州海門皆有……”,可知沙船產生於唐代。沙船的特點是宜於行沙防沙,可安然“坐”在灘上。 “江南沙船之往山東者,恃沙行,以寄泊,船因底平,少擱無礙”(《日知錄集釋》),所以又稱“防沙平底船”,至明中葉後嘉靖初始通稱沙船。它又有寬、大、扁、淺的特點,具有穩定性。為了提高航速,大中型沙船都採用多桅多帆。帆大多是密桿硬篷的長方形平衡縱帆。沙船多行於北洋航線,太湖一帶漁民稱沙船為“北洋船”,但在南方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地也有使用。江南的稻米、絲綢等多用沙船北運。


沙船
福船和廣船以產地而得名,是適應我國南方海闊水深多島嶼地理環境的兩種船型。利於破浪,多走南洋深水航線。 福船船型首尖尾寬兩頭翹,尾封結構呈馬蹄型,兩舷邊向外拱,有寬平的甲板,有連續的艙口,舷側用對開原木厚板加固,強度較大。造船用材主要是就地取福建盛產的松、杉、樟、楠木。有些船的首或尾尖,艙是活水艙也叫浮力艙或防搖艙,隨著船首或尾的上升或下降,活水艙中的水可流入或流出,減少船的搖擺,狹長的舵向前斜插,大桅上懸掛著用布製加筋的疏桿硬篷,帆型略呈三角形。 廣船船型首尖體長,吃水較深,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有較好的適航性能和較大的續航力。船體結構橫向是以密距肋骨與隔艙板構成;縱強度依靠龍骨和大(木巤)。造船材料多采用荔枝木、樟木,還有一種產於廣東的烏婪木。舵板上開有成排的菱形小孔,操縱省力,上懸布質硬帆。


福船
福船、廣船歷史悠久,它是我國圓底或尖底首部尖削的獨木舟發展而來,它們在唐代已發展成形並在運輸、貿易中發揮重大的作用。 大運河溝通了南北水系,全國的航運事業也空前發展起來。當時人說:“天下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漢,前指閩、越,七澤十藪,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艦,千舳萬艘,交貿往還,昧旦永日。”(《舊唐書·崔融傳》) 唐承隋制,在水陸交通要道上約30裡置一驛站,全國有水驛260所。水陸相兼驛86所,水驛備有船以供官吏往還和政府文書的傳遞。 唐代航海技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中國舟師以航海技術高超聞名於世。亞洲東南方的信風季風規律已被我國舟師充分利用。人們對航海天文知識也較以往有了更多的了解。唐代王維《送秘書鼎監還日本國》詩中有“向國唯看日,歸帆但信風”句,唐代沈佺期在《度全海入龍編》詩中說,“北斗崇山掛,南風漲海牽”。都說明了航行中觀察天體,利用信風和季風的情況。


廣船
由於唐代航海業發達,對海洋潮汐理論的研究和認識也達到了新的高度。約在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前後,浙江人竇叔蒙著《海濤志》(又名海嶠志》)六章,這是我國現存的最早的潮汐專著。他經過長期觀察發現了潮汐變化與月球運動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