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客家人與客家文化

第37章 第二節僑居海外生活習俗

客家人與客家文化 丘桓兴 1783 2018-03-20
客家華僑生活在南洋(俗稱“住蕃”)期間,他們一方面遵守所在國家的法律,與當地居民和睦共事。另一方面,住蕃華僑及其後裔又懷有深厚的愛國愛鄉之情,恪守中華文化和客家生活習俗。這方面的表現很多。 客家華僑不論到什麼地方謀生,都不忘祖國和家鄉,儘管有的已過一二十代,但都會記住自己的祖籍是唐山(華僑對中國的俗稱)某州某縣某鄉某村,並且還要掛上“江夏黃”、“隴西李”、“穎川陳”一類的姓氏堂號,以表明其祖根之地。 為了交際和謀生,他們自然要學習當地語言。但他們同時也講客家話。在一些客家華僑聚居的村鎮、礦山,客家話往往成為當地的通用語,甚至還影響當地土著居民也學說“唐山話”。他們開設的商號、公司、店鋪,常用漢文命名。散居在大城市的華僑,他們在外面講當地語言,回家便講客家話。對在國外出生的子女,他們則從孩子呀呀學語時就開始教客家話。至於逢年過節,客家華僑聚會,更非講客家話不可。在華僑聚居的商埠、村鎮,大家集資興辦中華子弟學校或業餘義學,講授華文和客家話,以不忘中華文化和客家話。

華僑在南洋使用公曆,但他們依俗要過中國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每到春節,華僑要備置牲醴,焚香點燭,向祖宗牌位或向北方叩首禮拜,向祖國和家鄉父老鄉親遙致新春祝福。春節這天,華僑照例要互相拜年或團拜,有的還組織金獅隊,到同鄉門前參拜祝福。 華僑還念念不忘家鄉風味飲食。逢年過節,他們要蒸糖粄(年糕),煎圓粄,搓湯圓,包粽子……操辦喜事時,常以瓤豆腐、梅干菜扣肉等家鄉菜上席為榮。倘得“水客”帶來家鄉的茶葉、梅干菜、牛肉乾等,更是備受歡迎。那些上了年紀的華僑往往保持祖國的穿著,並把對襟布鈕扣的衣服稱為“唐裝”。他們還保持家鄉習慣,每晚皆沐浴洗身,再趿上乾爽舒適的木屐…… 華僑雖身居海外,但時時心系家鄉親人。他們經常寫信回鄉問候親人,不會寫信的,則央求鄉親代筆。但凡生活過得下去,必在年節之前給家鄉寄錢,對父母、兄弟姐妹、親友和族中子叔,皆一一寫明每人名下給多少錢,以表示慰問。他們一旦發了財,首先想到的也是家鄉親人:或寄錢回鄉做新屋、修祠堂,或供子弟讀書,或為家鄉修橋、鋪路、建學校……如若祖國遭受敵國侵略,家鄉遇到天災,他們更是盡力捐款捐物,為祖國和父老鄉親減災分憂。

華僑及其後裔結婚時,一般都在客家人或華僑中物色對象,以建立保持中華血統的家庭。如若與“蕃婆”結婚,則往往會遭到非議。華僑、華裔在南洋生了男孩,他們要寫信向家鄉報喜,並寄錢回家鄉,委託親人代買燈籠,在正月十五元宵節,為他們在祠堂上燈,以示向祖宗和宗族報告海外子嗣興旺的喜訊。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思想觀念的變化,客家華僑的思想觀念乃至文化習俗,也有了變化。 首先是華僑國籍有了變化。這既與華僑觀念變化有關,也與居住國的獨立,與祖國的華僑政策都有關係。早年的華僑,出於濃厚的祖根觀念,或未加入所在國國籍而成為無國籍者,或加入所在國國籍後,仍保留中國國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許多居住國獨立了,華僑便從“雙重國籍”轉為“單一國籍”,從“華僑時代”進入了“華人時代”。

過去,客家華僑出洋後,經濟貧困,社會地位低下,備受歧視,他們往往只能幹些粗笨活計,靠鐮刀、割刀、菜刀、剃刀餬口。現在,隨著祖國不斷繁榮富強,他們在海外的地位提高了,加上經濟收入提高,他們漸漸興辦各種企業、商業,有的甚至辦起多元化的大企業。 經濟地位的提高還帶來文化、社會方面的變化。早年客籍華僑往往只能幹苦力活兒。現在華人加入了居住國國籍,通曉當地語言文字和社會政治,他們積極參政議政了,其中一些傑出人物還競選議員,擔任政府的重要職務。 婚姻觀念變化更大。過去,老一輩華僑或回鄉娶妻生子,或只與海外客家人或華人聯姻。現在的華人後裔觀念變了,與當地異族結婚的越來越多了。 還有,老一輩華僑、華人對祖國、家鄉思念不已,他們盡可能地帶領兒孫回鄉拜祖尋根。他們還念念不忘“葉落歸根”,不願骨埋異鄉。而現代出洋的華僑及後裔受了僑居國和西方文化的影響,對中國風俗習慣較為淡薄,已產生了“落地生根”的觀念。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安定,經濟迅速發展,這使廣大客籍華僑華人備受鼓舞,他們也積極參與祖籍國的建設,熱心興辦鄉梓公益事業。特別是中國的廣大市場和吸引投資合作的優惠條件,對華僑、華人企業家有著巨大吸引力。於是,他們紛紛回國投資,興辦各種合資企業,這也成了海外客家華僑、華人的新風尚之一。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