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客家人與客家文化

第26章 第五節奇異的二次拾骨葬習俗

客家人與客家文化 丘桓兴 2182 2018-03-20
到客家地區旅行的外地人,常被建於山腰的一座座形狀奇特的墳地所吸引。的確,客家人的喪葬習俗和墳地建造皆很有特點,這裡主要介紹奇異的“二次拾骨葬”習俗。 客家人素有重孝道、敬祖先的傳統。他們對喪葬禮儀習俗尤為重視。年過花甲的老人,身體尚健,晚輩便要為之準備其死後穿的壽衣和棺材。老人看著或紅或黑的油漆棺材,材頭材尾寫著福、壽大字,為自己過世之後有了長眠的臥具而欣慰。他們一高興,愈發精神健旺,身板硬朗了。 不過,生老病死終究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當老人病危彌留之際,兒孫要依俗將他們抬至上廳堂,放在臨時支搭起來的木床上,鋪席置枕,懸掛蚊帳,床前點燈,親人輪流日夜守護伺候。 待老人嚥氣去世(客家人俗稱“過身”),遺屬立即下跪痛哭。他們中的長媳要拿一個水壺,一路哭泣著去河溪打水。她先在河邊插上未點燃的香燭紙錢,再丟幾個錢幣到河裡,以示向河神買水。舀水時,要順流舀水,而且不論舀得多少均不可重舀,回去時還不能哭泣。此俗名為“買水”。 “買水”回來,親屬要趁著屍身還熱軟,趕快給逝者抹洗臉部,再打水抹洗全身,換上壽衣,穿上壽鞋壽襪,戴上帽子。同時,親屬們還在族人幫助下設置靈堂,並派人四出向親友報喪。身穿孝服的親屬,皆在靈堂席地而坐,日夜守靈。

親友聞訊立即前來弔唁。孝家門外懸掛一面銅鑼,司鑼者一見唁客前來便敲鑼報信。孝子孝孫聞訊即到門口跪迎,痛哭,並與唁客同入靈堂弔唁。 按照客家習俗,孝家要請人選擇吉日良辰,分別進行“小殮”(將死者裝棺而未加釘密封)、“大殮”(將棺材加釘封死),並舉行隆重的“成服”禮:在祭告亡靈和祖宗、天地之後,孝子孝孫等遺屬和親友依序穿上孝服。隨後,抬棺出屋,並在門口和門坪上停棺,僧尼誦經,繞棺唱悼亡歌等,這叫“出柩”。最後,在吹鼓手的哀樂聲和飄飄揚揚的銘旌、輓幛中,送葬隊伍出殯送葬。四位壯漢抬著靈柩,送到附近山上事先挖好的墓穴裡埋葬。因客家人多住山區,死者皆葬於山上,於是俗稱安葬死者為“還山”。 奇怪的是客家人第一次埋葬逝者,既不起墓,也不豎墓碑,而是過三年五年或者更長時間後,再舉行隆重的改葬儀式。這就是民俗學家所稱的“二次拾骨葬”。

所謂“拾骨葬”的大致程序是這樣的:遺屬擇定改葬的風水寶地後,便於農曆八月初一(福建有的地區是大寒前後)請來安葬師傅,在焚香祭祀後便掘墓開棺,並在油紙雨傘的遮蓋下,一一撿拾遺骨,並用山茶油拭擦乾淨。此謂把長眠地下的先人“牽起來”。隨後,他們將遺骨按人體的結構自下而上,屈肢疊放裝入俗稱“金盎(ang昂)”的缸狀陶甕裡。這叫“撿金”。最後,他們將寫有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的盆形圓蓋,反扣在金盎上,便用磚塊、三合土等砌建永久性的墳地——客家人稱之為“做地”。 客家墳地,大多依山勢斜坡而築,後高前低,左右形狀宛若羅圈形的靠背椅,好似讓逝者安坐在向陽背風的安樂椅上,甚為安詳穩當。 客家墳地的構築,還酷似客家民居圍龍屋:碑後面安葬了“金盎”的穹隆形墓室,是圍龍屋的“上廳堂”;碑前及碑側左右築造的插香燃燭的蠟庵,似圍龍屋的左右“橫屋”;碑前擺放供品的祭台,有如圍龍屋前面的“曬坪”;墳前挖築的半圓形墓塘,宛若圍龍屋前的池塘;而墓後築造的半圓形地墳頭,正像圍龍屋背後的“後龍山”,是像徵承接“龍脈”之處。由此可見,客家人繼承著“人死靈魂在,事死如事生”的古老觀念,並因此而為長眠地下的先人,設計了酷似其生前居住的圍龍屋狀的墳地。

關於客家人二次拾骨葬的由來,這與客家人本為中原居民,後因躲避戰亂而不斷南遷分不開。他們不論遷往何處,必由男子用陶罐裝上祖先遺骨同行,待定居後再擇地另行安葬,以免遠徙他方,無法返回故里祭墳。 其實,二次拾骨葬是中華民族的古老葬俗之一。戰國時期的《列子》及《隋書》等史籍,都記載了古代荊楚一些地區的二次拾骨葬習俗。晚近,東北地區鄂溫克、達斡爾、赫哲族的一些獵人及薩滿死後,常用樺樹皮或葦席包裹遺體,放置在木架或樹杈上。待三年兩年後屍體腐爛了,再拾骨裝棺埋葬。廣西壯族,廣東、廣西瑤族,雲南苗族,福建、浙江畬族,以及上海郊區崇明島的一些居民,也有與客家人相似的二次拾骨葬習俗。 至於用陶罐、陶甕為葬具埋葬死者,其歷史就更為久遠了。考古發掘資料表明,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人,已用陶甕來埋葬未成年死者。本為中原居民的客家人,或許一直傳承著6000年前的古老葬俗呢。

客家人行二次葬時,還十分看重是否能為祖宗墳墓覓得風水寶地,並認為這對子孫後代的興旺發達關係甚大。所謂風水寶地,要義有三:一是要有龍勢,即山嶺的脈絡要發脈雄壯,奔騰有勢,落頸俊秀靈活,結基豐實、寬敞。據說龍勢主人丁興旺。二是要有局,即對景羅列各峰,灣環回托,或旗或鼓,或印或案,皆應為基地所利用。據稱,局主功名。三是要有水,即基地前面有對逆的江河,但江水又不是直衝基地,而是水口回環帶水。水主財路。為此,從前行二次葬時,已將先人遺骨裝入“金盎”了,卻因找不到吉地,便把“金盎”寄放於山間巖穴或田頭地坎,以待日後安葬。這種暫時寄存的“金盎”,俗稱“寄岩子”。 對客家人的二次葬,早先的社會賢達和有識之士,已有批評之詞。今天安居樂業的客家人,不再遷徙流離。為此,摒除舊俗,推行火化等殯葬改革便益顯重要。在廣東梅縣、興寧、五華等縣市已先後建起火葬場和殯儀館,推行火葬。有些村鎮的老年人,自動組織起“老人會”、“老人福利會”,倡議喪事從簡,自覺革除陳規舊俗。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