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服飾

第53章 第六節戎服

中國古代服飾 戴钦祥 495 2018-03-20
清代早期的武士服裝,也用馬蹄袖。頭盔有皮革和鐵製兩種。盔周圍垂貂尾、獺尾、朱犛、雕翎等裝飾物。有垂於後面的護領。武將所穿鎧甲,有明甲、暗甲、綿甲、鐵甲,形式是上衣下裳,有護肩、護腋及護心鏡。穿盔甲時,腰旁掛撒袋貯放弓矢。一二品官的撒袋用皮革,六品以下加紅黃線,兵丁用黑革。自火器發明後,這種盔甲已不大用了。另有藤牌營、綠營兵,戴虎帽,穿黃布虎紋衣。一般士兵穿短衣窄袖的緊身襖褲,加鑲邊背心。背心胸背各有一圓圈,內書“兵”、“勇”等字樣。水兵短衣窄袖,襟前也有標明某船的字樣。 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定陸軍新制服,分禮服與常服。衣服用開襟,戴軍帽,帽前有黑色遮陽(冬季不用)。軍官及騎兵穿皮靴,步兵穿寬緊(有鬆緊帶的)皮鞋,打麻布裹腿。上衣佩有肩章、領章、袖章,並用團蟒、金辮、紅絲辮等分別等級。軍服的禮服為天青色,常服冬季用深藍色,夏季用土黃色。在新式軍服實行後,軍營中也仍有用頂戴花翎的。


清代甲胄武士
辛亥革命後,服飾起了根本性變化。清代官服的頂戴花翎被廢棄,而更重大的改革是剪去了髮辮,取消了服飾等級差別。人們的服飾趨向實用、簡便、美觀,花色、式樣日新月異,從而出現異彩紛呈的局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