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服飾

第49章 第二節男服

中國古代服飾 戴钦祥 1574 2018-03-20
一般男服有袍、褂、襖、衫、褲等。長袍,又稱旗袍,原是滿族衣著中最具代表性的服裝。清兵入關後,全國軍民在必須“剃髮易服”的命令下,漢族也迅速改變了原來寬袍大袖的衣式,代之以這種長袍。旗袍於是成為全國統一的服式,成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的服裝。它可以做成單、夾、皮、棉,以適應不同的氣候。旗袍的樣式為圓領、大襟、平袖、開禊。隨著社會的發展,旗袍也在演變,尤其是婦女的旗袍,變化較多。總的趨勢是更加符合人們實際生活的需要。到民國時期,這種長袍仍是一些正式場合的服裝。與長袍配套穿著的是馬褂,罩於長袍之外,原是騎馬時常穿的一種外褂,因便於騎馬,故稱“馬褂”。其式為圓領,有開衩,有扣襻,長僅及腰。馬褂亦有單、夾、皮、棉之分。滿族進關之初,馬褂僅限於八旗士兵穿用。康熙(公元1662—1722年)末年,富家子弟開始穿著。雍正時(公元1723—1735年),穿者日多。以後傳至民間,不分貴賤,逐漸作為一種禮服。馬褂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樣。其中一種叫得勝褂,對襟方袖,最初僅用於行裝,自從傅恆征討大小金川回京後,喜愛它的便捷,平時經常穿著,隨即風行一時。翻毛皮馬褂,是達官貴人們的服裝。坎肩,或叫馬甲、背心,清代很時興。坎肩是由漢族的“半臂”演變而來,無領、無袖、對襟,穿脫方便,有的還套在長袍外面起裝飾作用。清代坎肩在用料、做工上十分講究,式樣變化也多。 “巴圖魯”坎肩,比較特殊。 “巴圖魯”是滿語“勇士”的意思。其式樣如南方的“一字馬甲”,在一字形的前襟上裝有排扣,兩邊腋下也有鈕扣。當時在京師八旗子弟中甚為流行。後來在它兩邊的袴襤〔lan蘭〕處加上袖子,稱作“鷹膀”。中寫賈寶玉與眾姐妹相約到蘆雪庭觀雪景,寶玉就“穿一件茄色哆囉呢狐狸皮襖,罩一件海龍小鷹膀褂子”(第四十九回)。八旗子弟騎馬時常穿這種“鷹膀褂子”以顯威風。坎肩既有裝飾作用,又有實用價值,至今仍是人們喜著的衣服。長衫、袍褂是清代男子的主要禮服,官吏所穿的開兩衩。另有一種冬季穿的不開衩的長袍稱“一裹圓”,是市民百姓的服裝,官紳人家也常以它作為日常便服。

清代服裝的顏色,比較豐富,民間除不准使用黃色、香色(介於黃、綠之間的顏色)外,朝廷限制不多。然而人們的喜好和社會的時尚,各時期不同。清初,流行藍色,人們取其清淡、明快,於是天藍、寶藍等色受到人們喜愛,甚至影響到皇宮內院;乾隆中期,崇尚玫瑰紫,人們愛其“紅火”,於是圍繞紅色的大紅、真紅、棗紅、粉紅等又成為男女老少服裝首選的顏色;乾隆末年,福康安喜穿深絳色,人們爭相仿效,稱為“福色”。 “福”既代表絳色,又蘊含福氣,人們願藉“福”色衣獲得幸福,故絳色又風靡一時;至嘉慶(公元1796—1820年)末期,又一反絳色的深暗而追求鮮亮潔淨的淺灰、亮灰、銀灰等色彩。 清代男子不分長幼,一年四季都要戴帽,這可能與滿族的習俗有關。帽有禮帽與便帽。禮帽分暖帽與涼帽兩類。暖帽用於寒冷季節,是緞子或呢絨、氈子做成的圓形帽,四周捲起約二寸寬的帽簷,依天氣冷暖分別鑲以毛皮或呢絨。涼帽,形如斗笠,一般百姓的涼帽是用竹、藤絲編織的。便帽,最常見的是瓜皮帽,帽由六瓣縫合而成,上尖下寬,呈瓜棱形,圓頂,頂部有一紅絲線或黑絲線編的結子。為區別前後,帽簷正中釘有一塊明顯的標誌叫做“帽正”的。貴族富紳多用珍珠、翡翠、貓兒眼等名貴珠玉寶石,一般人就用銀片、料器之類。八旗子弟為求美觀,有的在帽疙瘩上掛一縷叫做“紅縵”的一尺多長的紅絲繩穗子。這種形制,也有變化。咸豐(公元1851—1861年)初,“帽正”已為一般人所不取,為圖方便,帽頂又作尖形。帽為軟胎,可折疊放於懷中。一般市販、農民所戴的氈帽,也沿襲前代式樣。冬天人們多戴風帽,又稱“觀音兜”,因與觀音菩薩所戴相似而得名。清代男子著便服時穿鞋,著公服時穿靴。靴多用黑緞製作,尖頭。清製規定,只有官員著朝服才許用方頭靴。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