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服飾

第32章 第六節僧道服

中國古代服飾 戴钦祥 674 2018-03-20
早在漢代道教便創立,同時,佛教也傳入中國。到了唐宋,佛、道二教並駕齊驅。道士的服裝主要有道冠、道巾、黃道袍等。道冠,通常用金屬或木材製成,其色尚黃,故稱黃冠。後人常以黃冠代指道士。道巾有九種:混元巾、九梁巾、純陽巾、太極巾、荷葉巾、靠山巾、方山巾、唐巾、一字巾。道士常服為黃道袍,也叫大小衫,大多交領斜襟。他們多穿草鞋。宋代道士保持著古代上衣下裳和簪冠的形制。 據佛教章法規定,佛教僧侶的衣服限於三衣和五衣。三衣,梵文Tricivara的意譯,音譯為“支伐羅”。三衣就是佛教比丘(出家後受過大戒的男僧)穿的三種衣服,即僧伽梨(九條至二十五條布縫成的大衣)、鬱多羅僧(七條布縫成的上衣)、安陀會(五條布縫成的內衣)。這些衣服布條縱橫交錯,呈田字形。五衣,指三衣之外加上僧祗支(覆肩衣)、厥修羅(裙子)。前者,覆左肩,掩兩腋,左開右合,長裁過腰,是一塊長形衣片,從左肩穿至腰下。後者,把長方形布縫其兩邊,成筒形,腰繫紐帶。相傳,三衣、五衣都是釋迦牟尼規定的法衣。此外,還有袈裟,也是佛教法衣,由許多長方形小塊布拼綴而成。僧人為了表示苦行,常常拾取別人丟棄的陳舊碎布片,洗淨後加以拼綴,稱之為百衲衣。它不許用青、黃、赤、白、黑“五正色”及緋、紅、紫、綠、碧“五間色”,只許用銅青、泥(皂)、木蘭(赤黑)三色。據《釋氏要覽》卷上載,其來源有五種:有施主衣、無施主衣、往還衣(包死人衣)、死人衣、糞掃衣(指人們丟棄的破衣碎片)。

法衣是道教法師舉行儀式、戒期、齋壇時穿的衣著,有霞衣、淨衣等。僧道也穿直裰,又稱直掇、直身,以素布製成,對襟大袖,衣緣四周鑲有黑邊。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