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服飾

第26章 第七節五代服飾

中國古代服飾 戴钦祥 702 2018-03-20
五代自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至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歷經50餘載,服飾大體沿襲唐制。但也有不同,即襆頭巾子變化明顯。 “五代帝王多裹朝天襆頭,二腳上翹。四方僭位之主,各創新樣,或翹上後反折於下;或如團扇、蕉葉之狀,合抱於前。偽孟蜀始以漆紗為之,湖南馬希範二角左右長丈餘,謂之龍角,人或誤觸之,則終日頭痛。”(《幕府燕閒錄》)唐、宋二代襆頭樣式不同,中間經歷了五代時期的轉型樣式。後唐李存勗〔xu緒〕即位後,尚方進禦巾裹,有聖逍遙、安樂巾、珠龍便巾、清涼、寶山、交龍、太守、六合、舍人、二儀等數十種。南唐韓熙載在江南造輕紗帽,人稱“韓君輕格”。這種巾式,上不同唐,下不同宋,比宋代東坡巾要高,頂呈尖形。

南唐的女裙也自有特點。韓熙載任中書侍郎時,廣蓄歌伎,日夜宴飲。後主命畫家顧閎中夜至其第窺伺,顧回來後憑記憶繪成《韓熙載夜宴圖》,描繪了五代時期姬伎歌女夜宴的場面。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當時女性的服飾特點。她們的發式具有唐宋之間的轉變形式,其裙束得比唐代的低,裙帶較長,披帛比唐代的窄長。 前蜀建立者王建喜歡戴大帽,但又擔心因與眾不同,外出時會暴露自己,不夠安全,於是下令平民百姓都戴大帽,形成舉國上下戴大帽子的風尚。他的兒子王衍自製夾巾(一作尖巾),其狀如錐,庶民都來效仿,晚年競尚小帽,稱之“危腦帽”。 有些古怪的事物發展為時尚,而趣味也隨之變化。婦女纏足,可能起於五代。五代時,南唐皇帝李後主有個宮女用帛纏足,足形彎如月牙儿。她在六尺高的金制蓮花上輕盈起舞,很受李後主的寵愛。此後,纏足之風愈演愈烈,殘害中國婦女達千年之久。 “金蓮”便成了婦女小腳的代名詞。但從事沉重體力勞動的廣大婦女常常是不裹足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