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服飾

第9章 第二節男服

中國古代服飾 戴钦祥 1307 2018-03-20
秦漢時男子的常服為袍。這是一種源於先秦深衣的服裝。原本僅僅作為士大夫所著禮服的內襯或家居之服。士大夫外出或宴見賓客時,必須外加上衣下裳。到了東漢,袍才開始作為官員朝會和禮見時穿著的禮服。它多為大袖,袖口有明顯的收斂。袖身寬大的部分叫袂〔mei媚〕,袖口緊小的部分叫祛。衣領和袖口都飾有花邊。領子以袒領為主。一般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裡面衣服。此外,還有大襟斜領,衣襟開得較低,領袖用花邊裝飾,袍服下面常打一排密襉的,有時還裁成彎月式樣。另,袍不光是夾的,還有填棉絮的冬裝。具體又分為纊〔kuang礦〕袍(用新絲棉之細而長者絮成)、與缊〔yun運〕袍(用舊絲棉或新絲棉之粗而短者絮成)等。御史或其他文官穿著袍服上朝時,右耳邊上還常簪插著一支白筆作裝飾(由準備記事轉化而來)名“簪白筆”。官員平時多穿禪〔dan單,即單衣〕衣。禪衣是一種單層的薄長袍,沒有襯裡,用布帛或薄絲綢製作。這時期的袍服大體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直裾,一是曲裾。曲裾就是戰國時的深衣,多見於漢朝初年。這種樣式不僅男子可穿,也是女裝中最常見的式樣。這種服裝通身緊窄,下長拖地,衣服的下擺多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有窄,袖口多加鑲邊。衣領通常為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面衣服。有時露出的衣領多達三重以上,故又稱“三重衣”。直裾,又稱襜褕,為東漢時一般男子所穿。它衣襟相交至左胸後,垂直而下,直至下擺。它是(衤單)衣的變式,不是正式禮服,隆重場合不宜穿著。據《漢書·外戚恩澤侯表第六》記載,漢武安侯田恬就曾因為趕時髦,“衣襜褕入宮”,被武帝視為“不敬”,而遭致免爵除國。


襜褕
秦漢時男子的短衣類服裝主要有內衣和外衣兩種。內衣的代表服裝是衫和(衤尃)〔bo博〕。衫,又稱單襦,就是單內衣,它沒有袖端(沒袖的叫汗衣,形狀像今天的馬甲)。 (衤尃),是夾內衣,外形與衫相同,又稱“短夾衫”。此外,還有帕腹(橫裹在腹部的一塊布帛)、抱腹(在帕腹上綴有帶子,緊抱腹部,即後世俗稱的兜肚)、心衣(在抱腹上另加“鉤肩”和“襠”)等只有前片的內衣,以及前後兩片皆備,既當胸又當背名為“兩當(意為遮攔)”的內衣。平民男子也有穿滿襠的三角短褲“犢鼻褌”的。它據說因為形狀像牛犢的鼻子而得名。 《史記》中就記載有漢代大辭賦家司馬相如偕同卓文君私奔,在成都街頭開設酒舖,“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的史實(《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外衣的代表服裝是襦和襲。襦是一種著棉絮的短上衣。因其長僅及膝,所以必須與有襠褲配穿。當時的顯貴多用紈(細而白的平紋薄絹)作褲,故有“紈褲”之稱。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浪蕩公子的代名詞。襲,又稱褶,是一種不著棉絮的短上衣。 漢代也實行佩綬制度。達官顯宦佩掛組綬。組,是一種用絲帶編成的裝飾品,可以用來束腰。綬是用來系玉佩或印鈕的絛帶。有紅、綠、紫、青、黑、黃等色。它是漢代官員權力的象徵,由朝廷發放。按照規定,官員外出,必須將官印裝在腰間用皮革或彩錦作成的鞶囊之內,將印綬露在外面,向下垂搭。即所謂“懷黃金之印,結紫綬於要(腰)”(《史記·范睢蔡澤列傳》)。於是人們就可以根據官員所佩綬的尺寸、顏色及織工的精細程度來判定他們身份的高低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