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話

第21章 第一節新航路的開闢和歐洲傳教士的大批東來

1498年,當達·伽馬首航印度成功、返回葡萄牙的時候,帶回了大批東方的絲綢、瓷器、香料、象牙、寶石等珍貴物品,並將一件精美的中國瓷器獻給了葡萄牙皇后。這次遠航所獲的厚利,更加刺激了殖民者對東方的貪欲之心,一批一批的葡萄牙殖民者步達·伽馬的後塵,繞好望角東來。 1511年,葡萄牙人侵占了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咽喉馬六甲。從此,中國直通印度洋的海道,逐漸被阻斷了。 1517年,一支葡萄牙艦隊闖入我國廣州地區,要求貿易,遭到明朝政府拒絕。於是,這些殖民者就在廣東沿海開始搶掠活動,並強佔了廣東東莞縣的屯門島。明朝政府將使者佩雷斯押回廣東,驅逐出境(胡宗憲《籌海圖編》卷十三);將其翻譯“火者阿三”就地正法,並狠狠打擊了葡萄牙侵擾者,奪回了屯門島。此後,葡萄牙人仍不甘心,又轉向福建、浙江沿海地區侵奪騷擾,進行走私貿易。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混入澳門,藉口海水打濕了貨物,上岸晾曬,通過對明朝官吏的行賄,得以逐步入居、盤踞澳門。從此,澳門不僅成為葡萄牙在中國和遠東進行殖民活動的重要據點,而且成為明清之際中西交通與文化交流的主要橋樑。

繼葡萄牙人之後,西班牙人也向亞洲進行殖民擴張。 1565年,他們開始征服菲律賓群島。 1571年,他們正式建立了自己在菲律賓的殖民統治,並且建馬尼拉城,作為殖民統治中心。在以後的兩個半世紀當中,進行了中國—馬尼拉—拉丁美洲的大帆船貿易。 1601年,荷蘭人也“駕大艦,攜巨砲”,闖到澳門一帶,要求同中國“貿易”。荷屬東印度公司成立後,加緊將觸角伸向中國。 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占我國台灣。 1626年,西班牙人也派兵在台灣雞籠登陸,佔領台灣北部地區。雙方經過激烈角逐,荷蘭人將西班牙人打敗,獨霸台灣。直到1662年,鄭成功才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了這座寶島。 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和殖民主義者的東來,中西交通的路線幾乎完全轉移到海道,自歐洲大西洋海岸諸港繞好望角前來中國;中西交通的主角從過去的中國、中亞、西亞和北非各國和地區,幾乎完全轉移到歐洲國家。中西文化交流的內涵,也從前一時期伊斯蘭等文明與中國文明的交流,轉變為歐洲基督教文明與中國文明的交流。

歐洲基督教各國的傳教士,在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當中,起了特殊重要的作用。 15世紀的歐洲宗教改革運動,使中世紀統一的羅馬教會產生了分裂。幾乎半個歐洲都掙脫了羅馬教廷的統治。正當此時,地理大發現為宗教的傳播創造了條件。羅馬天主教士的目光立刻投向東方。大批傳教士融入早期殖民者的隊伍,到海外去開闢新的天地。其中,西班牙人羅耀拉組織的耶穌會是最活躍的傳教團體。 最早沿好望角新航路前來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是方濟各·沙勿略。他在1541年作為羅馬教廷派往遠東的使節,從里斯本啟程,走海路到達印度。 1549年,沙勿略到日本傳教,發現日本在文化上受中國影響很深,於是決定來中國傳教,認為中國人信仰了基督教,日本人自然也會信仰基督教。 1552年,沙勿略來到我國廣東的上川島。但因為當時明朝海禁很嚴,他一直未能找到機會進入內陸,不久就病死在那個小島上了。此後近30年,歐洲傳教士始終無法進入內陸。直到1578年,耶穌會派到遠東的教務巡視員範禮安仍在澳門對著中國大陸發出無可奈何的悲嘆:“呵,岩石,岩石,你何時才能裂開?”

在範禮安建議之下,耶穌會派意大利人羅明堅來到澳門。羅明堅先在澳門學習中文,然後隨前往廣州貿易的葡萄牙商人到了廣州。 1582年,獲准在廣東肇慶傳教,成為進入中國內地傳教的第一人。 不過,真正為在中國傳教的事業打下基礎的,是另一位意大利人利瑪竇(公元1552—1610年)。利瑪竇是意大利中部馬塞拉塔城人。 1571年,他在羅馬加入了耶穌會,進入耶穌會創辦的羅馬學院學習哲學和神學。 1578年,從里斯本乘船前來東方,首先抵達葡萄牙人在東方進行殖民擴張活動的大本營——印度果阿。在果阿,利瑪竇進入沙勿略創辦的修道院攻讀神學。 1582年,利瑪竇來到澳門,開始學習中國的語言和文字,為進入中國內地傳教進行準備。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