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園林

第20章 結語

中國古代園林 耿刘同 1212 2018-03-20
中國古代園林有自己追求的美的標準,這便是《園治》中說的“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造園需要人工,得景得靠天然,因此,手法、風格自然的園林,是美的追求的目標。通常所說的“城市山林”,也是這個意思,要把山野的氣息,捕捉到人工所營造的園中來,並且不落痕跡。 古代園林藝術的這種追求,是和傳統文化中其他門類的藝術趣旨相統一的。尤其在藝術創作過程中,以虛代實、虛實相生創作的手法,刪繁就簡、畫龍點睛的處理效果,都在園林的以石寫山、以舫寫水等等實踐中體現了出來。 以景寓情,以景怡情,以景抒情,情景交融,是在古代園林欣賞中,所體現出來的心境合一。開宗明義的園名,最能點明這一點,明顯的如頤和、靜宜、靜心、寄暢、寄嘯、諧趣等等。其中嘉慶皇帝將惠山園改名為諧趣園時,寫了一篇《諧趣園記》,最後釋名“諧趣”二字時說:“以物外之靜趣,諧寸田之中和,故名諧趣,乃寄暢之意也!”多麼明確,“物外”是客觀,“寸田”是主觀。二者諧和,趣味無窮。

古人造的園,我們去遊覽,主客觀能統一嗎?這是一個因人、因時、因情而異的問題。不可忽略的是,古代園林中,含量極大的自然因素,經過人的加工,人的馴化,人的安排,它所顯示的美,除去我們眼、耳、鼻、舌、身所直接感受到的以外,留給我們的思考和啟示是無限的。從這個角度說,今人遊古園,還比古人要多一層意思。唐代文學家王勃,在他著名的《滕王閣序》中有“四美具,二難並”的感嘆。 “四美”指的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二難”是指“賢主、佳賓”。在四美俱全的古代園林中,我們既是主人,又是賓客,我們不單是在遊覽過程中感受它的美,而且要從中吸取精華,創造更加美好的事物。 古代園林畢竟是古代人的創造,它充分體現出了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其中雖然有許多方面是值得我們繼承的,但是,必須看到時代的變化所帶來的對古代園林事實上的揚棄。如果說,古代園林是古代城市發展的必然產物,那麼現代城市的發展,必將影響現代園林的發展趨勢。目前,各種修建園林實踐與對古代、現代園林的研究,都異常活躍,古代園林模式仍然作為城市園林建設的一個派別,不斷有新的作品問世。這些作品,一般都注入了新的內容和主題,有著新的景觀效果,適應現代人遊覽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現代園林”已不是城市園林的最新的追求目標,一個新的提法是“大園林”。大園林的概念應該是園林化的城市,或者是城市園林化。在國內高速發展的城市,每天都有高層的建築在施工,這些混凝土結構的高樓大廈,人們稱其為水泥森林,生活在這樣空間裡的人群,無法實現生態的合理平衡,因此,街頭綠地、廣場綠地、屋頂花園、涼台花卉、垂直綠化等等為改變“水泥森林”種種不良效應的綠化手法,就顯得格外重要。但是這些只是補救措施,大園林的概念是城市規劃的重要前提和主要追求的量化標準。在這一方面,現存的古代園林,不但是大園林中的不可忽略的組成部分,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古代園林的造園理論和手法,也會在實現大園林的過程中發揮作用。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