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南洋華僑史話

第45章 第三節“三年零八個月”

南洋華僑史話 巫乐华 1657 2018-03-20
1941年底,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在不到半年時間裡,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大片土地淪為日本的佔領區。 “三年零八個月”(指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至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對生活在南洋地區的1000萬華僑來說是苦難、悲慘的歲月。華僑遭到殘酷的屠殺、掠奪。以新加坡為例。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淪陷,日本佔領軍當局下令集中全島華僑,進行所謂“大檢證”(大檢舉),前後進行了將近一個月,至少有七萬名華僑被檢舉,約有25000人慘遭殺害。 “新加坡大檢證”是和“南京大屠殺”齊名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其他如在菲律賓、馬來亞,類似這類“檢證”的慘案也發生過。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無論如何也是洗刷不盡的。日本侵略者還在經濟上進行掠奪,如強迫新加坡和馬來亞華僑繳納5000萬元巨款作為“奉納金”。東南亞其他國家的華僑也有被勒索大量“獻金”的事件,再加上經濟上實行壟斷政策,華僑經濟幾乎崩潰,生活處於絕境。

“三年零八個月”既是苦難的歲月,又是南洋華僑參加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光輝歲月。 戰鬥的第一幕是壯烈的新加坡保衛戰。 1941年12月8日,日軍在新加坡登陸,英軍節節敗退,在英國海峽殖民地總督的要求下,當年年底成立了以陳嘉庚為主席的“星洲華僑抗敵動員總會”,參加者包括華僑各界人士。 “總會”下設若干個部,其中民眾武裝部組建了一支近3000人的華僑義勇軍,領導人是林江石。稍經訓練的義勇軍隊員,手持英國殖民當局發下的舊槍,就開赴保衛新加坡的前線。他們英勇作戰,在海岸阻擊登陸的日軍,給來犯之敵很大的打擊。直至1942年2月13日,英國當局決定放棄新加坡,華僑義勇軍才宣布解散。新加坡保衛戰的時間雖然短暫,但華僑義勇軍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戰鬥精神是十分感人的。

在日軍佔領東南亞時期,各地華僑還建立了抗日組織,如菲律賓的“華僑抗日反姦大同盟”,印尼棉蘭的“華僑抗日協會”,蘇門答臘的“蘇島反法西斯同盟”,爪哇的“抗日民族解放大同盟”,西加里曼丹的“西婆羅洲反日同盟會”,越南的“越南華僑救亡會”,緬甸的“緬甸華僑戰時工作隊”等,這些組織冒著極大的危險,開展地下抗日活動,出版秘密報刊,支持僑居國人民的抗日鬥爭,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立下了功勳。 建立抗日武裝,堅持對占領軍開展游擊戰爭,也是華僑反法西斯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兩支武裝力量是較為突出的,一支是“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另一支是“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簡稱“華支”)。 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的骨幹力量和基本成員都是華僑,開始時只有160餘人,在三年半的戰鬥中,隊伍越來越壯大,後來發展成為一支有八個獨立隊的7000人的隊伍。這支隊伍在馬來亞運用靈活的游擊戰術,誘敵深入,曾和日軍作戰340多次,粉碎了敵人10多次的大規模圍剿,擊斃、擊傷敵軍5000多人,也有1000多名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也叫48支隊,1942年5月成立。這是一支組織嚴密、紀律嚴明的隊伍。它在戰鬥中不斷壯大起來,從開始時的50餘人發展到700多人,共分為六個大隊,經歷了260多次戰鬥,殲敵2000多人,戰績赫赫,揚威呂宋。菲律賓建了一座“菲律賓華僑抗日烈士紀念碑”,紀念戰士們的不朽功績。 此外,潛入馬來亞敵後活動的東南亞盟軍136部隊中也有不少華僑,他們曾和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合作。該部隊馬來亞區華人區長林謀盛,新加坡淪陷前夕曾擔任“星洲華僑抗敵動員總會”的勞工服務部主任。 1943年11月潛回馬來亞,聯絡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共同行動,準備配合盟軍反攻,次年4月不幸被捕,在獄中威武不屈,犧牲時年僅35歲。

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贏得了勝利。南洋華僑飽經苦難,和各國人民一道迎來了大地重光。他們和當地人民一道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並肩戰鬥,在戰爭浩劫的廢墟上重建家園,華僑和當地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戰爭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安危興衰應該和長期居住的南洋融為一體,應該為它的繁榮、穩定、發展傾注更多的心血,並在整個南洋的發展中去求得自身的存在與發展。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