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繪畫小百科

第187章 點苔

中國畫技法名。用毛筆作出直、橫、圓、尖或破筆(筆毛散開,無一定形式)或如“介”“個”等字的點子,表現山石、地坡、枝幹上和樹根旁的苔蘚雜草以及峰巒上的遠樹等,在山水畫構圖經營中廣泛應用。明沈顥《畫麈》說:“古多有不用苔者,恐覆山脈之巧,障皴法之妙。”意思說,古人作畫,山的脈絡已經很巧,皴法已經很妙,不需要再點苔了。後來,是把點苔作為皴染不足的補救。清唐岱《繪事發微·點苔》說:“一幅山水通體片段皴染已完,要細玩搜求,何處墨光不顯,陰凹處不深,加之以苔。有可點不可點之妙,正在意會。點之恰當,如美簪花;不當,如東施效顰。蓋點苔一法,為助山之蒼茫,為顯墨之精彩,非無意加增也。”但點苔看似簡單,其實並不容易,點得好,為山石增色;點不好,反而把畫面破壞了。明代唐志契《繪事微言》說:“畫不點苔,山無生氣。昔人謂'苔痕為美人簪花',又謂'畫山容易點苔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