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繪畫小百科

第180章 墨分五彩

又稱作“墨分五色”。中國繪畫特重墨色,用墨的黑與紙的白構成對比,即可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在中國畫裡,“墨”並不是只被看成單一的黑色,當墨和水調和在一起,不同的比例,即可產生由濃到淡的許多變化。傳統的水墨畫,就是充分利用了這一點。所以,歷來就有某些畫家善於用墨的說法。比如荊浩《筆法記》就說張璪“不貴五彩”,項容“用墨獨得玄門”。項容就是創潑墨畫法的王洽的老師。 在一幅水墨畫裡,即使只用單一的墨色,也可使畫面產生色彩的變化,完美地表現物象。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論畫體工用榻寫》說:“草木敷榮,不等丹碌之採;雲雪飄颺,不等鉛粉而白。山不等空青而翠,鳳不等五色而?,是故運墨而五色具。” “墨分五色”,即“幹、濕、濃、淡、焦”五種。

“幹”,墨中水分少,常用於山石的皴擦,可產生蒼勁、虛靈的意趣。 “濕”,墨中加水多,與水調勻運用,多用於渲染,或雨景中的點葉、點苔,使畫面具有濕潤之感,或用於潑墨法,表現水墨淋漓的韻味。 “淡”,墨色淡而不暗,多用於畫遠的物像或物體的明亮面。 “濃”,為濃黑色,多用以畫近的物像或物體的陰暗面。 “焦”,比濃墨更黑,用毛筆蘸上極黑之墨就是焦墨,常用來突出畫面最濃黑處,或勾點與皴。 在一幅畫中,很好地安排使用墨色,就能產生出遠近、向背、蒼潤、晴雨等不同的藝術效果。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