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繪畫小百科

第146章 竹石圖清/鄭燮


(清)鄭燮《竹石圖》
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中最受人們稱道的畫家,他詩、書、畫三絕,三絕中又有三真:真氣、真訣、真趣。他的蘭、竹之作,享譽世界,深得人們的喜愛和推崇。 鄭板橋說自己“專畫蘭、竹,五十餘年,不畫他物”。他筆下的蘭、竹,多是他思想情操的寄託。 板橋畫竹“以草書之中堅長撇法運之”,可以收到“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的藝術效果。所畫之竹氣韻生動,形神兼備,“意在筆先”,“趣在法外”。他曾經在《題畫》中寫道:“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也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雲乎哉?”

這幅畫中,修竹四竿,或長或短,或左或右,而又互有呼應。背後用淡墨中鋒勾勒大石一塊,與濃墨的竹形成對比,也使畫面向內推進,造成一種很強的立體意味。 畫的左上方,有題詞說:“昔東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無竹,則黯然無色矣。餘作竹作石固無取於枯木也。意在畫竹,則竹為主,以石補之。今石反大於竹,多於竹,又出於格外也。不泥古法,不執己見,惟在活而已矣。” 《竹石圖》,紙本,水墨。縱217.4厘米,橫120.6厘米。清鄭燮作。現藏上海博物館。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