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繪畫小百科

第42章 李成

李成(約919-967),字咸熙,唐宗室,唐亡後流寓四方,五代時居青州(今山東益都)營丘,世稱“李營丘”。 李成博學多才,胸有大志,可惜生在亂世,壯志難酬,不得已縱情詩酒,寄情書畫。他的吟詩作畫,不過是落寞心情的排解,聊以自娛而已,後人說“如孟郊之鳴於詩,張顛之狂於草”(《宣和畫譜》),他“所畫山林藪澤,平遠險易,縈帶曲折,飛流危棧,斷橋絕澗,水石風雨晦明,煙雲雪霧之狀,一皆吐於胸中,而寫之筆下”(同上)。 李成師法荊、關,多畫北方山水,最喜歡畫雪景寒林,大概與他的心情有關。他的畫勾勒皴擦不多,有“惜黑如金”之譽。他的畫,甚至被推為古今第一。 李成雖然以畫得名,但他的內心是把自己當成有經世理想的讀書人的,所以,對權貴求畫者,他基本上都予以拒絕。有一個姓孫的顯貴,寫信召他去作畫。李成非常憤怒,不予理睬。孫氏沒有辦法,只好花很多錢求與李成交好的人去求取,果然得到幾幅李成的畫。後來李成在孫氏家看見自己的畫,非常生氣地拂袖而去。王公貴戚不斷有人寫信送錢求畫,李成一概不應。也因此,李成傳世的畫作並不多,而仿作倒是不少。米芾《畫史》就說:“李成真見兩本,偽見三百。”讓人不禁想起17世紀荷蘭畫家倫勃朗因仿作偽畫太多,以至出現“倫勃朗一生畫了六百幅油畫,其中有三千幅在美國”的笑話。

李成的畫作,今傳有《讀碑窠石圖》《寒林平野圖》《晴巒蕭寺圖》《茂林遠岫圖》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