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繪畫小百科

第36章 荊浩

五代和北宋,是山水畫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出現了一些光耀千古的大畫家,如有名的荊(荊浩)、關(關仝)、董(董源)、巨(巨然)和李成、范寬等。北宋沈括《圖畫歌》說:“畫中最妙言山水,摩詰峰巒兩面起。李成筆奪造化工,荊浩開圖論千里。范寬石瀾煙林深,枯木關仝極難比。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對他們的特點做了精闢的概括。 荊浩(850-?),字浩然。沁水(今屬山西)人(一說河南濟源人)。唐代末年,荊浩來到長安,因宰相裴休的關係,做過一段時間的小官。後梁時期因避戰亂,曾隱居於太行山洪谷,故自號“洪穀子”。 荊浩所居的太行山洪谷位於開封之北二百里左右的林縣。林縣唐時名林慮縣,太行山脈於縣西綿亙一百八十里,總稱林慮山,由北向南依次叫黃華、天平、玉泉、洪谷、棲霞等山。山勢雄偉壯麗,幽深奇瑰。大自然的美景,不僅陶冶了他的性情,也是他畫作的最好粉本。荊浩在這樣幽美的環境中,躬耕自給,以圖寫山水松柏為樂。他常常到山中,曾為松寫生達數万本。荊浩所畫,多為全景山水,氣魄很大,形成了“山水之象,氣勢相生”的整體觀念,為唐代山水所未見。大畫家關仝是他的弟子,其他山水畫家都取法於他。宋初詩人梅堯臣說“范寬到老學未足,李成但得平遠工”,對他也是推崇備至。元湯垕《畫鑑》說:“荊浩山水,唐末之冠,關仝常師之。浩自號洪穀子,作《山水訣》,為范寬輩之祖。”

荊浩專畫山水,取法吳道子和項容。他說:“吳道玄有筆而無墨,項容有墨而無筆,吾當採二子之所長,成一家之體。”可以說,山水畫到荊浩是一次發展。 荊浩撰有《筆法記》和《山水訣》,提出了氣、韻、思、景、筆、墨的繪景“六要”,對南齊謝赫的“六法論”有所發展,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 他的畫作,《宣和畫譜》載有《夏山圖》《蜀山圖》《山水圖》《秋山樓觀圖》《瀑布圖》《秋景漁父圖》等二十二件。今傳《匡廬圖》,是古代山水畫中的神品。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