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書法小百科

第142章 書譜唐/孫過庭


(唐)孫過庭《書譜》
孫過庭《書譜》,首先是一篇重要的書法理論著作,是他有感於漢、唐以來論書者“多涉浮華,莫不外狀其形,內迷其理”而撰寫的。今存僅《書譜序》,分溯源流、辨書體、評名跡、述筆法、誡學者、傷知音六部分,文思縝密,言簡意深,在古代書法理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孫過庭手書的《書譜》不僅是重要的書法理論著作,而且是書法史上的草書名作。宋高宗就說:“《書譜》匪特文詞華美,且草法兼備。” 在唐代今草中,孫過庭堪稱傳承王羲之草書的佼佼者。他所書寫的《書譜》溫潤圓熟、淳古典雅,有很明顯的晉字的格調,和初唐的書風比較一致。孫過庭書學二王,宋《宣和書譜》說他“得名翰墨,間作草書咄咄逼羲、獻,尤妙於用筆。俊拔剛斷,出於天材,非功用積習所至。善臨摹,往往真贗不能辨”。由此可見其臨習功夫極深。但孫過庭畢竟是唐人,他的草書也呈現出與二王明顯不同的面目,比如,其線條不像王羲之那樣完整圓潤,而是呈現出某種破碎的傾向,因此其書法線條的變化較王書如《十七帖》多一些。在用筆和結字上,《書譜》更加蕭散一些,不像王字那樣精緊嚴密。孫過庭學王而有變,但古法尚存,學之易入門徑,故後世奉為圭臬。

另外,孫過庭的《書譜》除了吸取“二王”的優點以外,還有許多獨創之處。主要表現在他用筆俊拔剛勁、跳盪激越,創造出使轉之際鋒芒矯健靈敏的筆法。他在《書譜》一文中所言“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釁挫於毫芒”,也恰恰驗證了他用筆的獨到之處。再如,他那圓中之方、轉中之折、提中之頓、頓中之挫的技法特點,則又是對王羲之草法察精探微、身體力行的妙悟與發展。因此,孫過庭的草書承繼著王羲之草書的血脈,又以“漸變”的藝術表現,延續了王羲之書風。結字疏放有致,既規矩有度,又婀娜多姿;既體勢多變,又無絲毫狂怪之形。字距、行距雖無一瀉千里的氣勢,也無大草般相互攀綴,但上下左右的呼應和情趣,卻韻味高古,極為精妙。清朱履貞《書學捷要》說:“孫虔禮草書《書譜》,全法右軍,而三千餘言,一氣貫注,筆致俱存,實為草書至寶。”

後人對孫過庭《書譜》也有一些批評意見。在理論上,主要不滿意他對王獻之的貶低;在書法上,則認為他有“千字一類,一字萬同”(唐竇臮《述書賦·下》)的毛病,缺少一些變化。 《書譜》,草書。唐孫過庭撰並書。書於垂拱三年(687)。紙本,縱27.2厘米,橫898.24厘米。每紙十六至十八行不等,每行八至十二字,共三百五十一行,三千五百餘字。衍文七十餘字,“漢末伯英”下闕三十字,“心不厭精”下闕三十字。 《書譜》在宋內府時尚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後,傳世只上卷。現藏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