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書法小百科

第113章 瘞鶴銘南朝梁/陶弘景

自宋以後,《瘞鶴銘》不過就剩五塊殘石,字也不多,但名氣卻大得嚇人,被稱為“楷書之祖”、黃庭堅甚至說“大字無過《瘞鶴銘》”,但它卻命運多舛。 《瘞鶴銘》本刻於焦山石壁上。唐代失落長江中。北宋熙寧年間,修建運河,工人從江中撈出一塊斷石,經辨認,此斷石正是史書上記載墜落江中的《瘞鶴銘》的一部分。一百年後,南宋淳熙年間,運河重修,疏掏工人又打撈出四塊。送至當地縣府,經考證,這三塊斷石也是《瘞鶴銘》的一部分。這樣,與先前打撈上來的那塊斷石拼湊在一起,正好是失傳很久的《瘞鶴銘》。到了明洪武年間,這五塊斷石復又墜江。康熙年間,鎮江知府陳鵬年不惜花巨資募船民打撈,終於在距焦山下游三里處,又將這五塊殘石撈了出來,移置定慧寺壁間。 1960年合五石為一,砌入壁間。


(南朝梁)陶弘景《瘞鶴銘》
《瘞鶴銘》是誰寫的,又是爭論不休問題。有人認為是王羲之,有人認為是唐詩人顧況、皮日休等。瘞,就是埋。鶴,是古代隱者、道士喜愛的飛禽,有一種仙靈之氣。瘞鶴,有如葬花,是一樁韻事,但不是身居朝市的士大夫的舉動,而是隱士的行為。所以,黃長睿認為它是南朝梁時最有名的隱士陶弘景所書。採此說的人最多。 南朝書風,走的是二王的道路,飄逸秀麗有餘而剛勁雄強不足。 《瘞鶴銘》的出現,是一個奇蹟。它的書法字體奇逸,筆勢開擴,點畫飛動。運筆以圓筆為主,結體寬舒,骨力開張,似欹實正,以奇取勝。從結構上看,上緊下松,放蕩飄逸,同時又有一瀉千里之勢。在提按走筆上,又形成一種若隱若現、月白風清的藝術境界。它既有北朝書法的奇肆縱放,又有南朝書法的圓轉瀟灑,有一種酣暢淋漓之感、飛揚飄逸之態,令人心馳神往。

《瘞鶴銘》雖在南方,卻和北方的《鄭文公碑》有很多相似之處。都具有強勁有力、鋼澆鐵鑄式的篆書筆意和疏朗雄健的結體。二碑一南一北,相映生輝。清龔自珍有詩說:“二王只合為奴僕,何況唐碑八百通。欲與此銘分浩逸,北朝差許《鄭文公》。” 最近,傳來一個好消息。從2008年10月8日開始,鎮江博物館、焦山碑刻博物館、鎮江水利局聯合組成的考古隊,在焦山西麓對《瘞鶴銘》殘石進行水下打撈考古。到2009年5月,又打撈起四塊《瘞鶴銘》殘石,共刻有“鶴”“化”“方”和“之遽”五個字,被專家們稱為“字字國寶”。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