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書法小百科

第76章 鄭簠

自魏、晉以降,書家多善楷、行、草三體,而於篆、隸多不顧及,以此名家者更少,至明代帖學大盛,幾乎沒有精篆、隸之人了。直到清代,碑學興起,才又出現一些篆、隸大家。清初鄭簠是較早的隸書大家。據說他作書時非常認真,正襟危坐,嚴肅恭敬,筆拿在手中,不敢輕下,下筆很慢,半天才寫一畫,寫成一個字,往往要氣喘半天。 鄭簠(1622-1693),字汝器,號谷口。上元(今江蘇南京)人。他以行醫為業,但喜愛書法,尤喜八分。明萬曆年間(1573-1619)《曹全碑》出土,吸引了明末清初許多書法家如王鐸、傅山、陳恭尹、朱彝尊等人的注意,尤其是鄭簠,潛心研究,朝夕臨習,又參以草法,終於形成自己的風格。清方朔《枕經堂題跋·曹全碑跋》說:“國初鄭谷口山人專精此體,足以名家。當其移步換形,覺古趣可挹。至於聯扁大書,則又筆墨俱化為煙雲矣。”《史晨碑跋》又說:“本朝習此體者甚眾,而天分與學力俱至,則推上元鄭汝器、同邑鄧頑伯。汝器戈法參以《曹全碑》,故沉著而兼飛舞。”清梁巘《論書帖》說:“鄭簠八分書學漢人,間參草法,為一時名手,王良常不及也。然未得執筆法,雖足跨時賢,莫由追踪前哲。”

他的傳世書蹟有《隸書陶淵明詩軸》《隸書李白詩軸》《隸書浣溪沙詩軸》《隸書劍南詩軸》《謝靈運詩軸》《隸書冊頁》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