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唐詩小百科

第76章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唐詩的歌法已經失傳了,但是有一首唐詩,至今仍在演唱,雖然它的曲譜已經不是唐人之舊,但傳唱一千多年,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這首詩,就是王維的這首《送元二使安西》。 詩是為送別一位朋友出使安西而作。 “元二”,本名叫“元常”,因排行第二,所以稱“元二”。唐人常常以排行(古人稱為“行第”)稱呼,其實,就是現在稱呼的“老幾”,“元二”,就是“元老二”。有時候,還把行第夾在姓名中間,比如杜甫排行第二,有時就會被稱作“杜二甫”。比如李白就有《魯郡東門送杜二甫》詩。這種排行,有時是大排列,即表、堂兄弟(甚至姊妹)一起排,所以有時行第會有好幾十,如杜甫有詩《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參三十韻》,可見高適排行三十五,岑參排行二十七,這當然是大排列。因為唐人的這種稱謂習慣,有時候只有姓和排行,如這首詩中的“元二”,再比如杜甫《贈衛八處士》中的“衛八”,因為省略了名,這些人究竟是誰,有時就搞不清楚了(岑仲勉有《唐人行第考》一書,可以參看)。

做官的人出使公幹,本來是很平常的事,就像今天的人常常會出差一樣。送別的詩也就不少,好的也多,但是都沒有這一首那麼打動人心。有一個原因,是元二出使的地方比較特別——安西。 安西在今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庫車縣,唐代在此設安西都護府。那個時候,這裡就是大漠窮邊了。所以這次送別,就多了一點蒼涼悲壯的意味。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點明了送別的地點是“渭城”。渭城,在今陝西咸陽市東北,渭水北岸。秦置咸陽縣,漢代改稱渭城縣。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說“渭城已遠波聲小”,說的也就是這個地方。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勸”字,在現代漢語中是“規勸”的意思,帶有貶義,但在古漢語中卻是“勉勵”“鼓勵”的意思,略帶褒義。所以“勸酒”和“勸架”不一樣。 “勸架”是勸人不要打架,而“勸酒”不是勸人不要喝酒,反而是勸人喝的意思。 “勸”字在這裡保留了古義。

為什麼要勸朋友再喝乾這一杯酒呢?因為西出陽關,就是黃沙莽莽,再沒有“故人”,也就是老朋友了。感情蒼涼而又真摯,十分感人。很快激起人們的感情共鳴。這首詩也立即被採製入樂,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至今猶傳唱不輟。 卷八十說:“《渭城》,王維之所作也,本送人使安西詩,後遂被於歌。”由於詩中有“渭城”“陽關”字樣,又被稱作《渭城曲》《陽關曲》;因為演唱時有“三疊”的結構,又被稱作《陽關三疊》。至於唐人如何“三疊”法,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自居易《對酒》五首之一“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句自註說:“第四聲,'勸君更進一杯酒'。”指第三句“勸君更進一杯酒”為第四句,可見歌唱是確實有“疊唱”。

宋、元以後,許多人對《陽關三疊》進行過改編,現在傳世的古譜尚有很多種。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