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唐詩小百科

第29章 王維

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安祿山終於造反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就佔領了東都洛陽,建國大燕,做起皇帝來了。第二年六月,安祿山佔領了唐帝國的首都長安。唐明皇倉皇出逃,跑到四川去了。來不及扈從的官員,都成了安祿山的俘虜。幾乎所有的人都投降安祿山,做了偽官。 安祿山仿效唐明皇,在洛陽宮中的凝碧池大宴群臣,並讓教坊梨園的樂工歌舞助興。這次宴會,本屬平常,但卻因為和兩位歷史人物有關,又顯得很不平常了。 一位是樂工雷海青。他拒絕奏樂,並大罵安祿山,被安祿山殺死,他也因此名垂後世。後來明代的洪昇寫,還專門寫了一折《罵賊》。 另一位則是大詩人、大畫家、大音樂家王維。 王維(701-761),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原籍祁且(今屬山西),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他是唐代罕有的全才型藝術家,詩文書畫音樂無一不精。據說九歲能文,十五六歲即遊學兩京,二十歲以狀元及第,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早年的王維是很有些抱負的,又曾奉使出塞,在涼州河西節度使幕一年,寫下了一些很有氣勢的邊塞詩,如最著名的《使至塞上》: 還有著名的《送元二使安西》,也作於此時:
所以有人把他也歸入到邊塞詩派。 開元二十四年(736)張九齡罷相,李林甫繼任,社會漸趨黑暗,王維很沮喪,萌生退意,但又不能完全忘懷仕途,於是開始了半官半隱的生活。 “安史之亂”是王維人生的一大轉折。安祿山入長安後,王維被俘,他的名氣太大。安祿山把他帶到洛陽,他不願投降安祿山,吃藥裝病,仍然被囚於洛陽菩提寺。安祿山在凝碧池大宴群臣的時候,王維還在菩提寺。他聽到這個消息,十分感慨,恰好好友裴迪來看望他,他就寫了《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即《凝碧池》)一詩:

九月,王維不得已做了偽官。 “安史之亂”平定後,唐肅宗要算總賬了。凡是投降安祿山的人分六等定罪。王維卻因為那首《凝碧池》詩,再加上做大官的弟弟王縉的營救,不但得到赦免,官復原職,而且還不斷升遷。 但是,唐帝國已經不復當日的繁榮強盛,而且王維畢竟內心還是有愧的,所以,他對仕途榮辱已看得很淡,退朝之後,就回到他的終南別業去,或遊歷山水,或焚香禮佛。 他的詩歌,也以這一時期的山水田園之作最為成功,他也因此被歸入山水田園派中。 終南別業原來是宋之問的南田別墅,背靠終南山,風景十分秀麗,“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衆壑殊”(《終南山》)。王維又是大畫家,以畫家的眼光去看大自然的山水,自然與一般人不同,所以,他的詩,有畫意;他的畫,有詩情,也就是蘇東坡所說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比如《漢江臨眺》:

這樣的詩,在王維的詩中俯拾即是。他的詩,並不故作高深,也不講什麼大道理,連典故都用得不多,就這麼平平道來,勾畫出一幅幅平平常常而又美不勝收的景色,總結出一句句簡簡單單而又極富哲理的話語。比如那首著名的《山居秋暝》:
再比如那首寫相思的《紅豆詞》:
這樣膾炙人口的小詩還有很多: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獨坐幽篁裡,彈琴复長嘯。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都是一樣的優美。作為唐代最有名的詩人,他是當之無愧的。
報告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