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宋詞小百科

第35章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范仲淹

北宋的西北邊患,一是契丹(即遼),一是西夏。民間流傳和小說戲劇中描寫的楊家將,抗擊的就是遼和西夏。 生活在西北的党項族人,因助唐滅黃巢有功,被賜姓李,成為西北的藩鎮。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其首領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宋人習慣稱之為“西夏”。其基本國策是附遼抗宋,一直與宋戰事不斷。小說戲劇中有名的《佘太君百歲掛帥》(即《十二寡婦征西》),就是抵抗西夏的侵略。 其實真正在抗擊西夏的戰爭中起到最關鍵的作用的,是范仲淹。 1038年,西夏一立國,元昊就調集十萬軍馬攻宋。當時西北宋將範雍無能,喪失大片土地。於是,宋仁宗派夏竦為帥,韓琦、范仲淹為副,替代範雍。范仲淹以龍圖閣直學士的身份帥邠、延、涇、慶四郡,在西北度過了四年的軍旅生活。當時邊地民謠說:“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西夏人對他也十分忌憚,稱之為“龍圖老子”“小范老子”,說他“胸中有十萬甲兵”。

這首詞,就是范仲淹戍邊時所作。據《東軒筆錄》記載,范仲淹寫了好幾首《漁家傲》,首句都是“塞下秋來風景異”,但流傳下來的只有這一首。 這首詞,有的版本題作“秋思”。首句“塞下秋來風景異”,就點明地點和時間。地點是“塞下”,讓人聯想到“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平沙莽莽黃入天”(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的莽蒼荒涼景象,再加上是萬物肅殺的秋天,很自然地過渡到“風景異”。這一個“異”字,引人無限遐思,又逗起下文。秋天到了,大雁南飛衡陽,本來是極自然的事,但作者把大雁擬人化了,連大雁都匆匆忙忙地離去,連一點留戀之意都沒有,反襯了邊地的苦寒荒涼。 “邊聲”是什麼?可能是獵獵西風,可能是蕭蕭馬鳴,夾雜著軍中的號角。夕陽西下,長煙落日,一座城門緊閉的孤城,既是捍衛祖國的堡壘,也是將士們生活的地方。

下片是抒情了。為什麼是“濁酒一杯家萬里”呢? “家萬里”,而又“歸無計”,所以只能藉酒澆愁了。為什麼會“歸無計”呢?因為“燕然未勒”,沒有像衛青、霍去病一樣打敗敵人,勒銘燕然山,所以還回不了家。一方面,是保家衛國、建功立業的萬丈豪氣,一方面,也是有家難回的無奈。所以才會有“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的感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