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音樂小百科

第120章 彈撥類

琴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彈弦樂器之一。相傳遠古的伏羲氏和神農氏,都曾經“削桐為琴,繩絲為弦”。的第一篇《關雎》中,就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吟詠。由於它的聲音不慍不躁、平正沖和,很合乎儒家“中和”的音樂美學思想,所以受到許多文人雅士的喜愛。 琴,又稱古琴、瑤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最重要的彈撥樂器之一。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120厘米—125厘米左右),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週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厘米左右),厚約二寸(6厘米左右)。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像徵天地。整體形狀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一般是以桐木作面板,梓木作背板,有頭、頸、肩、腰、尾、足等。

琴共七弦,一端以嶽山支撐琴弦,無品,琴面有十三個琴徽以定音位。其定弦法很多,並不固定。古琴表現力特別豐富,運用不同的彈奏手法,可以有不同的藝術特色,它的散音(空弦音)嘹亮、渾厚,宏如銅鐘;泛音透明如珠,豐富多彩,由於音區不同而有異。高音區輕清鬆脆,有如風中鈴鐸;中音區明亮鏗鏘,猶如敲擊玉磬。按音發音堅實,也叫“實音”。各音區的音色也不同,低音區渾厚有力,中音區沉著溫潤,高音區尖新清脆。按音中的各種滑音,柔和如歌,也具有深刻細緻的表現力。 古時候,古琴的地位非常特別,它是高雅的象徵,但又不屬於雅樂系統;它受到文人雅士甚至僧道人物的喜愛,常彈奏於幽室曠野,竹林月下,但又絕非俗樂。它是文人士子的必修功課,孔子、司馬相如、蔡邕、諸葛亮、嵇康、戴逵、白居易等都是撫琴高手。

古人把琴作為明道德、美風俗、禁淫侈、和人心的修身養性之器,因此形成了對琴的古淡圓潤、靜遠雅潔的審美要求。今天,琴仍然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瑟是古老的彈弦樂器,起源很早,《樂書》引《世本》說“庖犧(伏羲)作瑟”,不一定可靠,但在周代,瑟已經是重要的彈弦樂器了。中有許多關於瑟的詩句,中有許多孔子和弟子鼓瑟的記載。 據說最早的瑟有五十弦,舜嫌其太繁,便把它簡化為二十五弦了。就是這樣,大概在元代七十二弦琵琶和揚琴出現以前,它也是弦數最多的弦樂器。瑟體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體中空,體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長嶽山,尾端有三個短嶽山。尾端裝有四個系弦的枘。首尾嶽山外側各有相對應的弦孔。另有木質瑟柱,施於弦下。

先秦兩漢時期的古瑟,考古發掘中多有發現。湖南長沙瀏城橋一號楚墓(約為春秋晚期或戰國早期)出土的瑟,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實物。河南信陽、湖北江陵等地楚墓、湖北隨縣曾侯乙墓、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都出土有瑟,弦數二十三至二十五弦不等,以二十五弦居多。 古瑟至南北朝時期失傳。唐、宋以來文獻所載和歷代宮廷所用的瑟,與古瑟在形制、張弦、調弦法諸方面已有較大的差異。當時的瑟,首尾各有一長條嶽山,兩嶽山外側有數目相應的弦孔,依次張弦。共二十五弦,音高按十二律呂排列。正中一弦(第十三弦)不彈,其餘二十四條弦可奏兩個八度音程的二十四個音。以右手彈“中聲”(低八度音區),左手彈“清聲”(高八度音區),左右手也可同時彈奏高低八度的和音。基本指法是大、食、中、無名各指分別向內外方向撥弦,名為擘、托、抹、挑、勾、剔、打、摘,共八種。後世定弦法略有變化,正中一弦也可彈奏,按五聲音階或七聲音階定弦。左手在必要時可按抑柱左弦段而取變化音。

先秦時的瑟,最初是五十弦,後來舜把它簡化為二十五弦。據後代傳說,瑟又被分為兩半。 《樂道類集》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秦國有姐妹二人都喜歡鼓瑟,可家裡只有一張瑟。有一天,她們在爭搶瑟的時候,把它從中破成了兩半,姐姐手中的一半十三弦,妹妹手中的一半十二弦。秦皇聽到這件事,十分驚異,就把這種十二弦和十三弦的樂器叫做“箏”。當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據後漢劉熙載《釋名》說:“箏,施弦高急,箏箏然也。”“箏”的得名,是因為其聲音“箏箏然”。 箏是秦地(今陝西西部)的樂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在秦地流行。它最早出現在秦李斯的《諫逐客書》中,他描述當時秦地的音樂說:“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聲也。”所以箏也稱“秦箏”。其實,在戰國時期,箏已經廣泛流傳到齊、魯、燕、趙等中原地區。 《戰國策·齊策》說:“臨淄(齊國都城,今山東淄博市東北)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箏。”自漢代以後,箏更是打破了地域的界限,成為十分重要和受人喜愛的樂器。

最早的箏可能有五弦。東漢應劭《風俗通》引《禮記·樂記》載:“箏,五弦,築身也。”近年在湖北隋縣戰國初期的曾侯乙墓出土的樂器中,就有五弦箏一件。戰國末年,箏已發展到十二弦。經過八百多年,至隋代才增加一弦。此後十二弦箏和十三弦箏長期並存,而以十三弦箏流傳最廣。元、明以後,又出現了十四弦箏和十五弦箏。清末,出現了十六弦箏。近年來,箏的製作有很大發展,研製出了二十一弦箏、二十五弦箏、二十六弦箏、四十四弦箏等,以二十一弦箏使用最廣。 箏的外形和瑟有點相似,但琴面有撐弦柱(即雁柱),可以左右移動以定音高。 箏的音量宏大,音域寬廣,表現力十分豐富,尤其長於表現那種淒清哀怨的情愁,所以古人常把它稱作“哀箏”。當然,箏並非只能表現哀怨的情緒,它也很適宜表現寧靜和平與歡快熱烈,甚至氣勢磅礴的作品。

弦鞀是秦代出現的彈弦樂器,雖然沒有實物留傳,但它在我國器樂史上的地位卻非常高。 先秦時期的弦樂器,都是放置在桌上或架上(也可以放在石上甚至膝上)彈奏的,沒有出現抱在懷中演奏的弦樂器,所以在行進中或馬上幾乎無法彈奏。 據說秦始皇修築長城的時候,民工們非常辛苦,又思念家鄉,思念親人,他們就編唱了許多民歌,來抒發自己憤懣和感情。沒有伴奏的樂器,他們就把一種叫鞀的鼓改製成了樂器。 鞀鼓,就是現代的巴浪鼓,不過要大得多。它最大的特點有兩個:一是有一個長長的柄,一是鼓的兩旁各有一條短繩,係有珠子(稱兩耳)。它的敲擊方法是握住長柄,左右轉動,珠子就敲響鼓面。修長城的民工們,把鞀鼓調過來,把鼓面當成音箱,在長柄上安上弦,一種新的樂器——弦鞀就誕生了。

弦鞀的出現,改變了我國弦樂器中沒有抱於懷中演奏一類的現象,意義和影響非常巨大,此後出現的阮咸、三弦、月琴、秦琴等樂器,都是從弦鞀演變出來的。 “十三學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著名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中的詩句。詩中提到的“箜篌”,是我國古代非常重要、非常優美的一種彈弦樂器。 箜篌有臥、豎兩種。 臥箜篌的出現,大約是在西漢武帝時,據說是漢武帝令樂人侯暉(一說侯調)依琴而製。當時的箜篌,形制和琴、瑟相似,5-7弦,有柱(琴馬),只是用撥子彈奏,和琴、瑟不同。 豎箜篌則是東漢時期由波斯(今伊朗)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它本來是一種角弓形的彈奏樂器,形狀似豎琴而小,便於在馬上彈奏。傳入中國以後,也被稱作“箜篌”,為了和中國原有的臥箜篌區別,就被稱作“豎箜篌”或“胡箜篌”。宋陳暘《樂書》說:“豎箜篌,胡樂也。其體曲而長,其弦二十有三。植抱於懷,用兩手齊之,俗謂之'擘箜篌',亦謂之'胡箜篌'。”“植抱於懷”中演奏的應該是小箜篌,還有一種大箜篌,是放在地上演奏的。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三說大箜篌“高三尺許,形如半邊木梳,黑漆縷金裝畫台座,張二十五弦。一人跪而交手擘之”。還有一種箜篌是從東晉初年從天竺(印度)傳入的,由於雕有鳳首,所以稱為鳳首箜篌。

豎箜篌傳入中國以後,受到中土人士的喜愛。 《後漢書·五行志》就記載“(漢)靈帝好胡服……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在唐代,它是燕樂、清樂、西涼樂、高麗樂、百濟樂、天竺樂、高昌樂、龜茲樂、疏勒樂、安國樂以及俗樂的重要樂器(包括臥箜篌和豎箜篌)。唐咸通中,教坊第一部有張小子善彈箜篌,冠於古今。還有中唐時的李憑。連深通音律的唐明皇,也喜歡彈箜篌,教坊謝大善唱歌,嘗唱《烏夜啼》,明皇親自彈箜篌和之。 到宋、元時期,箜篌的使用都還相當普遍,但是到了明末,它的使用卻漸漸減少,到清代則基本失傳了。 20世紀30年代,上海大同樂會曾按古制製作了大箜篌、小箜篌和鳳首箜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曾根據豎琴的原理,參照古史的記載和圖片,研製出了一架豎箜篌。 1980年,又成功研製了雁柱式仿唐箜篌。這架箜篌外形富麗堂皇,黑亮的弓形琴身、金色的鳳首。它有雙音箱,七十二弦,按C大調音階排列,音域從A1-a3共五個八度,而且具有像豎琴一樣的轉調功能。它的音色優美,表現力豐富,成為我國民族樂器中的一件珍品。

這是北方蒙古族樂器。名字有點怪,其實是土耳其語的譯音,說明它是一件外來的樂器,所以也譯作渾不似、虎撥思、吳撥似等。關於火不思,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西漢元帝時(前49—前33),王昭君嫁到匈奴,她的琵琶壞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渾不似。'”後來,就訛成“火不思”了。 據《元史·禮樂志》載:“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頸,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以皮為面,四弦皮,同一孤柱。”它的外形與新疆的一些彈撥樂器如彈布爾、都他爾等有些相似,新疆柯爾克孜族的考姆茲和雲南納西族的蘇古篤,在形制上與火不思相近,名稱也相似,它們屬同一淵源的樂器。火不思外形最大的特點是四個弦鈕都在同一旁。 1905年,在新疆吐魯番以西的招哈和屯(古代高昌地區),發掘的9世紀初唐代高昌古畫,畫中有“一兒童抱彈長頸、勺形、四弦軸並列一側的彈撥樂器”,應該就是火不思。

火不思在元代很盛行,清代的“番樂”合奏中仍在使用。 阮,又稱阮咸,它是由一個人的名字命名的。 秦始皇修長城的時候,老百姓為了發洩心中的愁苦,在鞀鼓上安上弦,就成了我國最早的抱在懷中演奏的彈弦樂器——弦鞀。還有一種抱於懷中演奏的彈弦樂器,據說是西漢時遣烏孫公主和番,下嫁昆彌(西北方少數民族),怕她寂寞,叫工人依箏、築、箜篌等樂器製造了一種便於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傳為四弦、十二柱,可能是木製音箱。這種樂器在漢代雖然已經被稱作琵琶(稱漢琵琶),但是和今天的梨形琵琶的形狀完全不同,它是在圓形的共鳴箱上加上一個長柄,柄上有十二柱。它其實就是後代阮和月琴的前身。為什麼漢琵琶後來又叫做“阮”呢? 東晉時有七個著名的文人,被合稱為“竹林七賢”,大文學家阮籍哥哥的兒子阮咸也是其中之一,他善彈琵琶,是當時著名的音樂家。他彈奏的琵琶,實際上是圓形直柄的漢琵琶。這種琵琶受到南北朝時從西域傳入的曲項琵琶的衝擊,在南北朝後期幾乎失傳了。 唐武則天時,有蜀人在古墓中挖到一件銅製的樂器,圓形直柄,和晉人所畫的《竹林七賢圖》中阮咸所彈的樂器十分相似,於是人們就把這種樂器稱作“阮咸”,並且按其形制改用木材仿製,聲音竟是意外地好。 唐、宋時期,阮是一種比較受歡迎的樂器。在宋代,已經出現一種較小的阮咸,叫“雙韻”。元、明、清時期,阮沒有得到發展,相反還逐漸式微,形制上不但沒有改進,反而變成三條弦或者兩條弦。直到20世紀30年代,上海大同樂會在復制古樂器的時候,才由鄭覲文先生依宋制製作了阮。後來,無錫華光國樂團在藝術指導楊蔭瀏先生的指導下,製成首次按十二平均律排品的十六品大阮和中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阮的研製得到很大發展,現在的阮主要有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四種,其中,音色最優美、常用作獨奏的是中阮。 現代的阮,木製圓形音箱,直柄,四弦,一般用撥子彈奏。 月琴是從阮演變而來的樂器。自晉代起就在民間流行,約從唐代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似圓月聲如琴。但那時候它可能和阮是同一樣東西的不同名稱。宋陳暘《樂書》:“月琴,形圓項長,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轉軫應律,晉阮咸造也”。清代時月琴就與阮完全不同了,比阮簡化,琴桿變短,音箱呈圓形,在各族人民中廣泛流傳。 現代的月琴,音箱較阮小,呈圓形,也有六角形或八角形的,柄短,琴的面和背用桐木板,八品,四弦,用撥演奏。 月琴可用於獨奏,在民族樂隊中也有比較重要的位置。它是京劇的重要伴奏樂器之一,和京胡、京二胡一起,被稱為“三大件”。在西南少數民族中,月琴是非常重要的樂器。 由弦鞀演化成的樂器中,三弦的形制可能是最接近弦鞀的了。清毛奇齡《西河詞話》說:“三弦起於秦時,本三代鞀鼓之製而改形易響,謂之弦鞀。”他就明確地認為三弦就是弦鞀。 正式有三弦之名是在元代。明楊昇庵在《升庵文集》中說:“今之三弦始於元時。小山(元散曲家張可久)詞云:'三弦玉指雙鉤,草字題贈玉娥兒。'”三弦在元、明時期的雜劇和傳奇中,是很重要的伴奏樂器。在明、清時期蓬勃發展的各種曲藝中,三弦更是居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北方的鼓書如京韻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山東大鼓、東北大鼓、天津時調和流行於河南的三弦書中,它都是最主要的伴奏樂器,而流行於北京、天津一帶的單弦,更是以三弦為唯一的伴奏樂器;在南方江浙一帶流行極廣的彈詞如蘇州彈詞、揚州彈詞等,一般分為單檔和雙檔,單檔由一人彈琵琶自唱,雙檔則由一人彈琵琶,一人彈三弦對唱。在京劇、曲劇、呂劇、豫劇、山西梆子等戲曲中,三弦也是很重要的伴奏樂器。在民族器樂合奏和地方音樂如江南絲竹、十番鼓、十番鑼鼓、廣東音樂、福建南音、常州絲弦等中,三弦也是極為重要的樂器之一,由於它的音色圓潤、結實飽滿,有時在樂隊中顯得十分活躍。 三弦有大、小兩種。大三弦音色渾厚,多用於北方鼓書的伴奏;小三弦音色清亮,多用於南方彈詞等的伴奏。 三弦,顧名思義,當然是三條弦,它的音箱一般由蟒皮兩面蒙成,柄很長,無品,用撥彈奏。 古時候稱琵琶,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系統的樂器,一種叫“漢琵琶”,是由弦鞀演變出來的阮一類的漢民族本土樂器;一類則是由西域傳入的曲項琵琶。到唐以後,琵琶就只指後者了。 唐以後的琵琶,音箱是梨形的,琴項上部向後彎曲,所以叫“曲項琵琶”,項的下半部分(有的書叫“琴桿”)有幾個音格,叫作“相”,老式的琵琶有四相。音箱部分背面呈弧形,正面是薄桐木板,上面有竹做的音格,叫作“品”。舊式的琵琶有九至十三品,四弦。 琵琶最早也是用撥子彈的。白居易《琵琶行》描寫琵琶的彈奏有“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的詩句,可見琵琶女是用撥子演奏的。唐代出現了用手(嚴格的說是指甲)演奏琵琶的形式,當時叫做“琵琶”。 《舊唐書·音樂志》說:“舊琵琶皆以木撥彈之,太宗貞觀時,始有手彈之法,今所謂琵琶者也。”現代琵琶就完全不用撥子了。 琵琶的表現力非常豐富,既可以表現鐵馬金戈、狂風暴雨般的磅礴氣勢,又可以表現小浦夜月、漁舟晚唱的淡遠輕柔。所以琵琶曲目也就有文曲、武曲之分。文曲細膩柔和,武曲豪放雄健。清末琵琶演奏家李芳園說:“文曲宜靜,宜有餘音;武曲宜威,宜雄壯。”(《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凡例》)文曲注重左手的吟、揉等技藝,武曲注重右手的滾、輪、雙、掃等手法。唐人所說的“曹剛有右手,興奴有左手”,實際上所指的也就是他們演奏風格的不同。 琵琶的結構比較複雜,以前使用的四相十三品琵琶,由於不具備所有的半音,因此,在轉調上很不方便。現在的琵琶已經有六相,二十一品、二十三品、二十六品,具備了所有的半音,不僅轉調方便,而且大大增強了琵琶的表現力。 柳琴應該是仿琵琶的後起樂器。它的形狀,簡直就是縮小了的琵琶。柳琴的長度是六十五厘米,最早只有二條弦,現在發展為三條。沒有相,有七至十個品。聲音高亢清脆。 柳琴原是流行於魯、皖、蘇一帶的民間樂器,用作柳琴戲、泗洲戲等地方戲曲的伴奏及彈奏簡單歌曲,發音響亮宏大,音色高亢剛勁,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現已發展為獨奏樂器,還是民族樂隊中高音部的重要樂器。 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是中亞地區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斯坦以及中國新疆的哈薩克族中尤其流行。琴桿細長,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兩種。一般用松木或樺木製作,琴頸即指板,過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發音小孔,兩弦,琴身有品位。 冬不拉是哈薩克族使用最多的樂器,音量不大,但音色優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彈與挑,一般彈用於重拍,挑用於輕拍。可用於獨奏或器樂合奏,表現力非常豐富。改革後的冬不拉,增加了品位,改用鋼絲弦,擴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 冬不拉的種類也比較多,如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 都他爾,維吾爾族彈撥樂器。音箱呈瓢形,蒙以薄木板,背面有條形花紋。琴桿細而且長,桿上用絲弦纏有十二至二十個品位。二弦,弦為絲弦,按四度或五度定弦。音域一般為f-a2。彈奏時琴身斜置胸前,左手大指按內弦,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按外弦,右手用指彈奏。都他爾的音色柔和,音量較大,常用於自彈自唱和器樂合奏。 熱瓦甫,維吾爾族彈撥樂器。琴身木製,音箱呈半球形,蒙以羊皮、驢皮或馬皮,改革後蒙以蟒皮。在音箱上方兩側有羊角形飾物。琴桿上用絲弦纏有二十餘個品位。張弦五根,一般分為三組,即內弦兩根為一組,音高相同,外弦兩根為一組,音高相同,中間一根弦為主奏弦,演奏旋律,兩邊兩組弦為共鳴弦。演奏時將琴身橫置右肩,左手按弦,右手持撥子彈奏。 熱瓦甫的音域為g-g2。它一般用於獨奏和器樂合奏。經加工改良,增大琴體,張弦三根,製成低音熱瓦甫。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