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音樂小百科

第116章 佛教音樂

佛教是起源於印度的宗教,但它的影響所及,幾乎遍及全球。它自東漢末年傳入中國以後,對中國的哲學、文學和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藝術上,它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是繪畫、雕塑和音樂。 佛教音樂多用在舉行宗教儀式的時候,用以歌詠讚頌諸佛菩薩,稱為“梵唄”。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由於梵語和漢語的不同,使唄贊出現困難,於是就根據漢語的特點,吸收華夏的音樂素材,對佛樂進行改造,這樣,就有了中國的佛教音樂。 傳說最早製作佛樂的,是曹操的兒子、著名詩人曹植。晉劉敬叔《異苑》載:“陳思王曹植,字子建,嘗登魚山,聞崖岫有誦經聲,即效而則之。今之梵唱,皆植依擬所造。”所以中國梵樂又稱“魚山梵唱”。 魏晉南北朝和唐、宋時期,佛教非常興盛。南北朝時的梁武帝,不僅大宏佛法,而且親自創作了《善哉》《大樂》《滅過惡》《除愛水》等十首佛曲,在宮廷中設“法樂童子伎”,使“童子倚歌梵唄”(《隋書·音樂志》)。他還首創了“無遮大會”和“盂蘭盆會”,為佛教音樂的表演和傳播提供了極好的機會。當時的寺院中,隨時都是“歌聲繞樑,舞袖徐轉,絲管寥亮,諧妙入神”(《洛陽伽藍記》)。唐、宋時期,佛教音樂更盛。唐代寺院為宣揚佛法,有定期的講唱,特別是針對一般人的“俗講”,影響非常之大。韓愈《華山女》詩說:“街東街西講佛經,撞鐘吹螺鬧宮庭。”姚合《聽僧去端講經》詩更說:“遠近持齋來諦聽,酒坊魚市盡無人。”幾乎是達到了萬人空巷的地步。當時最著名的俗講僧人文溆講經時,“聽者填咽寺舍,瞻禮崇奉,呼為'和尚'。教坊效其音調,以為歌曲”(唐趙磷《因話錄》)。當時就已經有了《普光佛曲》《彌勒佛曲》《藥師琉璃光佛曲》《釋伽牟尼佛曲》《阿彌陀佛曲》《觀音佛曲》和《四天王》《戒香》《定香》等佛曲。

從唐到明,佛教音樂不斷吸收民間音樂的營養,使它得到空前的發展,並逐步完善,變得更加優美動聽,也變得更加中國化。 佛教音樂是幫助僧眾修行禮拜和向善男信女宣傳佛法的。它的宗旨是“勸人為善”,就連一點也不懂佛教的人,也知道佛教所宣揚的“眾生平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等這些最簡單的道理。佛教是主張“四大皆空”的,它修行的中心是“寂滅”,所以,用以宣揚佛法的佛樂,大都是恬靜而平和的。從宗教的意義上說,它使你在寧靜中領悟到禪的真諦;從功利的目的看,它使你心氣平和、血脈暢達,收到強身健體的功效;從審美的角度講,它使你在內心的觀照神會中與大自然合為一體,得到極高的審美享受。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