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音樂小百科

第66章 聶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作者

每當聽到莊嚴雄壯的《國歌》,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它的曲作者、中國無產階級音樂的先驅——聶耳。 20世紀30年代中期,日寇將侵略的魔爪伸向華北,國內的反動腐朽勢力卻仍沉溺於紙醉金迷中。社會上充斥著《桃花江》《毛毛雨》一類萎靡喪志的淫歌艷曲。作家田漢找到聶耳,議定要創作一首歌,來戰勝“桃花江是美人窩”。 1935年初,田漢改編了電影《風雲兒女》,並寫了一首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由於發現國民黨特務已來追捕,他倉促間在一張小小的香煙包裝紙上寫下歌詞,就被抓進監獄。 夏衍拿到田漢留下的劇本,在裡面發現了那張寫著歌詞的香煙襯紙。不久,聶耳來找夏衍,聽說此事後,主動提出:“作曲交給我,我幹!”聶耳根據同田漢一起提出的構想,帶著滿腔激憤,只用兩天時間便譜寫了初稿,隨即因躲避追捕到了日本。在那裡,他受到友好人士的熱情接待,也看到軍國主義分子大肆鼓譟“擴大在支(那)利益”又磨刀霍霍。聶耳由此更激發了創作靈感,迅速將歌曲定稿寄回國。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確定《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 1982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確定《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聶耳(1912-1935),中國作曲家、中國無產階級音樂藝術的開拓者。雲南玉溪人。 1912年2月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原名聶守信,後改名聶耳。讀小學的時候,就自學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樂器,並開始擔任學校“兒童樂隊”的指揮。 1925年考取雲南省立第一聯合中學插班生。時值第一次國內革命風暴在中國南方興起,他開始受到進步書刊和《國際歌》等革命歌曲的影響。 1927年聶耳進入雲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校期間參與了學生組織“讀書會”的活動,並與友人組織“九九音樂社”,經常參加校內外的演出活動。這期間,他還自學小提琴和鋼琴。 1931年4月聶耳考入黎錦暉主辦的“明月歌舞劇社”,任小提琴手。 1932年11月進入聯華影業公司工作,參加“蘇聯之友社”音樂小組,並組織“中國新興音樂研究會”,參加左翼戲劇家聯盟音樂組(蘇聯之友社)。 1933年,聶耳由田漢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4年4月聶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中國唱片廠前身)主持音樂部工作,同時建立百代國樂隊(又名“森森國樂隊”)。這也是聶耳最多產的一年。 1935年初,聶耳創作了著名的《義勇軍進行曲》。 1935年1月聶耳任聯華二廠音樂部主任。 1935年7月17日,年僅23歲的聶耳在日本藤澤市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 聶耳一生共創作三十七首樂曲,都是在他去世前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所寫的,其中反映工人階級生活和鬥爭的歌曲佔有較大比重。除《義勇軍進行曲》外,聶耳的代表作品還有《前進歌》《大路歌》《開路先鋒》《碼頭工人歌》《新女性》《飛花歌》《塞外村女》《鐵蹄下的歌女》《告別南洋》《梅娘曲》《賣報歌》,歌劇《揚子江暴風雨》及民族器樂曲《翠湖春曉》《金蛇狂舞》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