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音樂小百科

第29章 許和子/歌值千金的大唐第一女歌唱家

唐天寶年間(742-756),有一天,唐玄宗降旨在勤政樓舉行慶典宴會,在樓前演出歌舞百戲,百姓們聽到消息,都到勤政樓前看戲來了,原本莊嚴肅穆的勤政樓,這時是人山人海,人聲鼎沸,秩序非常混亂,連歌舞百戲的音樂都聽不清了。右相楊國忠下令衛士維持秩序,但無濟於事。唐玄宗心裡很不高興,想罷宴離去,高力士連忙對玄宗說:“皇上,召永新娘子出來唱一曲,壓壓台吧。”找一位歌女來唱歌,就能壓住如此混亂的局面?唐玄宗半信半疑,但還是讓人把永新叫來。 一會兒,一位貌若天仙的女郎,淡掃蛾眉,裊裊婷婷地來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就讓她到樓前高歌一曲。 永新款款地走到勤政樓前。清了清嗓子,就開口唱起來。莊重典雅的宮廷歌曲、生動活潑的江南民歌,悠揚婉轉、清脆洪亮,喧嘩的人群頓時安靜了下來,人們都沉醉在這優美的歌聲之中。

一曲歌罷,歡聲雷動,人們還久久沉醉在裊裊餘音中,唐玄宗也龍顏大悅,從此,“永新善歌”之名,便傳遍朝野上下。 這位永新娘子是誰?原來她是盛唐時期的一位女歌唱家,她的本名叫許和子,是吉州永新縣(今江西吉安永新縣)人。她出生在一個樂工的家庭,永新山水風物的浸染、家庭的藝術熏陶,使她從小就練出了一副好歌喉,後來,她被選入宮廷,編在教坊中的“宜春院”。 宜春院隸屬於當時的宮廷教坊音樂機關,由女伶組成,稱為“內人”,因她們常在皇帝面前演出,故又叫“前頭人”。宜春院也是教坊中技藝最好的藝人居住的地方,它設在皇城東面東宮內,與承恩殿、宜秋院並列。這里三面臨水,一面靠山,風景秀麗,是排練歌舞的好地方。女伶們每天在這裡引吭高歌,清脆、高亢、悠揚的歌聲飛出紅牆,蕩漾在京城長安上空。許和子生得美麗,而且聰明伶俐、虛心好學,加上那副“金嗓子”,使她很快地成為宮廷中一名出色的歌手,籍貫“永新”成為她在宜春院的藝名。她的歌唱,自然清新,善於把生動活潑的江南民歌曲調,融匯於典雅莊重的宮廷音樂中,變古調為新聲,創造出一種新的歌唱藝術。

許和子的歌唱藝術非常高明,她唱歌的時候,樂隊的伴奏再響,都壓不住她的歌聲。她也因此很得唐明皇的寵愛,常常召她去唱歌,還讓當時天下吹笛的第一名手李謨為她伴奏。許和子歌罷,常常使得笛管爆裂,唐玄宗經常稱讚說:“此女歌值千金。” 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兩京(洛陽、長安)陷落,六宮星散,許和子也和難民一起逃出了長安。許和子逃往廣陵一帶,嫁給了一位讀書人。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也在廣陵避難的著名音樂家韋青將軍在江邊散步,忽然聽見江中小船上有清脆悅耳的《水調》歌聲。韋青一聽,怎麼那麼像當年永新的歌聲,他急忙登上小船,一看,果然是當年紅遍天下的許和子。兩人難中相逢,泣不成聲。 後來,許和子的丈夫去世,婆媳相依為命,難以度日,不久,許和子也溘然病逝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