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音樂小百科

第6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音樂

從漢末建安時期到隋文帝統一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對峙,社會動亂,但思想卻相對解放,所以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又相當發達。 這一時期的音樂,有三個主要的特點: 第一,音樂的教化作用進一步減弱,而娛樂性加強,南朝樂府民歌中鬥爭性的作品明顯減少,而愛情題材成為主流。第二,少數民族和外國音樂大量傳入,對中原音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第三,佛教文化,包括佛教音樂的傳入,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非常巨大。 漢末大亂,也使得樂舞藝術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曹操平定荊州,基本安定北方以後,也開始製禮作樂。曹氏父子都是大文學家、大詩人,同時也都喜愛樂舞,所以樂舞藝術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 自東晉偏安江南,宋、齊、梁、陳各代,都極盡奢侈腐化,追求聲色犬馬的享樂,其侈靡的程度在歷史上都是罕見的,從皇室帝王到王公貴戚都追求聲色,“絲竹晝夜不絕”(《宋書·杜驥傳》)。

南朝如此,北朝也是如此,雖然北方是羌、氐、鮮卑等少數民族執政,而沉湎聲色、喜愛歌舞之風與南朝無異,“歌姬舞女,擊筑吹笙,絲管迭奏,連宵盡日”(《洛陽伽籃記》),“美人當窗舞,妖姬掩扇歌”(後魏溫子升《安定侯曲》),並不比南朝遜色。 在民間,這種歌舞之風也很盛,甚至有專門供大家歌舞娛樂的“歌場”。 東晉衣冠南渡以後,舊樂散亡,於是又一次把眼光轉向民間,從民間音樂中汲取養料。流行於江浙一帶的民歌“吳聲”與流行於荊楚(今湖北)一帶的民歌“西曲”,以其清新活潑、婉轉悠揚的特色,很快受到上層統治者和下層百姓的普遍喜愛,成為“清商樂”的主要組成部分。 和漢樂府民歌不同,吳聲和西曲產生在長江中下游和漢水兩岸的大城市,它們反映的是市民階層的生活。它們沒有漢樂府那麼深刻的社會內容和強烈的鬥爭精神,而更多地表現男女之間的愛情;它們很少有漢樂府那樣的長篇之作,而多為五言四句的短制小曲。

流行於北方的民歌,與吳聲、西曲的風格迥然不同。北方民族性格粗獷直率,北方民歌也十分豪放,從語言、曲調和演唱風格,與南方樂歌都有很大的區別。 東晉以後,雖然以長江為界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但是文化的交流卻沒有廢止,一方面,北方樂歌在南方傳播,並且被樂府機關採用,另一方面,南方樂歌更是大量傳入北方,受到北朝朝野上下的一致喜愛。這種南北樂歌的差異與交融,促進了南北朝樂府民歌的繁榮,也為唐代詩歌的革新準備了充分的條件。 除了南北文化的廣泛交流外,南北朝時期更是西域音樂與佛教音樂大量傳入中國、並對中國音樂產生了深巨影響的時代。 佛教自東漢時傳入中國以後,對中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隨著佛教的興盛,佛教音樂也得以在中國流行。

佛教在舉行宗教儀式時歌詠讚歎、讚頌諸佛菩薩以及宣傳教義經文,都可依一定曲調歌唱,稱為“梵唄”。這種佛曲唄贊,在寺院大量搬演,以吸引聽眾,乃至“梵唱屠音,連簷接響”(《魏書·釋老志》)。 佛教音樂的傳入,不僅為中國的民族音樂注入了新鮮血液,影響到隋、唐以後“變文”“寶卷”等說唱藝術的形成,而且對中國音韻學產生了很大影響。而四聲音韻的發展,又對後代的歌曲的詞曲創作和演唱影響極大,它直接影響到唐、宋近體詩和詞的形成,影響到元、明、清南北曲唱論的發展。 這一時期樂器也有兩個特點:一是舊有的樂器演奏水平不斷提高,出現了一些演奏名家,如善彈阮鹹的阮咸、善吹笛的桓伊、善吹篪的朝雲、善彈琴的戴逵等;一是許多新樂器的出現。

新出現的樂器,大多是從西域傳來的,最重要的,是彈弦樂器琵琶和許多打擊樂器。 秦漢時的琵琶,都是直柄,音箱是圓形的。南北朝時,曲項琵琶從西域傳入中國。它的特點是音箱呈梨形,柄是彎曲的,與今天的琵琶已經很相似,從唐代開始,它就成為最受歡迎的樂器之一。 新出現的吹管樂器是篳篥,它就是後代管子的前身,到了唐代,它也是非常受歡迎的樂器之一。 方響也是這個時期傳入內地的,它大約出自北周,以十六塊音高不等的鐵片懸掛於木架上,原理與編鐘和編磬相似,不過體積小很多,音色也完全不同。 這一時期,傳入了許多新的打擊樂器。 星,就是碰鈴。 達卜,就是手鼓。新疆維吾爾族的重要打擊樂器。木製圓形鼓框,單面蒙羊皮或蟒皮,有一種框上還有許多小鐵環,用雙手敲擊發聲,在敦煌北周壁畫中已經出現。

據唐代典籍記載,鼓的種類非常豐富。這些鼓的形制各異,聲音不同,敲擊的方式也不一樣,廣泛使用於“七部樂”“九部樂”和“十部樂”中。這些鼓,被統稱為“胡鼓”(見杜佑《通典·樂典二》),應該都是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傳入中國了,主要有羯鼓、雞婁鼓、答臘鼓、都曇鼓、毛員鼓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