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無夢樓隨筆

第12章 《文史雜抄》-(91-100)

無夢樓隨筆 张中晓 924 2018-03-20
(九十一) 人生經驗是人付出痛苦、代價得到的東西,未經憂患的人們是不願意聽和不理解的。他們存在著限制。這裡,只有敏感和遲鈍的區別,而沒有抄近路的妙法。經驗是自己獲取的。 (九十二) 從煤煙氣味聯想到生蒸包子和熙攘的市場,說明感覺對象並不是一經過去,永不再現,而是此記憶(感覺記憶)的方式在人的感覺世界中佔了一個牢固的地位。聯想,把今天的某一感覺和過去的第一印象、經歷聯繫起來。在記憶之庫中提取所藏的東西。這東西,由於經過了時間的考驗,通過了遺忘的風險,所以往往是重要的和寶貴的。 (九十三) 不屬於自己時多麼討厭,屬於自己時多麼喜愛,個人主義不過理論上的關於人的質的一端而已。 (九十四)

人的作為,正如不能離開基本人性那樣,不能離開民族性的性格。現代人往往能夠從古人性格中找到影子。這種聯繫發掘的越深刻,現代人就越箱古人。當然,不是形式,而是基本的精神。 (九十五) 在清醒的人看來,夢總是可笑的。但也有人說,對現實保持清醒,本身就是苦難。但是人生的清醒卻是一種理智、智慧和哲理的眼光。一個人要有這種眼光,他必須超越現實的紛亂和生活的情慾,在永恆、冷靜的心境中觀照萬物的悲歡喜樂。但必須區別清醒與虛無主義。 (九十六) 在偶然事故中死亡,倒霉。在偶然機緣中飛黃騰達,在偶然因緣中得救,繼續生命。這往往是人們生活的規律。不通過這些,就沒有哲理,沒有人生哲學產生的經驗基礎。

(九十七) 買弄感情——世間只有他的一哭一笑最高貴。買弄道德--別人必須消滅一些生活情*而成為最渺小的生物。他們買弄精神上的東西,還有很多買弄物質上的東西,甚至買弄辮子、小腳、生殖器等。 (九十八) 過去認為只有一個真理,現在感到許多不同的思想都有一定的道理,特別是歷史上有地位和成體系的大家,他們都代表真理髮展的一個環節。 (九十九) 過去認為只有睚眥必報和鍥而不捨才是為人負責的表現,現在卻感到,寬恕和忘記也有一定意義,只要不被作為邪惡的利用和犧牲。耶穌並不是完全錯。 (一○○) 對待激切之言之道,在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其言而是,則行之,使人知勉言而非,則置之,使人知愧。廊然大公,物來順應,不奪言者之名,而示自己之重若未問其言之採與否,而逆其心之有為而來,猜疑動機,防其暗算,則自是遠人,不可免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