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禪宗與道家

第12章 五、道家與道教學術思想的內容

禪宗與道家 南怀瑾 21038 2018-03-20
道家與道教,但從外表看來,好像不可分離,而在實質上,卻大有不同,秦、漢以前,道與儒,本不分家,甚之諸子百家,也統統淵源於道,這個"道"的觀念,只是代表上古傳統文化的統稱。儒、道分家,與諸子百家分門別戶的情形,是由戰國末年到秦、漢之間的事,尤其漢初有了司馬談《論六家要旨》的觀念以後,相承因襲,愈來愈明顯。漢、魏、南北朝以後,道教改變道家的學術思想,用與佛教抗衡,乃使道家與道教,徑渭難辨,唐、宋以後,儒者並斥佛、老,更使道家含冤不白。其實,秦、漢以前道家的學術思想,是承受三代以上,繼承伏羲、黃帝的學術傳統,屬於原始思想的體系,也是中國原始理論科學的文化思想。漢、魏以後的道教,是以道家學術思想的內容做中心,採集《書經》系統的天道觀念,加入雜家學說與民間的傳說信仰,構成神秘性的宗教思想,現在為了講述的方便,把兩者混為一談,在其緊要的界說之處,加以分別,俾使大家容易了解。

(一)道家與道教的天人宇宙說 中國文化思想,對於宇宙的定義,是由漢代道家代表性的著作——《淮南子》所提出;其實,嚴格地說,(南子》一書,也不是純粹的道家,大半還是雜家思想的成分。《淮南子》說:"上下四方日宇,往來古今日富。"換言之,所謂宇,便是空間和太空的代名辭;宙,便是時間的代名辭。在它以前,戰國時期的莊子,曾經從道家和陰陽家的觀念,提出"六合"的名稱,所謂"六合",便是指四方上下的空間而言,並不包含時間的觀念,《易經·系傳》上的"六虛",一部分也含有"六合"的意義。 人類對於宇宙世界與人生的來源,無論古今中外,都具有好奇、懷疑,要想尋求答案的要求,於是世界人類的文化,便有宗教、哲學的建立,對於這些疑案,各自構成一套理論的體系。然在大體上,不外有神造論,自然說,物理自然論等幾個原則。再由這幾個大原則,產生一無論、二元論、多元論、有神論、有因無因、唯心唯物等等許多支高差別的理論。這些屬於後世所謂宗教,或哲學的學說,現在正在自然科學的祭壇上鬥法,欲知後事如何,且聽將來分解。我們的立場,只是說明道家原始的宇宙世間的觀念和理論的基礎而已。道家對於原始宇宙世界的學術思想,也便是原來中國自己的文化思想;在周、秦以前,不用宇宙的名稱,只有天地的觀念,便足以代表後來宇宙的含義,道家的思想,認為天地未開以前,只是一種混沌的狀態,既不管有主宰無主宰的事,也不問是前因或為後果。這個混沌,既不能叫它為物,也不能叫它為精神,正如老子所說:"無狀之狀,無名之名。"在學系,原始理論科學的陰陽家們,認為這個混沌,便是陰陽未分,混合狀態的現象,後來根據八卦的法則,叫他為一畫未生以前,六鑿(六爻)未動之初。在儒、道未分家的理念上,叫它為天地未判之先,在老子,便叫它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所謂的混成,並不是純粹的物理作用,只是說物的作用,正在孕盲含混在其當中,經過相當時期,這個混沌便分開陰陽,就有天地的開始了。所以我們過去五六十年前,在舊式文學中,有少年必讀的一本書《幼學瓊林》,劈頭一句,便說:"混沌初開,乾坤始奠。"等到混沌初開,形成乾坤的天地以後,這個地與天的情形,便如雞蛋一樣而存在,地球像雞蛋的蛋黃,地球的大氣層與太虛,像雞蛋的蛋清,天在這個地球的雞蛋外殼以外。早在三千年以前,我們的道家思想,始終認為地球和天體一樣,都是有生命的機體,正如我們生命的擴大情形是一樣的,因此,便形成後世道家神仙家的學說,認為人身便是一個小宇宙。有了天地的開闢,人與萬物,就自然產生了,可是我們首先要介紹道家與道教對於天地生成以後的思想理論,再來繼續說明其他種種。道家與道教對於人類來源,與萬物生成的觀念,屬於道家思想的,便是天地開闢以後,最初的人種,是由天神下降而開始的。既不屬於另一力量所創造,也不是生物的進化而來,至於天神又從何來?它是到此止步,再也不加追究。後來神人之間的變化,是因天上下降的天神,忘記了來源,貪戀世間的快樂,愈來與天的距離愈遠,便形成人世間的現狀了。當開天闢地之初,原始的人類,是與天神之間,隨時互通往來,地與天,也是隨時接近在一起的,從此時代愈降,人類愈加墮落,因為人類的墮落,地與天也相隔愈遠了。

此外,屬於道家老、莊學派的說法,也有兩種思想:依照列子所說,屬於"方士"思想的觀念,認為天地萬物與人類,都是一氣的變化,這個氣,究竟是什麼東西?是心?是物?以後再說。不過列子所謂天地氣化的生成,是有四個程序與原因的,如說:"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大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也,故日渾淪;混淪者,言萬物相混論而未相繼也。"至於莊子,更妙了,他以寓言的方式,故事的口吻,對於天地開闢而有萬物,人類的原始者,加以無限的諷刺與惋惜,他說:中心之帝,名字叫作混沌,因與四方之帝一商量,覺得中心之帝的混沌太好了,可惜的只是混沌不分,為了報答他的好意,便每天為他開一個竅,開了七天,便開出了七竅(七竅在人身上,便是代表五官機能的七個洞)。但是,非常可惜,七竅開而混沌死。最富於哲學幽默感的,便是莊子說的這個故事,與卦象名辭的另一趣味來講,如出一轍。的卦象,稱天地為"否卦",反稱地天叫"泰卦",在天翻地覆的情況,叫它做"泰",把天地正位的現象,卻叫它做"否",這與莊子的七竅開而混沌死的觀念一樣,都是對世界形成的紊亂,與人生妄做聰明而庸人自擾的情況,含有無限惋惜的感言,幾乎同有一唱一和的趣味。

道家思想,對於開闢以後的天地,屬於精神世界與物理世界理論的原理,即是上古與三代文化思想的淵源,那就是學系的陰陽,八卦學術,與《書經·洪範》五行思想的集合,上接黃帝傳統的天文(天干,地支)等學術。可惜我們後來,有些不明白這些原始理論科學的價值,便用一句"迷信"的口號,來為自己遮羞,並且作為扼殺傳統文化的擋箭牌,實在過於輕率。現在我們先把這些構成道家學術思想的內容,大略稍作介紹,以免大家盲目地否定它的價值: 1.關於陰陽的觀念 陰陽這個名辭,在上古文化學術裡,出現最早,比之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等名稱,應該還要古老。在五經文化的系統裡,是組成學術系統的中心思想,《書經》果然也有提到,但並不像在學系那樣重要。陰陽是上古以來,對於天地萬物,與人事物理的觀察,發現萬有互相對立,互相消長的法則,因此,便在現象界中,和人事物理以上,定立陰陽互變的定律,用以統率說明萬有變化的原則。在的《系傳》上,提到"一陰一陽之謂道",便是用它來說明道體流行演變而成為萬有規律的,都不外一陰一陽的互變作用,阻陽是個抽象的觀念,用它來說明對待流行的代表符號的名稱,決不可以完全把它當作實體來用。它在物理的作用上,是代表動靜,在物質的作用上,是代表剛柔,在宇宙的現像上,是代表天地,在天體的的運行上,是代表日月,在人類的觀念上,是代表男女,在動物的世界裡,是代表雌雄,在理念的領域中,是代表反正。總之,它是抽像地代表了對待的一切,可以活用到任何事物與理念上去,它是天地開闢以來,萬有對待流行的總代表,所以後來的儒、道兩家,根據學系的思想,便把天地未開的混沌,特別抽出《易經·系傳》上所提出"太極"的名辭,換作混沌的代號。於是"太極"動則生兩儀(陰、陽),兩儀再動又生四象(少陰、少陽、大陰、太陽),四像生八卦的觀念,便從此建立。同時老子也提到"萬物負陰而抱陽"的說法,後來儒道思想與他交相演變,便形成萬物各有一"太極","太極"各有一負陰而抱陽的陰陽理念了。

陰陽是中國上古文化,對於自然物理理論科學的先趨,用處最多而最普通的學術名辭,上古的天文學家與星象學家,他們用陰陽互變的原理,藉以說明理論物理的觀點,並且用它使科學進入哲學理念的橋樑。戰國時期的陰陽家們,也便是當年原始科學形態的理論科學家,秦、漢前後的占卜家,所謂使用龜策的木者,以及後來的卜筮術數,與選擇時間的"日者",乃至魏、晉以後的堪輿家(俗名看風水,或看地理的),唐、宋以後的星命家(欲稱算命的),統統都是從戰國時期陰陽家的系統分化而來,然而,陰陽畢竟還是抽象的名稱,比較具體說明抽象的陰陽變化法則,便是五行的觀念了。 2.關於五行的觀念 五行這個名辭,在五經的文化里,最初出現在《書經》的《大禹漠》,與《洪範》篇中。 《洪範》是箕子述說殷朝人文學術思想的哲學基礎,而且具體的說明,是根據物理的五行思想而來,也是夏禹承接堯、舜文化傳統觀念的中心思想,但在學系的學術思想裡,並不多見。 "五行"這個名稱的內涵,大家都知道它是。包含金、木、水、火、土的五個成分所組成,拿這五樣物質的東西,加上一個行走的行字,叫它做為五行,簡直如同兒戲的名辭,那還有些什麼意義?所以都認為它是古代迷信傳統的名辭而已,加以後世占卜吉凶禍福的休咎等人,如看相,算命等的口頭語,動輒便稱五行,使人更覺它的可笑。其實,五行是上古原始的科學思想,宇宙物理理論的哲學基礎。所謂五行,便是同於乾卦象辭"天行健"的行字一樣,都是用來說明宇宙天體,永無休止,運行不息的道理,行就是行動,運動的古義。所以"天行健"。與五行的行字,便是說明中國文化,對於宇宙的觀念,始終認為它是動態的宇宙,因此對於人事、物理等現象世界的觀念,也始終認為它是"變動不居"的變化世界;那麼,用這五個金、木、水、火、土的物質,做為代表的意義,那是因為原始的科學觀念裡,凡做為科學依據的,都是採用人類耳、目等感官、知覺、輕而易見的東西做代表。中國上古的文化是如此,希臘、埃及、印度上古的文化也是如此,時代環境不同,站在後世的立場,輕易譏笑前人的淺薄,也同樣會被後世所笑的。 、

金,是代表固體的性能,凡物生長以後,必會達到凝固的狀態,所以用金的堅固性做為符號,等於印度上古文化用地做為凝固的符號是一樣的。木,是代表生髮力量的性能,在這個物質世界中,生命延續不斷的功能,最明顯輕而易見的,便是草木等植物,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只有草木生髮的生機,可以表示宇宙萬有的生命,具有生生不已的功能。水,是代表凍結合藏的性能。火是代表生髮力量的昇華,到達光輝而有熱力的性能。土,是萬有與人類立足點的基本,包括代表這個地球的符號。我們所有的文化文明,都是立足在地球上的成果,所以在後世陰陽家的思想中,便說:"四象五行皆藉土",就是這個意思。道家的陰陽家們,提出了五行的觀念,又從五行的變化法則中,說明它具備有互相生長,互相剋制的生剋作用,都是根據陰陽消息,互相盈虛消長的對待理論,用來分析物理與人事的變化作用,詳細講解起來,太多太繁,所以到此為止。總之,五行的觀念,與陰陽的學術思想一樣,是道家形成陰陽家等的基本理論中心之一,用它在天文上,是說明天體太陽系統五星的代號;用它在地理上,是說明東、西、南、北、中的五個方位;用它在氣象上,是說明春、夏、秋、冬四季的狀況;用它在生理醫藥上,是說明心、肝、脾、胃、肺、腎的的別名,甚之,到了秦、漢以後,許多陽儒暗道的學者,以及由道家者流與陰陽家支派相結合,便有專講讖緯(預言)的術士們,把五行的變化理論,用在政治思想上去,做為歷代帝王政權變更的理論根據,發生歷史治權"五德相始終"的說法,著以取媚於人主,可謂五行之用大矣哉吧!宋代理學家週濂溪,得自道家的太極圖說,仍然沒有超過道家陰陽五行思想的範圍,這種陽儒暗道的作風,而又用以排斥佛,老,實在有點不合禮義的精神,未免有些遺憾。

3。關於天干和地主的甲子觀念 至於甲子的學術思想,根據散佚的上古史料所記載,創建在黃帝時代,用它來說明天體日月運行的規則。一年分四季,十二個月,一個月三十天,每天十二時辰,錯綜交互而成一年二十四個氣節。這種天地自然的規律,與日月運轉的軌則,黃帝命大撓研究觀察的結果,認為由於天的五行,自分陰陽的功能,而且有直接"干擾"、"幹與"地球的作用,便定天干為十位的名稱,叫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做為太陽五星與地球物理關聯規律的符號,唐、宋以後的陰陽家,把天干叫"天斡",這個意義便略有不同了;同時,認為地球物理的變化,由於承受天干的功能,自身又有陰陽互變的作用,便定出十二地支的名稱,叫作"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做為太陰月亮的盈虧出沒,與太陽及地球關係的規律符號。至於十二地支的觀念,在印度上古的天文學說,約當中國周、秦前後時代,也有同樣的意思,不過,他們不是用抽象名辭的觀念作代表,他們是用十二個動物來表示,後來到了漢代,印度學術思想,隨著佛學而傳入中國,彼此互相融會,就有用十二生肖來代表十二支的作用,因此成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豬"等十二生肖。地支這個名稱,本來的意思,是說地球物理本身,既然承受了天干的關係,又互變而產生地球自身支持萬物生命的功能。後來術數家們,又改稱它叫"地枝",便與"天斡"相配,因此在觀念上,便把它的作用,變成像一顆樹的枝乾一樣了。

上古對於天干地支的學術,正如五行、八卦一樣,都是數理邏輯、符號邏輯的結晶,以科學的精神,對於自然現象的數理觀念,然後歸納為一個理念,便創立這種抽象的邏輯符號,使人們對於錯綜複雜的宇宙,和萬事萬物變化的法則,多到大如天文數字的無限量;小到細人無間的不可知,都能夠在歸納這些抽象的名辭之中,求出答案,而且容易記憶,也可以普及。後來大家不知道這些學術思想的背景,就流為江湖末技的術數,所以便把它的價值,落到零度以下去了,古人把天干、地支的數理觀念,綜錯起來,構成一套代表時間、空間、統計像數的方式,便叫做甲子,那是把天干十位,和地支十二位的單數(陽數),和雙數(陰數)聯合起來,由第一組"甲於"的開始,循環輪轉,便有了第六十位數"癸亥"的總和。宇宙萬有事物的開始,它的內涵,都具有如草木生髮的力量,欣欣向榮的功能,那便是"甲子"的理念,最後的歸結,猶如水性凍藏凝結的作用,那便是"癸亥"的理念,這種六十位數輪轉的法則,構成一個整套的觀念,便總名它為"甲子",後世也有人把它叫做六十花甲。漢代的道家與儒者,把它和陰陽五行,八卦等術數的數理觀念聯合起來,統統歸納到以的卦像做代表符號,於是,便有易學像數"納甲"的名稱了;用它來解釋中國歷史哲學,用它來統計人事世事過去的情形,推測未來的演變,便形成兩漢的讖緯(圖讖)之學,後來愈演愈繁,而且各家的計算方法又不相同,所以便把它的價值,被一般躁失者,輕輕送進荒唐的檔案裡去了。

此外,在道教方面,取用古代傳承的陰陽、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的六十"甲子一,加上宗教性的天神天將、九宮數學等,便構成"奇門適甲"的神秘術數;把六丁、六甲、六戊等數理邏輯的符號,加上天文二十八宿的觀念,穿上玄女天童的法服,就形成騰雲駕霧,撞憧往來於不知其所以然的幻想裡,造成旁門左道,套進畫符念咒的符籙,從此一人傳虛,十人傳實,搖身一變,便變成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幻術了。然而不管道家與道教,對於原始科學而哲學的天人宇宙觀,怎樣的轉變,它的原始本質,是從天文物理,與地球物理的研究觀察而來,毫無疑義,決非向壁虛構,徒托空言而已。 漢、魏以後,由道家學術思想的內容,演變而成為道教以後,對於天人之際,與宇宙萬有的法則,仍然以這幾套羅織而成的"納甲"思想做基礎。但是道教對於天庭與人世間的關係,在漢、魏以後,受到印度佛教傳入的影響,便自創立另一個世界的天人觀念了。由東漢開始,自張道陵創建五斗米道,便把戰國、秦、漢以來的"方士"學術,一變而成漢末的"道士"思想。起初他們把漢代現行政治地理的區域,指定名山洞府做中心,重新自作主張,劃分天人管轄區域,隱然含有宗教政治的革命作用,這在三國時期,由張道陵的後裔,東川張魯手時,已經普遍展開。他們把中國劃分為三十六個名山,為神仙的洞天,七十二個名勝,為仙人的福地,每一個洞天福地,都劃分與自古以來的隱士與方士們,也就是後來被道教所追認的神仙手裡,認為那一區域中的天曹、地府所屬的鬼、神,都受這一管區的神仙所管轄。例如江淮所屬的句容山,便是屬於漢初神仙三茅真君的管區,山有三台,又分屬其兄茅盈,與其弟固與衷的所屬,因此,後世道家的法派,便有茅山派的-支,大茅山有華陽洞,也就是後來梁朝有名的隱士神仙陶弘景隱居的所在地。他們把這些主管的隱士神仙們,自由地加以封號,不管他出身為平民或將相,有的稱為真君,有的稱為真人,由此可以了解東漢末年紊亂的局面中,在民間社會與知識分子結合的另一面,早已隱然有宗教政治革命的思想。他們由逃避現實而想超越現實,要想建立一個自由天地中的精神王國,猶如西方自羅馬帝國建立前後的教廷組織差不多,如果仔細研究東西方文化演變的跡象,處處發現有東西南北共同循環的法則,好像日月的運行,在時間的影響上,略有先後的不同;也像山川風物的異樣,在空間上,各自構成一副不同的畫面而已,這也是題外文章,不去說它。總之,這種天人思想的背景,仍然淵源於上古文化《書經》學系中,類似宗教思想的來源,他們把上古重視"封禪",尊敬天地鬼神,與祭祀山川神只,以及對於自然萬物崇敬的心理,擴而充之,向上提升,便變成漢、魏以後,道教天人之際的組織思想了。不過有一點須特別注意的,無論他們如何地變,如何地佈置天地鬼神的局面,仍然以人道文化為本位,只是提高人道的價值功能,由修善道而上升為神為仙,由修惡道而下墮為鬼為厲。

到了魏、晉以後,由北朝北魏的寇謙之等道士開始,為了抵抗當時外來宗教,如佛教的關係,便多方設法,積極建立道教,於是,把道家原始關於天人的物理思想,變成氣化天地的觀念,後世所謂"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便是這種理論所形成。再加集合各方道士關於天人的信念,綜合起來,便有吳天上帝、無始天尊等天庭的主宰名號出現。這種天庭的組織,是從《書經》學係與《禮記》思想而來,依照周官的體制,與古代天文學上三垣、二十八宿的觀念,組成一個完整的上帝天庭。本來在兵家所用的星象學上,主屬軍事和戰爭的太白星,又變成與太白長庚星的關係,化為一個慈眉善目,白髮蒼蒼的天上和事老。老子與釋迦牟尼所管的教務,等於天上的三公元老院(顧問),各自另有自由的區域。由《穆天子傳》與《漢武外紀》等所說的西池王母(後世也有混稱為"西方聖母"的),後來又變為玉皇大帝的母子關係,做為天上人間,孝道事親的模範。南斗星君主壽主生,北斗星君,主死主殺等的觀念,難以盡說。

唐、宋以後,對於道教教主的太上老君(老子),又彷照佛教教主如來有三身的說法,便變為老子一氣化三清,成為玉清、太清、上清的三身。總之,如果詳細清理自漢、魏以後道教的天庭組織,神帝神鬼的戶籍,與天上政治體制的系統,也如我們歷史的帝王政治體制一樣,歷代都有變更,難以細說,但也很富於傳奇的趣味。後來加上天有三十三天,最高的天主為玉皇大帝,地獄有十八層,而分屬於十八地閻王所管理。人世間的帝王,介於天帝與地府的閻王之間,他死後的靈魂,先見閻王,由閻王陪同去覲見王帝,再來審判他一生的善惡,受到賞罰的判決等等觀念,都是由於佛教天人思想的傳入而建立的,例如:閻羅王的名稱,便是印度梵文的外來語。可是到了元、明之間,民間社會小說,如等出現以後,便拿周朝武王伐紂的歷史故事做中心,編了一套姜太公(呂望)封神的劇本,玉皇大帝與山川鬼神,以及廚房、廁所,一一封了主管的神只。因為姜太公的大公無私,最後忘記了自己,沒有神位可封,結果,只好把自己封為社稷壇的壇神。我們由這個歷史故事,牽上天人關係,在非常有趣的神話中,始終可以看到中國人道文化深厚的一面,即如道教建立以來的宗教學術思想,也始終沒有離開人文文化的本位。 至於現在民間所流行對於鬼神的信仰,嚴格地說來,非常複雜,往往神佛不分,神道不分,始終在、兩部小說中過活,要分別中國民間的真正信仰,也正如中國文化一樣,很難嚴加區別,即如現在民間的一般迷信,究竟要哪一個宗教來負責?他們所信仰的神,應該屬於哪一宗教?都很難說。不過,在這裡,我們可以了解中華民族另一面的偉大精神,因為在我們的歷史觀念上,過去雖然沒有憲法明文規定"宗教信仰自由",事實上,已早在五千年來,便不成文地承認"信仰自由",我們不管是外來的宗教信仰,或自己的宗教,只要道理是教人為善,有益於世道人心的,一概請上座,受恭敬,從來沒有因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變成仇恨,只有互諒互助,相輔相成的維護人道的教化。為宗教而大動干戈,為宗教而傷及情感,決非中國文化本來的精神,希望我們後世的子孫,應該多多諒解這種偉大的胸襟。例如現在流行的某一派道門,姑且不管他的教義是否準確,但是他是把孔子、老子、釋迦、耶穌、穆罕默德,統統供奉在上,擴充唐、宋以後三教同源的口號,成為五教同源的呼聲,這種表現,只有中國文化的氣度做得到,這才是真正自由民主思想的象徵。事實上,這一作風,已經傳到美國去了,近年以來,在美國。已有這樣類同的新興宗派出現,我認為二十一世紀的宗教,必定要走聯合宗教陣線,大概不會太遠了。 同時,在這裡附帶地說明,中國文化,對於人倫道德善惡價值的賞罰,在民間社會,自有一套自由民主的主張,自有是非的公論,這是受道教思想的影響,例如,對於鄉村社會的善人,死後值得紀念的,便自由封他為土地神,一個好官死後,便自由封他為城隍神(等於人世陽間縣長,行政區域首長的職位)。例如,一生以道義義氣為重的關公,後來便自由封他為神,一生以精忠報國為重的岳飛,也封他為神,做官而公正廉明的如包文正,也便封他為閻羅王,凡此等等,只要多讀歷史與地方志(省志、縣誌等),到處可以找出民間社會對於善惡賞罰封神的公論,這是中國文化,自周制以來評定帝王官吏與讀書人等死後功過的判例"溢法"的另一面,是屬於民間的封溢思想,非常值得重視。因此,它影響我們過去社會教育的思想,對於做人處世,倫理道德的觀念,不要主管官的管理,就自動存有生死榮辱的警戒,也是由於這種天人如一的多神思想而來,其中的成敗得失,是非因果的關鍵,與教育政治的關係,究竟價值如何,很難下一斷語。 (二)道家神仙修煉的學術思想 在前面已經講過,道家的學術,淵源於上古文化的"隱士"思想,而變為戰國、秦、漢之間的"方士",復由秦、漢、魏、晉以後的神仙,再變為道教的道土,到了唐、宋以後,便稱為"煉師";這一系列的學術思想,但從表面看來,有了幾個階段的改變;而在實質上,卻是一脈相承,並無多大的變更,只有循歷史文化發展的途徑,吸收其他外來的學術方法,擴而充之而已。道家學術思想的中心,便建築在這一系列修煉的方法上,道教因襲道家的內容,也就是用這一系列的學術思想做根基,現在讓我們做綜合性的介紹。俾可稍知舉世所認為神秘難測的道家,它的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1.道家與道教對於人生意義的估價 我們在平常,只知道中國文化,代表儒家的孔、孟學術,盡量在闡揚人文道德的思想,提倡以人文為本位,構成五經六藝人文哲學思想的體系;但是忘記了,由上古歷史文化的傳統,與五經學系的關係,及諸子百家散佚保留著。我們祖先留給後代子孫的人生科學的學術思想,而且被任意隨便拋散,實在非常遺憾。 大家都知道,古今中外的哲學,都在研究宇宙人生的問題,想在其中求得使人類得到永久平安的對策,然而哲學思想,正如宗教信仰一樣,都是基於對人生的悲觀,對世界的缺憾而發出,雖然哲學與宗教一樣,也都是現實人生,與現實世界問題而努力,可是它的最終要求,與最高目的,大體都是為了研究生死問題。尤其在宗教思想上,正如一般人所說,都為死的問題做工作,鄙棄人生,而否定現實,果然他們也在盡力善化人生,美化現實,但它的目的,仍然是把現實人生努力的成果,做為死後靈魂超脫的資本,換言之,宗教與哲學,大致都站在死與滅亡的一邊喊話,呼喚靈魂的昇華。只有中國文化,根據學系的思想,與這種精神,大有不同之處,因為生與死,存在與滅亡,只是兩種互相對待的現象,等於一根棒的兩端,也猶如早晨與夜晚,如果站在日薄崦嵫,黃昏衰草的一方,看到那"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情景,一切只有過去,沒有未來,實在充滿了無限淒涼的悲感。然而站在晨朝的東方,"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的一面,看到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生命源頭,永久會有明天,永遠有無盡的未來,實在給予人們有無比的生氣,無窮的遠景。中國文化學系的思想,便是從生的一端,觀看宇宙萬有和人生,因此而建立"生生不已之謂易"的觀念。 上古兩大文化的主流,道家與儒家,便從這個生命無窮的哲學基礎上出發,認為人本生命的價值與人類智慧的功能,對於缺憾的天地,悲苦的人生,生滅的生命,都可以彌補天地物理的缺憾,於是便確立人生的目的與價值,是有"參贊天地之化有"的功能。換言之,人這個生物,有無窮的潛能,如果自己把它發掘出來,就可以彌補天地萬有的缺憾。道家的學術思想,基於這種觀念而出發,認為人的生命,本來便可與"天地同修(齡),日月同壽(命)",而且還可以控制天地,操縱物理。可是為什麼不能發揮這種潛能?為什麼自己做不到呢? ①由於人類自己不能認識生命的根源,被外物所朦蔽,被七情六欲所擾亂,隨時隨地自己製造麻煩,自己減滅壽命。 ②由於不知道延續補充的原理,只知道減少的消耗,不知道增加的妙用。到了戰國時期,因為時衰世亂的刺激,國為自由講學風氣的盛行,因為民間研究學術思想,漸為上流社會所重視,於是燕、齊之間,篤信這種思想觀念的方士們,有的從天文物理、地球物理的研究,認為人身生命的規律,是與天地運行不息的規律相同的,便建立一種養生的原則和方法。在這種方法的總則之下,有的做物理、生理的研究,有的做化學藥物的研究,有的做鍛煉精神、頤養神氣的研究,有的做祭祀、祈禱、淨化思想信仰的研究,花樣百出,各執一端。可是,這只是舉出他們對於人生修養的方術觀念而言,他們從這種方術觀念出發,至於立身處身,用在對人對事的觀點,也各有一套思想和理論,就構成諸子百家異同的學說了。我們姑且不管這種絕對而崇高的現實理想,是否真能做到?至少,這種對於人生價值,與生命具有偉大功能的觀念和理論,實在在世界文化思想史中,是史無前例,只有中國一家一一道家首倡其說。過去中國醫學的理論基礎,完全由道家這種學術思想而來,因此,在魏、晉以後,醫家不通賜經》、《內經》、《難經》與道家學術的,便在醫理學上,大有欠缺了。 2.方士思想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這種新興流行的"方士"思想,在只知窮經讀書的學者,除了坐以論道,討論人文的思想以外,完全缺乏科學興趣,不加重視,甚之,笑為荒謬不經、一概鄙棄,而在通人達士的上流人士,也與愚夫愚婦一樣,便多多少少受其影響。於是,當時流行的"養神"、"服氣"、"餌藥"、"祀禱"等風氣,便逐漸普及,等於這個科學時代,不管懂不懂科學,原子冰淇淋、原子理髮,也隨科學的風氣,隨口亂喊一氣,尤其如美國,科學的幻想小說,猶如一樣流行。現在我們只把當時道家方士思想有關的著名學說,分類舉例加以說明: (1)養神論者的理論與方法:當然首推老子,例如老子所說養神論的原則,便有:"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老子講出這個穀神,後世有些旁門左道的道士與煉師們,便把它生拉活扯到醫學的範圍,弄到身體的生理上去,認為這個"谷"字,便是"榖"字,"榖神",一種解說是脾胃的神(道士們稱它叫中宮的部分),一種解說是榖道(大腸與腎臟的銜接處),於是使忍屁不放,緊撮榖道,認為便是合了老子的道法,修煉"穀神"的妙術。其實,老子所謂的"穀神",只要細讀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的道理,便可知道他所說的:"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日靜,靜日復命"的方法論,便是"穀神"的註解了。能把心神寧謐,靜到如山谷的空曠虛無,便可體會到"空谷傳音,虛堂習聽"、"綿綿若存"的境界了。魏、晉、隋、唐以後,道家"存神養性"的方法,配合道家醫學的《內經》,與道教所造的《黃庭經》,就又產生"內機返照"、"長生久視"的理論。所以"內視"與守肚臍眼的方法,都是後世道家修煉的事,並非禪宗的術語,如果有人弄錯了,應當注意。 那麼,道家所說的神,究竟又是什麼呢?這在戰國時期的子書中,存有很多同異的說法,姑且舉幾個例來說明:《易經·系傳》:"神無(無)方,而易無(無)體。"後來司馬談《論六家要旨》中說"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司馬遷在《律書》中,更加發揮說:"神使氣,氣就形。""非有聖人以乘聰明?孰能存天地之神,而成形之情哉!"司馬氏父子所說的形神問題,與黃帝《內經》太素本神論篇中,岐伯所說。的形神論,原則一致,如:"形乎形,目冥冥,問其所痛,索之於經,慧然在前,按之不得,復不知其情,故曰形。"又:"神乎神,不耳聞,目明,心開,為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見獨見,適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雲,故日神。"這些有關道家思想所說的神,都不是宗教性質所謂的神,而且這些神的理論,是科學的,也不是純粹哲學的,但是它不是物理的唯物思想,它是神能馭物,做為生命根源心物一元的思想。到了道教《黃庭經》的手裡,這種原始道家生命的神論,便被它穿上道袍法服,繪上鬼神的臉譜,站在人身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每一穴道裡去了。於是,依照《黃庭經》思想的觀念,我們這個生理的身體,簡直成了一個神的神秘世界。如果用它來解釋儒家思想、《大學》、《中庸》戒慎恐懼的理論,培養誠敬的心志,倒是最好的註解。倘使從純粹道家原始科學思想的觀念看來,這種貫串生理與宗教性質的學問,實在為世界宗教思想史上獨一無二的境界,在此不及細說。 (2)養氣與煉氣論者的先聲:在周穆王之後,到東周開始,至於春秋期間,道家方士們的修養方法,是偏於養神的,到了戰國時期,因為醫藥的進步,藥餌、煉丹的方術盛行,因此道家修煉的方法,從專門主張養神的階段,便進入兼修"形神俱妙",偏重服氣、煉氣的階段了。在這個時期,為道家代表者的莊子,便隨處並論"形神俱妙的方法與理論,所以同為道家宗祖的老子和莊子,他們的學術思想,雖然脈胳相承,而在理論的旨趣與方法上,便有異同之處了。莊子說的養神原理,大致不外忘物忘身、視生死為一貫,齊物吾於無形,而在方法上,卻特別提出"齋心論"與"坐忘"論,為養神合道的根本,使其能夠到達"虛室生白,吉祥止止"的境界,然後才可以"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 "比起老子的道妙理論,已經演進得相當具體。可是他在養神以外,又同時提出養氣的方法,說明:"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以及"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等理論,隨處說明氣機存在的作用,與生命關鍵的道理。莊子這種學術思想的發展,顯然是受到"方士"思想的影響。不但莊子是如此,與他先後同時,認為是直承孔子,行仁由義,當今天下,舍我其誰的孟子,在他的學說之中,講到修養的方法,也顯然是受到道家"方土"養生思想的影響,與孔子原來平實的學說,已經大異其趣,與曾子的"慎獨"與"誠意",子思的"誠明"和"明誠"的養神方法,也大有不同。孟子在修養方法上,乾脆提出養氣的言論,所謂:"夫志,氣之帥之。 "乃至特別提出由養其夜氣而至於平旦之氣的氣象,然後可養到至於浩然之氣,而充塞於天地之間,而且更具體地說出養氣進修的程序,如:"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等言論,無論如何,在孔子、曾子、子思傳承的修養方法理論中,實難找出類似這種線索的。 經歷兩千年來的道家煉丹學說,始終不出氣的範圍,一般想求"長生不老",效法修道的人們,吞吐呼吸,熊經鶴伸,天天在吐故納新而煉氣,做為修道的張本,那麼,道家所謂的氣,究竟是什麼東西呢?也經常有人問我,服氣,應該歸納到哪裡才對?或為下丹田(臍下)?或為中宮謂腔部分)?殊不知這個身體,猶如一副內外通風的皮袋,裝進許多骨骼,腑臟,全部神經系統,血液與內分泌,牽一發而動全身,到處都是流行無礙的,譬如一個皮球,當你打氣進去的時候,你想把氣集中停留在皮球的某一固定處所,是可能的事嗎?如果不可能,那麼,吐納呼吸的煉氣術,等於是通風作用,藉以做到吹掃清潔的運動而已,那裡可以積氣煉丹,而得"長生不老"的成果呢?印度一部分瑜伽煉氣術的理論,認為空氣當中,充滿了日光能,以及許多不可知的物理養分,可以增加人的壽命。殊不知血氣當中,固然存有許多營養人身的作用,譬如氧氣,如果過分吸收得多了,它也會變成有害無益的,日光能吸收得太多了,也是會改變人體的形質,乃至可以引起不良的後果。總之,這些理論,都是似是而非的妄語,實際上,都被"依文解義"所膝蔽,並不真能了解道家的意義,所以魏、晉以後的神仙家們,生怕大家誤解氣字的意義,更獨創一格,把這個氣字,改寫成"炁"字,這樣便是後世道家另一派的旁門,專以拆字方式傳道的一種先趨。這個從無"無"火而組合成的"炁",也就是道家,用來說明此氣非空氣的道理。另有一種觀念,把氣、氣、炁三個中文的字,做了三層解釋,認為有米的這個氣,是指呼吸的氣,不加入米字的氣,是指空氣的氣,只有無火的炁字,才是道家所講的氣。什麼才是道家氣字的真正含義呢?那便是專指生命本有的一種潛能,並非是電,也非原子的作用,我們站在現代的觀念,借用現代的知識,只能為它藉用一個物理學上抽象的名辭——"能",做為暫時的解釋而已。由此而知,所謂吐故納新等煉氣的方法,並非說它對於健康養生沒有用處,只能說道家用吐故納新的呼吸術,不過像是藉用一根火柴,靠它來點燃自身潛能的一種方法而已。 我們對於這些太涉專門的解釋,為了節省時間,不能多說,現在繼續說明戰國時期的道家,由"方士"們提出"形神俱妙"的服氣、煉氣的修養方法以後,便由"方士"的觀念,提升到"神仙"的境界,其中開始劃時代的信念的,又是莊子;在傳統的信念中,對於道高德妙,成為君子、大人、先生、聖人,無形中把它變為人位當中的至高標準。莊子由此標準再向上提升,便創立了"至人、神人、真人"的名號,如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後世道家與道教,用以稱呼得道的神仙,叫他為"真人"的,便是從莊子的觀念開始。我們要知道,在莊子全部思想的觀念裡,如果一個人達不到這種神人的境界,便是做人沒做到頂,所以不能稱之為至人,因為做人既做不到人的最高境界,所以芸芸眾生,統統都是假人,也就是後來道家思想所謂的"行屍走肉"而已,並非"真人"。莊子這種對於人生價值,和人格昇華的標準,陳義實在太高了,在一般人而言,可以說只有可望而不可即的成分,所以大家便認為他和所有道家的思想一樣,只是一種理想主義。其實,把人生生命的觀念,提到和宇宙的功能一樣,何嘗不對,只是人類既要自尊自大,又不夠偉大,所以就自卑而不敢承當而已。那麼,他提出"真人"、"神人"的境界是什麼呢?如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吹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莊子像這樣描述"神人。的話,屢見不鮮,有的地方便說"神人",是乘日月以遊行,比乘雲氣還要擴大,因為他提升了人的境界與價值,所以居高臨下,憑空鳥瞰,便自然而然的鄙棄世俗,卑卑不足道也,所以他說,像這一類的"神人",只要用他的殘渣廢物,就可以製造出許多聖人,其他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如雲:"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秕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 (3)服餌者的理由:說到服餌者,在古代道家學術中,也有叫他為"服食"或"餌藥"等等名稱,總之,這是道家"方士"演變而成後世丹道派的"煉丹",與服食丹藥而成神仙,道家物理科學而哲學的正統派,也便是中國上古原始的科學知識,對於物理的觀念,引用到生物生命學的理想,企圖以藥物改變身心生理的氣質,延伸人的壽命,至於羽化而登仙的要求。他們是世界上打開化學紀元的先驅者,也是初期藥物學研究的主流,這種以藥物服餌為主的道家流派,才是戰國時期所稱為正牌的"方士",同時也包括了醫學的人士。因為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從儒家思想的觀念出發,對於從事濟世活人醫藥的人們,一概叫做"方伎"之士,向來把他們與"方士"並待,他們在儒林中,並無地位,也不受重視,有時還把他們列入佛、道一樣,鄙視他們為江湖末技,因此,在明、清以後,有許多學者從醫的,便特別標榜自己為"儒醫"的招牌,以爭取學術的地位。關於服餌方士派的理論,約有兩個理論、三項種類、三個程序: 所謂服餌丹藥的兩個理論:①他們認為人身便是一個細菌的世界,四肢百骸,五臟六腑,都充滿了細菌的生命活動,他們以原始的觀念,命名這種細菌的種類,都叫它為蟲。在中國古代相傳的醫藥觀念上,素來便把人的身體分為上、中、下三焦;大約由頭部至肺部,為上焦;自胃部到橫隔膜,為中焦;從橫隔膜以下,包括腎臟系統及大小腸、膀胱等為下焦,這三焦所有的寄生蟲,便統統命名它為"三尸蟲",而且還為"三尸蟲"的種族,取了名字,叫做彭琚、彭質、彭矯。後來道教,比較客氣點,又稱它為"三尸神"。又例如說:"上蟲居腦中,中蟲居明堂(眉眼的中間),下蟲居腹胃。上屍蟲伐人眼,中屍蟲伐人五臟,下屍蟲伐人胃命。"綜合起來,便叫它為"三彭"。所以他們鍛煉礦物藥品,如水銀(硫化汞)、砒霜、硫磺等五金八石的毒藥,經過化學的提煉而凝結成丹,吞服求仙,也就是為殺死"三彭"的殺菌作用。我們姑且不論這種理論是否正確,但在二千多年前,根本還沒有現代科學影子的時代,公然有了這種醫學的理論出現,你能說他是絕對沒有科學思想的根據嗎? ②除了服餌丹藥,消滅"三尸蟲"的觀念以外,第二個思想,便是認為這個血肉骨骼系統的五臟六腑,是容易感受外界物理作用的損害而生病,如寒、溫、暑、濕與傳染病的侵襲,如果把這個人身生理所有的機能,換成黃金、白銀一樣的體質,當然就可以活得長久了。因此他們研究礦物藥物的化學,把銅鐵製成黃金,(因為秦、漢時代,所謂黃金,大都是赤銅,真正的天然黃金很少,所以要化學製造,因此中國的煉金術,也是世界科學史上最早發明的冶煉技術,後來由阿拉伯人,輾轉傳到歐洲去的。)再用某一種天然植物的成分,把純淨黃金化為液體,漸漸吞服下去,使它慢慢吸收,久而久之,便把所有生理的機能,整個換成黃金的體質,當然就可以長生不老了。你說這種思想,多麼可笑?然而真可笑嗎?不然,凡是科學的發明,都是等同兒戲的幻想而來,我們在沒有證據以前,只可以取保留存疑的態度,可是,你一定會說,吃了黃金不會中毒嗎?會的,黃金中毒的成分還不太嚴重,如果不把黃金化成液體,腸胃穿孔的情形,隨時可以造成,"方士"們對於解救黃金中毒的藥物,早在兩千多年前,已經研究出幾種,可惜有的已經失傳而已。至於煉鐵成金的方法,在後世還有流傳,據說,現代有人試過,果然可以煉成,可是現在天然的黃金太普遍了,用這種化學煉成的黃金,成本比天然的黃金還貴。所以沒有用處,這是見之於現代人研究道家修煉報導的事實資料,隨便一提而已。我們聽了這種道家"方士"學術的思想,看來非常可笑,同時也很有趣,當然不會使人相信,但是現代的人,想用血清等藥物挽回人身壽命的理想,到今天還未正式試驗成功以前,豈不是同樣值得懷疑嗎?科學家的精神,是由幻想、理想中尋求理論的根據,然後再拿理論來求證實驗的,所以我們對於這種道家"方士"求"長生不老"的理想,姑且把它當作科學小說的觀念來看,不加可否為妙。 講到這裡,我們順便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我們過去的歷史上,許多帝王、名人,例如漢、唐、明、清幾位篤信道術,服用丹藥的帝王,以及名人如韓愈、蘇東坡、王陽明等人,都是服用道家"方士"的丹藥而促成速死的,這是什麼理由?在這裡,我要忠誠告誡各位迷信現代成藥,盡量服用補藥,與專打補針的朋友們,應該同在這個問題上,予以相當注意。 "方士"們發明鍛煉五金、八石等礦物質的藥品,在醫藥的價值上,與在人身上做物理治療的用劑,只要用的適當,不但沒有錯誤,而且極有價值,但是,這類從礦物質提煉出的藥品,都是燥性的,而且具有強烈的揮發生理生命機能的功效,與現代某一類多種維他命等的成藥,有殊途同歸之妙。在真正道家"方士"們的服用方法上,第一重點,必須要在心理行為上,徹底地做到"清心寡欲",對於男女性行為,與貪吃濃肥、富於動物肉類等食物的慾望,已經絕對不生貪戀的作用,才能開始服食。否則,這種藥物,一吃下去,具有強烈的壯陽作用,必然促進性機能的衝動,這對於那些帝王,與名公巨卿們,終日沈湎在聲色場中,與醇酒美人打滾的富貴生活中人,無疑地便成為催命劑了,那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呢?第二重點,道家對於服用這一類丹藥的條件,必須先要煉到神凝氣聚,可以辟谷而不吃人間煙火食的程度,才能吸收融化,否則,或因食物相反而中毒,或因藥而得病死亡了。總之,一般服用丹藥的人,不能斷絕"男女飲食"的慾求,相反地,還想靠丹藥的功效,以達到"男女飲食"玩樂的要求,那麼,"服藥求神仙,反被藥所誤",這是必然的結果。大可不必把這些爛帳,一律記在"方士"們的名下,你說對嗎? 關於服餌丹藥的三種類。自戰國以後,經秦、漢、魏、晉、南北朝,到隋、庸之間,丹道服餌派的種類,大體可以把它分為三類,也就是後世道家所謂的天元丹、地元丹、人元丹三種。 天元丹約有兩類:一是指天然的礦物而成丹的,如五金、八石等天然化學藥品。一是指不需自己的辛勤煅煉,接受已經煉丹得道者的賜予。 地元丹:是專指採用植物性的藥材,研究提煉而成丹的一種。從秦、漢以後,中國藥物學的發展,與講究修煉地元丹的道家,實有不可分離的關係,例如民間相傳服食成仙的靈芝草、何首烏等等故事,都是由於地元丹的思想而來。道家對於靈芝草的研究,存有專書,包括靈芝的種類,有礦物化石、動物化石的靈芝等等,大多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我們普通採到野生的靈芝,並非神仙煉丹的一種,這是屬於菌類的靈芝,有的是有毒的,即使無毒的一種,少吃只會使人起幻想,多吃會使人精神分裂,或中毒,萬萬不可以迷信服用,以免無故而仙逝,後悔莫及。 人元丹,約有兩類:①是指離塵出借,避世清修,專門養神服氣,棄欲絕累,涵養身心,使其達到清靜無為,虛極靜篤的境界。利用極其寂靜的作用,只求積聚,不事任何消散的成果,引發本身生命的潛能,例如普通所謂打通任督二脈與奇經八脈,然後到達神凝氣聚,發揮生命具備的偉大功能,再來自由作主製造新的生命,也就是後世道家所謂的清修派,或名為單修派的一種功效。 ②是以古代房中術的理論做基礎,研究性心理與性生理的作用,認為男女兩性內分泌(荷爾蒙),具有延續生命的功能,在合理而正常的夫婦性生活中,不亂、不縱慾,而達到昇華精神,延長壽命的功效,這就是後世道家所謂的男女雙修派,屬於房中"長生久視""內視煉精"的一種。他們對於內分泌的研究,應該算是世界醫藥史上發現的最早。但是這一派的流弊所及,百害叢生,例如普通所謂採補術(採陰補陽,或採陽補陰),以及過去旁門左道中,採取紫河車(胞衣),服食丹鉛(輸食童男童女的血液),鬧出許多傷天害理的事,不但違反倫常道德,甚至觸犯刑章,大逆不道。在中國民間社會,許多無知的人,迷信這-類旁門左道的道術,暗中相當普遍,殊不知這些知識,在現代醫學上,經過科學的整理,已經有許多藥物,如荷爾蒙、維他命等等,早已超過這種原始而不切實際的理想,再也不可迷信了。 服食丹藥的三個程序:戰國時期道家正統的"方士",應該屬於從事服餌的丹道者,他們是專以煅煉五金、八石,與燒鉛、煉汞(化煉硫化汞、氧化汞等)藥物化學的發明者,也是成效方單醫藥的創始派,他們有物理科學理想上的理論,也有實驗的成績。後世道家把修煉身心的精氣神,叫做煉丹,那便是取用人元丹內養方法的演變,做為主體,這是中國專有養生學上的特別成績,以後再加說明。不過,專主修煉精氣神的內丹,不懂道家醫學的原理和道家藥物的知識,在丹道而言丹道,是有缺憾的。 從丹道方場來說,服餌丹藥,約有三個程序:第一個程序,服用地元丹,是為修煉養生做預備的工作,所謂強壯其筋骨,健全其身心,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可以服食而求保健的,由此發展,便成為後世中國人講究食物治療的風俗,例如冬令進補,與膳食養生的習慣,都是淵源於地元丹的思想而來。第二個程序,就是修煉人元丹,變化氣質,以達到道家凝神聚氣的標準,猶如莊子所謂"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的境界,到了這個程序,可以辟谷而不食,晝夜不眠而如一,正如莊子所說:"不知說(悅)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讠斤,其入不距,倏然而往,倏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忘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然後才可以服食天元丹,這便是方士丹道派修煉服餌的程序。可惜古往今來,若干不知丹道真義的人,因為不明究竟,欲求"長生不老",反而促成短壽早夭,不能樂終天年,豈非大謬不然嗎? (4)祀禱派的修煉:關於"方士"們修煉神仙的學術思想,在前面已經做過極其簡要的介紹,至於祀禱派修煉神仙的方術,向來都把它與"方士"混為一談,這是莫大的誤解。真正"方士"修煉神仙的學術思想,是由科學而哲學的理論做根據,禱祀派的學術思想,完全是基於宗教性的信仰,屬於精神與靈魂學的範圍,也就是漢代以後,形成道教的中心思想。講到祀禱這件事,必須上推三代文化傳統的祭祀思想而來,再向上推,應該歸到黃帝前後時代,與上古民族留傳下來的巫祝,在醫學上,用於精神治療"祝由科"的淵源。根據《書經》學系的文化傳統,直到《禮記》中心的祭禮思想,可以了解我們的祖先,在三代以上的宗教思想,與宗教情緒,也正如世界各個民族文化的起源一樣,都是由於泛神思想,與庶物崇拜等觀念而來,然後漸漸蛻變,形成一神論的宗教權威。我們的祖先,雖然也與世界各個民族文化的來源相同,先由類似宗教的信仰開始,但是始終不走一神權威論的路線,而且最大的特點,始終把天、神、人三者,在道德善惡的立足點上,永遠是平等如一的。並且以崇敬祖先的祭祀精神,與祀禱天地神只、山川鬼神的儀式,是互相為用的,尤其在周代文化,裁成融會三代文化思想的精粹,建立各種大小祭祀的規範,統以祭祀祖先為中心。所以我們後世對於已故祖宗父母的牌位,一例都叫為神主,由此而建立以"孝道治天下"傳統文化的精神,這與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由上古宗教思想學的發源,大有不同之處,萬萬不可以拿其他文化的規格,隨便向中國文化頭上一套,那便有張冠李戴,絕對非我文化的本來面目。 由於上古的祭祀天地神只,與山川鬼神的演變,到了唐堯、虞舜、夏禹的時期,便繼承先民的思想,以"封禪"山川神只,為國家民族治平政治象徵的大典。可是大家不要忘了"封禪"的真正精神,仍然是以人文文化做本位的意義,為什麼呢?因為山川神只,雖然偉大而崇高,然而不經人間帝王,率領全民意志去崇敬它,"封禪"它,那麼,它依然只是一堆山水土而已,"聖從何來,靈從何起"?大家都知道"封禪"思想,在中國上古文化思想戶,等於宗教的觀念和儀式,可是大家都忘了它的內在精神。卻是提高人文思想的真義,唐、宋以後,儒家思想所褒揚大人君子的聖賢,與元、明之間,民間小說的,都由這個精神而來。到了秦始皇、漢武帝的玩弄"封禪"開始,這種由傳統而來的"封禪精神,就大加變質,完全不合古制。他們除了表現帝王權力的躊躇滿志,藉此巡狩四方,用以耀武揚威的意識以外,事實上,確被當時一班祀禱派的"道士"們,利用他們心理上的弱點,妄求"長生不死",妄想登遐成仙,要做到道家傳說黃帝乘龍而上天的奢望,於是便在歷史上記載著,秦皇、漢武戲劇性"封禪"的"頁了。這一派"道士"的方術,完全講究精神與靈魂的作用,利用藥物,配合咒語與符籙,藉此而鍛煉心理意志的統一,引發心靈電感的功能,演出鬼神的幻術,博取秦皇、漢武的信仰,使其做出求藥尋仙,"封禪"以邀神佑的壯舉,他們在這中間,便可上下其手,自飽私囊,如李少翁的招魂、欒大等人裝神弄鬼的幻術,不一而足,及其禍弊所及,漢代宮廷的巫蠱大案,就是當然結果的榜樣了,後來歷史學家,把這一批"道士",或"術士"的濫帳,一概記在"方士"名下,這對於秦、漢以來,真正的"方士"們,似乎大有不平之處。我們在這裡附帶地說明一句,中國文化學術思想中,對於精神學、靈魂學、與心靈作用等雛形,早在春秋、戰國以前,已經普遍流行,只要讀過,孔子講到"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便可知道孔子對於"封禪"的觀念,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等章句,便可知道古代對於家神、灶神崇拜的習慣,由來久矣。 秦始皇重"封禪",漢武帝在"封禪"以外,更喜歡祀拜灶神,同時又相信降神的法語,這便是後世流傳到現在的扶箕、扶乩、扶鸞(這三種方法不一樣)等旁門左道,相信靈魂存在的傳統。我們平常隨便開口批判別人為迷信,其實,真正是迷信的人,倒不是愚夫愚婦,實際上,知識愈高的人,愈是迷信,而且批評別人迷信的,在他心理上,正在迷信的臼窠之中,這是一個非常有趣、而有深度的心理問題,將來再講。然而,為什麼上至帝王,下至販夫走卒,都很願意聽信迷信的神話,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人類知識,始終無法解開宇宙人生的謎底,所以祀禱派的"道士"們就能在種種心理的空隙上興風作浪,產生利用的價值,極盡玩人的手法了,現在我們舉出司馬遷在《封禪書》上所載漢武帝相信神話的迷信現象,足以顯見古今中外一律的戲劇,如說:"神君所言,上使人受之,書其言,命之日書法。其所語:世俗之所知也,無絕殊著,而天子心獨喜。"於是便有神仙派的五利將軍,"裝治行,東入海,求其師云。"公孫卿的奏言"神仙好樓居",便大興其土木了。至於秦始皇做的諸如此類的故事更多,你能說秦皇、漢武,不是第一流的聰明人物嗎?這種做法與思想,不是第一流的傻事嗎?與其聰明絕頂,才會有這樣的傻勁,不傻者,未必聰明,這又是一個哲學上的重要課題,在此不必細說。 然而祀禱派的思想,都是一派謊言嗎?不然,真正祀禱派的淵源,除了上面講過,實是遠繼三代以上的祭祀精神以外,它的內容,也自有它的學術源流,而且包藏很多學術價值,例如人盡皆知祭祀與禱祝(告),是全世界,貫古今,所有宗教共同的儀式,如果要研究全人類原始上古文化思想的淵源,那麼,那於道士祀禱派淵源的追溯,便不可輕易放過,同時,也不能只把它當做人類原始的迷信而已。因為虔誠的祭祀與禱祝,有時候的確可以產生心靈的感應,對於事物的反應,達到伊然如有神助的功效,當然囉,這裡所說有時候的意思,便是指精神意志,絕對統一,到達極其虔誠的情況,這種作用與功效,也便是人類對於精神的功能,心靈的玄妙,靈魂的奧密,三種基本的學問,始終未經解開的謎底。上古的巫祝,以及黃帝時代流傳下來的"祝由科",他們便在這種奧妙的學問上,建立它的基礎,後來儘管演變而成為宗教的儀式,可是在它的基本上,還是由於精神生命的心靈作用,與靈魂的關係而來,我們如果把它迷信的外衣褪去,不是用來欺人,是以科學的精神來研究,你能說它不是人類文化的一大貢獻嗎?假使我們真能研究發明精神的功能與奧妙,那麼,對於宗教、哲學、科學的文明,也必隨之而來,會有新的變化了。其次,"道士"們用以統一精神,用做祀禱的咒語,看來都是邵俚不文,不堪年讀,然而,推開精神作用而不講,如果要研究古代的方言,與古代民俗的俚語,那就不能不留心注意,足供發掘了。至於畫符用的符籙,由東漢時期,張道陵五斗米道以後,派別更多,符籙的式樣,也不統一,如元、明以後,辰州派的符咒等等,看來真有鬼畫桃符,如同兒戲的的感覺,然而你要研究上古方案不同的來源,例如蝌蚪文等,以及印度梵文與中國符籙的關係,與唐、宋以後,道教自創文字的思想,就不能不慎重地註意了。總之,祀禱派"道士"們祭祀、禱祝的禮儀,以及畫將書篆、念咒誦文等方法,他的主要精神,仍然要與"方士"修煉派的養神論者,與養氣論者的作用合一,才有靈驗,換言之,當在畫符書盝,念誦咒文的時候,不能達到忘身忘我、精神統一的境界,不能煉到神凝氣聚,闊氣煉形的情況,那便如民間俗語所說:"不會畫符,為鬼所笑了!"所以晉代道家的葛洪,在他著作的《抱朴子》中,講到修煉符籙的要點,便特別提出煉氣的重要,因此祀禱派的方法,仍然屬於"方士"學術的範圍,其由來也久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