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

第5章 第一部分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5

關於密宗手印的神秘 東密的身密,注重在“手印”的結合,而前圖所例舉的圖式,只是有關“手印”的一部分姿態而已。因為密宗“手印”的種類過於繁多,暫時從略。總之,在密宗的理論裡,認為雙手的十指,對外則與法界佛性(宇宙本體的功能)相通,對內則與五臟六腑相通。所以修習密法時,結成“手印”,便可與法界中已經成就的請佛菩薩的身密互相感召,增加速成的效果,同時自身也就等同有佛菩薩的神通功能。 其實,對於“手印”具有神秘效力的觀念,並非佛法之密宗開創此理論,它在印度固有的婆羅門教中,早已流行著重視“手印”的作用。中國秦漢以後的道家符籙派的方士們,也已有了“捻訣”結“手印”的玩意。甚至,有些特別崇拜道家,愛護中國文化的人士,還認為密宗的“手印”與氣脈之學,乃至印度的瑜伽術,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這就相當於北魏以後和唐末五代的道教之徒,杜撰道書經典名為《老子化胡經》,說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西渡流沙,到了印度,搖身一變,便成為釋迦牟尼。同時佛教之中,也互不相讓,杜撰佛經,說迎葉尊者行化中國時,便搖身一變而為老子。儒童菩薩,乘願而來,化為孔子。這些都是基於狹隘的宗教情緒和宗教心理的作祟,自找麻煩而自成不經之談,徒為有識者所譏。

有關人體氣脈的奧秘 但到了初唐時代,從蓮花生大師由北印度進入西藏,傳授了流佈在西藏的密宗開始,對於人體身密的奧秘,忽又突出三脈七輪,或簡稱為三脈四輪的學說,涵蓋了密宗和瑜伽術等一切修法的內容。由此發展,便構成由蓮花生大師傳統的藏密,對於色身(現有的身體)的修持方法,綜合起來,便有“修氣,修脈,修明點,修拙火(或稱為靈熱和靈能)”等的成就步驟。同時,對於修心的心法,綜合起來,就有“加行瑜伽、專一瑜伽、離戲(戲論)瑜伽、無修無證”等的成就程序。再從色身修法部分,詳細剖析氣脈,由三脈四輪開始,頂輪概括三十二脈,喉輪概括十六脈,心輪概括八脈,臍輪概括六十四脈等共計有一百二十脈有關生命奧秘的精闢理論,而且認為人體氣脈與宇宙的功能,實有直接關聯的奧妙。

三脈四輪圖(此等脈輪空通全身並通中脈旁脈) 了解了東密與藏密對於人體氣脈的觀念以後,由此與道家的氣脈(奇經八脈)理論互相對照,配合中國固有的醫理學——《黃帝內經》、《難經》等學理,再和現代生理解剖學、神經學、內分泌學等相互發明,則不但對於人體生命神秘的研究有更為深入的新發現,同時對於人類醫學也必有更為重要的貢獻。無奈現代的科學研究,只求科別分工的精細,不管分析以後歸納的綜合研究。因此,使通於此者不能通於彼,而互以先入為主的主觀成見,深閉固拒,爭相攻譏,甚為可惜。可是在歐美研究神秘學者,經過一二百年的輾轉傳習,已把藏密部分的要義,吸收融會而變為神秘學的內容,卻又自行號稱來自大西洋或埃及文化的遠古淵源。如今逐漸發展,已進入科學中“超心理學”範圍,若更求深入的研究,其前途演變,勢必大有可觀之處,絕非目前閉塞於自然科學者所能推論。

佛學顯教與密宗在學理上的異同 此外,在佛學的範圍來講,一般修習顯教各宗(當然包括禪宗)的見解,不但認為密宗之學,幾乎有等同外道的嫌疑。甚至,認為學習密宗的人,便是專搞男女關係,或者是不可救藥的壞種。而且根據佛學大小乘經典的學理,都認為人們的身體,只是“四大”(地:身體的骨骼等。水:血液涕唾等。火:暖力。風:氣。)假合之身,僅為我暫時偶有的所屬,並非真的為我之所有。而一切眾生,卻“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不知“四大”從緣而合,暫有還無,本自性空。而密宗的修法,恰恰與此相反,不但重視人體的氣機,並且注重修煉身體,認為它是成佛的妙道。於是一般顯教便視之為不經之談。這種理論形成的觀念,嚴格說來,對於全部佛學中,經、律、論三藏的奧義,並未透徹。而且,對於後期佛教性宗“般若學”“中觀”的畢竟空,與相宗“唯識學”的勝義有,更未融會貫通,所以便不能匯通學理而造成誤解。

其實,密宗的依身起修,認為“五大”(地、水、火、風、空)的自體,就是五方佛的自性,其中最高義理,並無絲毫與顯教的經典相違之處。因為屬於色法(物理世界的一切種子)的“四大”,它的自體本性,也就是“阿賴耶識”所屬的附起功能,心物同源,互相依附而發揮它美麗的光輝。所以先從“四大”起修而了卻身業的根本,進而轉此心物一元而返還為大圓鏡的光明清淨。準此學理依據,確是契合佛學最高原理的深密。玄類大師所著的《八識規矩頌》中,便已指出“阿賴耶識”具有“受熏持種根(人體生理的六根)、身、器(物質世界),去後來先做主公”的作用,充分顯示物理世界的一切和人體生理的功能,本來便是一個同體的分歧變化。所謂“四大”本空的理論,只是從心物現象的分析而契合於實際本體的觀念,並非完全推翻妙有的緣起而成為斷滅論的空觀。可惜一般學者,只注重“去後來先做主公”的一句,而忽略了“受熏持種”以及它能生起人類生命的生理(根和身)與物質世界(器世界)等等的作用。而且顯教經論所講的,大多都是著重在形而上本體論的辨正,以彼破除凡夫執著現象為實體的觀念。如果依佛學全部的真義而論,這些都是注重於“法身”的修持,而不管“報身”與“變化身”的實證。況且一般的人,又忽略了經論所指出離欲界以後,還必須住於色界方能成就的重點,所謂“盧舍那佛”(報身佛),有必須住於色界而後方能成佛的內義。

但是這種理論,流傳夾雜在中國的道家思想中,便一變再變而成為道家神仙丹法的學術。所謂修成大羅金仙以後,可以散而為氣,聚而成形的隨心所欲。至少亦可修到現在脫胎換骨而白日飛升。近世以來,再由藏密與道家方面,輾轉流傳,被歐、美的神秘學所吸引,幾乎完全抹去了形而上(法身)的性空原理,而只一味追求生理本質的自性功能,特別注重神通與物理關係的實驗,並且有突飛猛進,日臻玄妙的趨勢。但是停留在十九世紀末期思想階段的密宗與道家方面,卻仍故步自封,閉戶稱尊而日趨凋零破碎,豈非東方文化的一大劫運,自取沒落之道。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