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近乎佛教徒

第21章 第二章情緒和痛苦-3

隨著禪定的精進,悉達多開始了悟所有現象的虛幻本質。他以此了悟,回顧了過去的宮廷生活、宴會及孔雀園、他的朋友與家人。他了解到所謂的家庭恰如客棧或旅館,不同的旅客進駐,有了短暫的聯繫。最終,這些聚集的人們在死亡來臨或更早時就會各散東西。當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或許會培養出信任、責任、愛,以及對成敗的共同價值觀,各式各樣的戲劇都因之產生。 悉達多能夠清楚地看見,家庭、愛和團圓的想法,以及宮廷生活的一切迷人現象,很容易讓人們深陷其中。他看見了其他人所見不到的,恰如成年人見到火圈一般,知道這一切只是幻相、和合,不具本質之部分而已。但是如同仁慈的雙親,悉達多不因為孩子們的迷惑而自覺驕慢或高人一等,反而看見這個轉輪之中,沒有惡,沒有過失,因此也沒有責任,這使得他解脫,只感到極大的悲心。

看透了宮廷生活的表象,悉達多現在能夠看見自己的身體是不具本質的。在他的眼中,火圈和身體具有相同的本性。如果有人相信其中之一真實存在----不論是短暫的或恆常的------那麼他的信念就是根源於誤解;如此,便是失去了覺察,也就是佛教徒所說的無明。我們的情緒,就是從這無明所生起。從失去了覺察到情緒生起的過程,可以用四真諦完全解釋。我們接下來會談到。 * * * * 這個世間存在著無以計數的各種情緒。每一剎那,無數的情緒因為我們的誤判、偏見和無明而產生。我們熟悉愛與恨、罪惡與無辜、虔誠、悲觀、忌妒和傲慢、恐懼、羞愧、悲傷和喜悅,但是情緒不只是這些。有些情緒在某些文化中有字眼可以形容,而在其他文化之中卻沒有,因而被視為“不存在”。根據佛教徒的說法,還有無數的情緒尚待命名,甚至有更多超過我們邏輯世界的能力來定義的情緒。有些情緒看起來是理性的,但大多數是非理性的;有些似乎平和的情緒,卻根源於攻擊性。有些則是幾乎覺察不到的。我們可能認為某個人絲毫不動感情或漠不關心,但這本身也是情緒。

情緒可以是幼稚的。舉例來說,你可能會因為別人應該生氣卻不生氣,而感到生氣。或者某日,你可能因為伴侶的佔有欲太強而不悅;但是隔天你又因為她的佔有慾不夠強而不快。有些情緒可以令旁觀者發笑,例如英國查爾斯王子對當時的情婦卡米拉說,他轉世為她的衛生棉條也無妨。有些情緒展現為傲慢自大,例如住在白宮的人把他們對於自由的概念強加於世界。把個人的觀點透過威力、勒索、詐欺或隱微的操控,強加於他人身上,也是我們的情緒活動的一部分。基督徒和回教徒熱衷於勸導異教徒改信,讓他們免於被地獄之火和詛咒所毀滅,而存在主義者則積極地想要把有信仰的人轉變成異教徒。情緒有時也以荒謬的傲慢呈現,例如印度人效忠於英國殖民者所塑造出來的名為印度的國家。當美國總統布什在林肯號航空母艦的艦橋上,宣布戰胜伊拉克時,許多美國人感受到一種莫名的自我正義感,雖然事實上,戰爭才剛開始。拼命想要獲得重視也是一種情緒;看看馬來西亞、台灣和中國大陸較勁,看誰能夠建造出世界最高的大樓,彷彿那是性能力大的證明。情緒也可能是病態而扭曲的,因而導致戀童癖和戀獸癖。曾經有人甚至在網絡上刊登廣告,證求自願要被殺害的年輕男子。他收到了六個人的回應,並且真的殺害併吞食了其中一人。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