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寬容

第33章 關於房龍和他的著作

寬容 亨得里克·威廉·房龙 1234 2018-03-20
體重二百英磅、粗壯結實的荷裔美國人亨德里克·房龍,善於用極其輕巧俏皮的文字,撰寫通俗歷史著作,而為無數青年讀者所喜愛。 他從本世紀二十年代以來,發表了一系列這樣的作品,大多成為美國的暢銷書,並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著名的如《人類的故事》、《房龍地理》、《發明的故事》、《聖經的故事》等,早已有了中文譯本,對我國一整代年輕人有過深刻影響。 歷史學家曹聚仁在《我與我的世界》中回憶說,二十年代他在候車時偶然買到《人類的故事》中譯本,於是—— “那天下午,我發痴似的,把這部史話讀下去,車來了,在車上讀,到了家中,把晚飯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讀,一直讀到天明,走馬看花地總算看完了。這五十年中,總是看了又看,除了、,沒有其他的書這麼吸引我了。我還立志要寫一部《東方的人類故事》。歲月迫人,看來是寫不成了;但房龍對我的影響,真的比王船山、章實齋還深遠呢!”

鬱達夫在林微音譯本《古代的人》的序言中分析了房龍的寫作藝術,認為他的方法—— “實在巧妙不過,乾燥無味的科學常識,經他那麼的一寫,無論大人小孩,讀他書的人,都覺得娓娓忘倦了。” “房龍的筆,有這一種魔力,但這也不是他的特創,這不過是將文學家的手法,拿來用以講述科學而已。” 房龍於一八八二年出生在荷蘭的鹿特丹,家庭雖然很富有,但是父親不關心孩子,彼此分居,所以他從小“逃避在過去之中”,從十歲起就沉溺於史學,以至於後來“了解十七世紀勝過了解二十世紀”。他受荷蘭的人文主義者伊拉斯莫斯影響很深,一貫反對愚昧和偏執,並且對勞動人民深為同情。房龍從一九〇三年後在美國、德國求學,獲得博士學位,但這沒有使他飛黃騰達,也沒有從此專門在書齋裡討生活。他甚至認為:

“凡學問一到穿上專家的拖鞋,躲進了它的'精舍',而把它的鞋子上泥土的肥料抖去的時侯,它就宣布自己預備死了。與人隔絕的知識生活是引到毀滅去的。” 房龍在上大學前後,屢經漂泊,當過教師、編輯、記者,在各種崗位上歷練人生,刻苦學習寫作,有一度還曾經專門從通俗劇場中學習說話風趣的技巧。一九一三年起他開始寫書,到一九二一年寫出《人類的故事》,一舉成名,從此飲譽世界,直至一九四六年去世。 房龍多才多藝,能說和寫十種文字,拉得一手小提琴,還能畫畫,他的著作的插圖便全部出於自己手筆。 現在這本,最初出版於一九二五年,一九四〇年重版。房龍在這裡縷述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倡言思想的自由,主張對異見的寬容,譴責反動分子鎮壓新思想。他在一九四〇年準備出版此書第二版時,正是法西斯勢力在全世界猖獗之日,這是對他的“寬容”理想的嚴重打擊。但是房龍沒有放棄理想,號召正直的和有正義感的人“養精蓄銳,保存自己,以便迎來開始進行重建工作的那一天”。房龍畢生持人文主義立場,在有的問題上不免有與馬克思主義不同的觀點,這是我們可以理解的。

房龍的著作,在我國解放後未曾出版過。為了借鑒和繼承前人的精神遺產,發展我國的通俗社會科學讀物的寫作,特地選譯了幾種房龍著作,陸續出版,以供參考。歡迎讀者對房龍著作中譯本的出版提出改進意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