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文學理論 鮑鵬山新說《水滸》

第72章 第三章御用文化,扼殺英雄

鮑鵬山新說《水滸》 鲍鹏山 1122 2018-03-20
張青明白,能夠識破孫二娘蒙汗藥迷局者,必是大精細人,必是常走江湖人。 能夠輕易的把他老婆這樣的母夜叉壓翻在地的,必是武功超強之人!這樣的人,只能為友,不能為敵。 我們看,張青第一次出場,名姓都還沒交代,但他的一句話,就顯示出了他的性格:精細,明白,善斷形勢。 張青看著武松,叉手不離方寸,說道:“願聞好漢大名!”武松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頭武鬆的便是!” 值得注意的是,武鬆在介紹自己時,前面有一個帽子:都頭。這就像是今天有些人的名片:總要印上那些由體制任命或頒發的各種大大小小的頭銜。其實,此時武松哪裡還是什麼都頭?不過是一個流配的囚徒。追根究底,他做都頭也不過四個月時間,此前他也就是一個古惑仔,一個流浪江湖的逃犯。他二十六歲(他初見潘金蓮時自稱二十五歲,此時過了一年)的生命裡,當都頭也就四個月,可是,已經深深地烙印到他的生命裡了,已經成為他二十六年生命歷程中最值得驕傲的成就了!

這就是中國文化中不好的一面。人人都特別看重體制之內的位置,把這些看成是自我的最高價值。連武松這樣的江湖好漢,都如此嚮往廟堂。一個小小的都頭,可以說是到處都是,庸才盡有。而能打虎,能轟轟烈烈為兄長報仇,能有幾個呢?但是,不行,還是一個小小的體制內的職銜,才為人們承認! 這樣的文化,就是御用文化,就是奴才文化。 這也是宋江後來處心積慮要招安,並且代表了大多數人的願望,從而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當然,武鬆後來就不大再到處自稱“都頭”了,那是因為:第一,時間長了,再說什麼短短四個月的“都頭”,自己都覺得陌生了。別人也未必當真。第二,後來他在張都監家裡,一口氣殺了十五個人,鑄成死罪,永遠絕了躋身體制之內的希望,當然也就不會再提什麼曾經的都頭了。第三,隨著武松接觸的人越來越多,他發現,都頭一職,實在擺不上桌面。梁山好漢裡面,盡有身份地位遠遠在他之上的。豈止都頭,都統都有。這就好像一個鄉長,在鄉下見到老鄉,他頤指氣使、大腹便便,待到進了城,見到滿大街的處長局長等,一下子他就再也不提他的鄉長了。

武鬆在張青面前,神氣活現地自我介紹自己是都頭,為什麼?因為張青也就是一個個體經營戶,而且還涉嫌非法經營。在這樣一個地位低下者面前,說自己是都頭,哪怕是過去式的都頭,也可以拿來長長自己的志氣,滅滅對方的威風。 但是,假如他面對的是柴進,是關勝,是秦明,是盧俊義,他還會眉飛色舞地說自己“都頭武鬆的便是”嗎? 張青道:“莫不是景陽岡打虎的武都頭?”武松回道:“然也!” 注意這個“然也”,是何等得意,何等自豪!可見武鬆骨子裡還是很為他的打虎經歷自豪。 但是,雖然有這樣的英雄事蹟,還不能夠足夠自信,必須要有一個體制內的職銜,方才覺得有面子。這種文化,拘束了多少英雄,又扼殺了多少英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