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文學理論 鮑鵬山新說《水滸》

第50章 第一章自信是天使,自負是魔鬼

鮑鵬山新說《水滸》 鲍鹏山 3460 2018-03-20
武松,天賦英雄。上天不僅給了他豪氣沖天的英雄氣質,還賦予他風華絕代的英雄素質。 武鬆的出場在第二十二回(金聖嘆本第二十一回),當時他以為自己打死了人,躲在柴進莊上。後來他才知道,這個人,只是被他一拳打得昏迷過去,所以,他的第一場精彩,不是陽谷縣打人,而是景陽岡打虎。 景陽岡打虎,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情節,也是中寫得最為精彩的章節之一。金聖嘆在本章的回前總評上說:“天下莫易於說鬼,而莫難於說虎。無他,鬼無倫次,虎有性情也。說鬼到說不來處,可以意為補接;若說虎到說不來時,真是大段著力不得。所以《水滸》一書,斷不肯以一字犯著鬼怪,而寫虎則不惟一篇而已,至於再,至於三。蓋亦易能之事薄之不為,而難能之事便樂此不疲也。”金聖嘆又說“讀打虎一篇,而歎人是神人,虎是怒虎。”這都是在說《水滸》作者描寫手段的高超。

我們比較一下魯智深和林沖的出場。 魯智深一出場,也是打,打的是人,惡霸鎮關西。 林沖一出場,卻是不打,不打的也是人,色狼高衙內。 打有打的道理,魯智深這樣個性的人,碰到鎮關西這樣的市井惡霸,不得不打。 不打有不打的原因,林沖這樣性格的人,碰到頂頭上司高太尉的養子,只能忍氣吞聲不打。 那麼,武鬆一出場,打的卻是虎。 虎是無道德意識的,無所謂好與壞,無所謂忠與姦。 武松打虎,也是不得不打嗎? 答案是:是,也不是。 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武松並沒有一定要打這隻老虎的理由,他也沒有打虎的打算。 這個問題實際上李贄早就看出來了。他在本回的回末總評上,說:“人以武松打虎到底有些怯在,不如李逵勇猛也。此村學究見識,如何讀得?不知此正施、羅二公傳神處。李是為母報仇,不顧性命者;武乃出於一時,不得不如此耳。俗人何足言此,俗人何足言此!”

李贄的意思就是,李逵連殺四虎,毫無膽怯退避之意,乃是因為這四隻虎吃了他的母親,也就是說,他是為母報仇,不得不打虎。 而武松卻是一時倉猝,路遇猛虎,無可退卻,不得不硬著頭皮打。而在此之前,他並沒有打虎的打算。 武鬆在柴進莊上,得知自己並沒打死人,於是要回清河縣看望哥哥。在路上行了幾日,來到陽谷縣地面。當日晌午時分,走得肚中飢渴。望見前面有一個酒店,店招上寫著五個字道:“三碗不過岡”。武松進去,軟磨硬泡,強買強要,前後共吃了十五碗(應該是十八碗,金本改得對。)手提哨棒便走。酒家趕出來告訴他,前面景陽岡上,最近出現了一隻吊睛白額大蟲,晚了出來傷人。壞了三二十條大漢性命。 聽說有虎,而且是害了很多人性命的老虎,武松是否像魯智深聽說鎮關西欺負金翠蓮一樣,馬上要為民除害,去打死這隻老虎呢?

沒有。 武松聽了,並不相信,他笑道:“我是清河縣人氏。這條景陽岡上,少也走過了一二十遭。幾時見說有大蟲!你休說這般鳥話來嚇我!便有大蟲,我也不怕。” 你看,他一意孤行要獨自過景陽岡,是他不相信有老虎。 當然,他也說了,即使有虎,他也不怕,但那是吹牛。 武鬆的一大特點,就是好吹牛,好顯擺,好炫耀,好逞能。 等到他一意孤行,走上景陽岡,走不到半里多路,見一個敗落的山神廟。在廟門上見到貼著一張印信榜文,上面所寫,和酒家所說一致時,武松知道真的有虎時,他是怎樣的反應呢? 如果他想打老虎,無論是為民除害,還是僅僅為了顯示自己的神威,他都要抖擻精神,鬥志昂揚才對。 可是,他的第一反應是:欲待發步再回酒店裡來。

可見,他不想打。 為什麼不想打呢? 我們剛剛說過,他是一個特別愛炫耀、好逞能的人,打死一隻老虎,可以讓他炫耀一輩子,事實上,他後來就是時時拿自己的打虎炫耀於人的。 那麼,為什麼他此時不想打呢? 原因是,他不敢打。 雖然他對酒家的一番好意,兩次吹牛說,真有大蟲,他也不怕,其實,他是怕的。 為什麼說他怕呢?有根據嗎? 有。 當酒家第一次告訴他虎情時,他說:“你休說這般鳥話來嚇我。便有大蟲,我也不怕!” 當酒家怕他不信,要他進屋看官司榜文時,他拒絕了,還說:“你鳥做聲!便真個有虎,老爺也不怕!” 當武松來到了岡子下,見一大樹,刮去了皮,一片白,上面寫著有虎的警告。武松看了,笑道:“這是酒家詭詐,驚嚇那等客人,便去那廝家裡宿歇。我卻怕什麼鳥!”

你看,三次他都說不怕。但是,這三次說不怕,是有原因的。 第一,是他根本不相信有虎。 第二,前兩次,他在酒家前,不願意露怯,他好面子。他是把自己當成英雄的人,既然當自己是英雄,也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樣怕。 第三,第三次,看到樹皮上的字,他半信半疑,自言自語,很明顯有自己給自己打氣的味道。 如果大家不信,我們看第四次。 當他走上景陽岡,在山神廟門上見到印信榜文,知道真的有虎時,他是怎麼反應的呢? 第一反應是:轉身再回酒店。 第二反應是:“我回去時,須吃他恥笑,不是好漢,難以轉去。”——面子比性命重要。 第三反應是:存想了一回,說道:“怕什麼鳥!且只顧上去,看怎地!” 你看,想回去,卻礙於面子不能回,於是只好自我安慰,硬著頭皮往前走。這時他的自言自語,很明顯的是自己給自己打氣壯膽。

還有第五次。 武松硬著頭皮,一步步上那岡子來。回頭看這日色時,漸漸地墜下去了。金聖嘆在這句下面批曰:“駭人之景。”又批曰:“我當此時,便沒虎來,也要大哭。”而武鬆自言自說道:“那得什麼大蟲!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聽聽這口氣,又是自我安慰,又是自我欺騙,又是自我壯膽。 走夜路的人,往往吹口哨,不是不怕,恰恰是因為怕。 所以,《水滸》作者在武松打虎之前,連寫五次武鬆的“不怕”,實際上,就是要寫出他的“怕”。 這樣寫,是否降低了武鬆的高大形象呢? 不會。恰恰相反,是讓我們覺得武鬆的形象更可信,更符合人性。 那麼現在的問題是:既然武松不想打虎,不敢打虎,也不是不得不打虎,那為什麼他要打虎呢?

答案是:他已經沒有退路了。 是的,當他在景陽岡上面對突然跳出來的吊睛白額大蟲,他確實沒有退路了。老虎堵住了他的退路。要從此處走,先過我這關。 但是,在此之前,他本來有很多的退路。 那些退路又是被什麼堵住的呢? 換句話說,武松是如何走到這無路可退的地步的? 答案一:他太自負。 首先,他是一個極度自我欣賞和自我肯定的人。 我們知道,一個人要鼓勵自己有所作為,有所建樹,最好的辦法就是欣賞自己,肯定自己。但是,一個人要讓自己做傻事、蠢事,闖禍,最好的辦法也是欣賞自己,肯定自己。 但是,我這樣說,並不是說武松要幹蠢事,要做傻事。當然,也不是說他此時做的不是蠢事和傻事。為什麼說得這麼拗口呢?

因為,這個世界上,什麼是蠢事,什麼是傻事,還真難說。一件聰明的事,如果有始無終,最後就變成了傻事。相反,一件傻事,如果你堅持做下去,最後竟然讓你做成了,那就變成了好事、大事,甚至變成了大事業。 我們還是來看看武鬆的自我欣賞和自我肯定。 武松第一次對酒家說,“便有大蟲,我也不怕!” 第二次對酒家說,“便真個有虎,老爺也不怕!” 都是“不怕”,第二次還把“我”變成了“老爺”。 這是典型的自我提升,我不是一般人,我是老爺。 我是老爺我怕誰? 第三次在景陽岡下,見到樹皮上的警示,自言自語說“這是酒家詭詐,驚嚇那等客人,便去那廝家裡宿歇。我卻怕什麼鳥!” 你看,把自己放在“那等客人”也就是一般人的對面,極力顯示自己高人一等。自己不是那等人,也就是自己不是凡人。

那等客人怕,我卻怕甚鳥! 因為這麼自我期許,自我肯定,自我欣賞,自高自大,所以,他一路走來,絕不回頭。 其次,自負的另一面,就是不信他人。不信別人的話,不聽別人的勸。 當酒家第一次告訴他虎情時,他說人家說的是鳥話。 當酒家怕他不信,要他進屋看官司榜文時,他呵斥他“鳥做聲!” 真話,好話,關心的話,都變成了“鳥話”。 當他看到大樹皮上的警示時,他笑道:“這是酒家詭詐,驚嚇那等客人,便去那廝家裡宿歇。” 無端猜疑別人的用心,把好心當成了驢肝肺。 但這還不是全部答案。 答案二:太傲慢。 我們看看他和酒家的一番對話,就能感覺出,酒家句句真誠,實在;而武鬆一直是居高臨下,總是自居高人一等的位置。

魯智深在五台山下的鐵匠舖裡,他會真誠邀請小鐵匠一起喝酒。 林沖在朱貴的酒店裡,在不知道這個酒店底細的情況下,他也會邀請小伙計喝酒。 林沖甚至有李小二這樣的下層人朋友。 魯智深和金翠蓮父女這樣的下層人也能坐在一起慢慢飲酒。 這樣的事,在武鬆身上,不會發生。 武松由於天生的英雄氣質與英雄素質,使得他總是和普通人有著距離,他總是一種俯視眾生的姿態。在武松走近那隻老虎之前,武松受到三次警告:酒家的勸說,大樹上的警示,山神廟牆上的官司通告。 但是,生性傲慢的武松,把這一切都一揮而去。帶著一條哨棒,一顆驕傲的心,他上路了,並且義無反顧。 太自信和太傲慢,使得他一步一步走上景陽岡,走近那隻傷了三二十條大漢性命的老虎。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