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文學理論 鮑鵬山新說《水滸》
鮑鵬山新說《水滸》

鮑鵬山新說《水滸》

鲍鹏山

  • 文學理論

    類別
  • 1970-01-01發表
  • 166779

    完全的
© www.hixbook.com

第1章 第一章開卷之人,發蹟之路

鮑鵬山新說《水滸》 鲍鹏山 1925 2018-03-20
高俅,有諸多技能傍身,又有淵博知識,為何最終不能成為有用之才? 《水滸》一百單八將中,可謂悲喜遭際,結局迥異。其中,魯智深的結局是最好的,他一生轟轟烈烈,最後在杭州六和寺圓寂,獲得了人生的真正大圓滿;而相比之下,林沖的結局卻算是最慘的:堂堂七尺男兒,既沒有戰死殺場,也沒有冊勳封賞,衣錦還鄉,他一生追求,盡皆落空。在生命的最後歲月,林沖風癱,只有獨臂武松照料,境況冷清淒慘,最終在六和寺中落寞死去,全沒有了魯智深圓寂之時的哀榮。 我們對《水滸》的解讀,將以悲劇人物林沖開始。那麼,作者筆下這個充滿著神秘和復雜的人物——林沖,走過了一段怎樣的人生之路?最後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呢?讓我們走進作者碼下的字裡行間,去深味林沖一生的跌宕起伏與無奈遭遇。

在開始解讀林沖之前,那個一直橫在作者筆下、第一個出場的關鍵人物——高俅是繞不過的。他和林沖的命運,甚至與整個梁水泊英雄的整體命運息息相關,並且貫穿始終。一個潑皮如何會飛黃騰達,旋即成為太尉;一個太尉又怎麼會如此潑皮,一個高俅又如何會成為的開卷人物? 歷史上,高俅是宋代實有的人物。但相關記載極其簡略,宋史上沒有他的專傳。僅在《徽宗本紀》上有兩條極為簡略的記載,其中一條提到他在政和七年正月被任命為太尉。對其生平事蹟,沒有特別的褒貶揄揚,可見不是什麼劣跡昭彰者。 中的高俅,大約脫胎於王明清的《揮麈後錄》,王氏筆下的高俅是蘇東坡書僮,精通筆札,頗風流儒雅,因而深得東坡賞識,後來,歸駙馬王詵(字晉卿),又在駙馬府上遭際端王,升官發達。但發蹟之後,仍然不忘蘇氏之恩,可見也不是很糟糕的人。

但作者卻把高俅與蔡京、童貫、楊戩並列為“變亂天下,壞國,壞家,壞民”的“四個賊臣”;人們習慣上又把高俅列為“六賊”之一。作者把歷史上的高俅加以改造,使之成為“亂自上作”的代表人物。 但卻把這個人物加以改造,使之成為“亂自上作”的代表人物,也就是說,《水滸》的作者只不過是藉高俅這個人物來表示當時朝廷昏聵,流氓當政的現實而已。但是,《水滸》為什麼單單選他來作這樣的代表而不是比他更壞的其他人呢? 實際上,選擇高俅,正是看中了他在宋史中沒有專傳,記載簡略。可以讓作者放手來編撰,因為這是小說啊。沒有杜撰的自由,就不能充分展示作者的才華,更不能盡性表達作者的思想。所以作者不選蔡京,不選童貫與楊戩,正是這個原因。

而寫高俅發蹟的歷程,十分深刻而沉痛。 《水滸》雖然開始自“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但那種怪力亂神的寫法不過是一個幌子,正如從女媧補天說起,從大荒山無稽崖煉成的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頑石開始一樣,都是“無稽之談”、“荒唐之言”。的真正開始是在姑蘇城葫蘆廟裡。 的真正開始,也不是什麼張天師、洪太尉,而是東京開封府汴樑的那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金聖嘆把從此開始的文字稱作第一回,而把此前有關張天師、洪太尉的文字等移作楔子,是頗有眼光的。 金聖嘆還在回前總批中說出了這樣做的好處:“一部大書……先寫高俅者,蓋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是亂自下生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者,則是亂自上作也。”

按《水滸》的寫法,高俅原是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腳好氣毬,於是,京師人也就不叫他高二,只叫他高毬,發跡後,才把毛字旁的毬改為人字旁的俅。毛字旁的毬就是“球”,而這個單立人旁的“俅”,在漢語裡也幾乎沒有什麼意思,不能單獨用,“俅人”,是我國少數民族獨龍族的舊稱,“俅俅”表示恭順,還可理解為冠飾華美,但不能單獨用(建議刪除)。所以,我不知道宋代的這個太尉為什麼偏偏起這個名字,按說他也是一個肚裡有些墨水的人。 那麼《水滸》寫的高俅,在發蹟之前,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水滸》是這樣寫的: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樣樣在行,而且還胡亂寫詩書詞賦,按我們今天一般人理解的素質教育要求,他還真是一個高素質的人才,至少比中絕大多數的好漢有文化素養,梁山好漢中大概只有一個浪子燕青具備他的諸多技能。

可是,他既有諸多技能與多方面知識,為何最終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反而成為一個壞家壞國的人? 《水滸》接著寫到了,他會這麼多,卻偏偏有一樣不會。哪一樣呢? “仁義禮智,信行忠良”。 這“仁義禮智”,才是一個人的本質素養。一個人的素質,決不在於是否身懷諸多技能和腦袋中知識總量的多少,而在於他是否有是非心,羞恥心,恭敬心與辭讓心。可悲的是,我們今天絕大多數人對素質教育的理解正是高俅式的教育,這是我不得不要指出的。 你看,特別看重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樸玩耍,詩書詞賦,把這當成了素質教育,而嚴重忽略人格教育,忽略仁義禮智的品德教育,忽略是非判斷力的培育,是不是今天很多家長的通病?我真擔心這樣的教育只會培養出高俅式的人物!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