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文學理論 日本科幻小說史話:從幕府末期到戰後

第35章 第五節《宇宙戰爭》和《黑行星》

在明治30年代,受歐洲末世論的影響,末世論、地球毀滅一類的科幻小說也被傳人日本。雖說如此,此時的日本社會正處於中日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夾縫之中,一方面強烈地依賴先進文明,另一方面關於末世論的前景還並不明晰,所以儘管當時傳人了很多的翻譯小說,但是日本獨有的末世論小說的發展,那是要在日俄戰爭所帶來的社會不安廣為蔓延之後。 1897(明治30)年的4月至11月,在英國和美國的雜誌上,同時連載了描述火星人人侵地球的赫伯特·喬治·威爾斯所著的《宇宙戰爭》。這是反映了末日論世態的滅亡主題的科幻小說,在日本科幻史上應該大書特書的是,就在這部作品還在英國和美國的雜誌連載之時,由無名氏翻譯的《天外來魔》(《世界之日本》明治30年7月至10月)已經傳人了日本。今天的日本已經是能夠與美英相媲美的科幻大國,而對海外科幻獨具敏銳眼光這一特質的萌芽,其實從這個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奧地利天文學家魯道夫·菲力普於1899年3月23日發表了彗星撞地球的言論。而中川霞城的《世界滅亡》(明治30年)就是一部深受菲力普的地球毀滅說影響的作品。在《世界滅亡》中,講述的是人們接受了彗星撞擊的觀點,整個社會陷入一片混亂,這時有一部分人開始用新型材料鋁(在當時是新型材料)來製作特殊飛行器,以期人類能夠得以倖存的故事。 知名劇作家松居松葉的《亡國星》(明治33年),也是以菲力普的彗星撞擊說為根據的作品,不過,作品中彗星撞擊地球的後果並沒有發生預測中的慘案,反倒是殺死了瘋狂的天才科學家所散播的病原菌,人類從而得以獲救。 提起彗星撞擊說,哈雷彗星的騷動是非常有名的,19世紀以來人們一直以為彗星因為密度低,即便與地球相撞也不會有問題。而另一方面,法國的天文學者卡米萊·弗拉馬里翁等人提出了有毒說,引發了世人的議論。美國的天文學家西蒙·紐康所著的《黑行星》(黑岩淚香譯,《萬朝報》,明治37年5月6日~25日)講述的是不遵循特定的軌道謎團一樣的暗黑的行星,不久將會與太陽相撞,而其造成的影響是太陽在瞬間內膨脹到原先的數千倍,地球上的萬物因此將燃燒化為灰燼。察覺到這一點的科學家們,將原先建造在地下一百尺的研究所改造成避難所,搬進食物和植物的種子,以此作為第二個諾亞方舟。由此可見,“滅亡主題”同時也是“再生主題”,基本上印證了其對科學和人類之共同體的信賴。

在這一時期的天文學者中,也有很多人經常會讓人虛驚一場。其真相是媒體的問題,他們把天文學者指出的僅有的一點可能性進行過分誇大的報導,此外,還有因為科學知識掌握不夠而歪曲報導的情況也不佔少數。但是,或許是出於獻身精神,天文學者中也不乏喜歡提倡極端學說的人。其中,著名的弗拉馬里翁博士曾著有《此世將如何終結》(1894年)。他的這一假說在日本於明治26(1893)年,一部分被收錄在德富健次郎(蘆花)編著的《近代歐美歷史之剪影》,還有被摘錄在長田秋濤所譯的《百萬年後的地球》(《太陽》,明治33年8月~9月)。 《此世將如何終結》全書由兩部構成。第一部是以不久的將來為場景,儘管彗星的撞擊給地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但人類的根基並沒有動搖。然而,在以一千萬年後為場景的第二部當中,雖然人類文明已達到頂點,但是太陽係自身開始走向滅亡,人類的繁殖能力也下降,地球生命逐漸走向衰退的邊緣。此時的人類開始停止前進,並逐漸次靜地走向終結……與加藤弘之所提出的恆星星際間移民的主張相比,弗拉馬里翁的世界觀和想像力不免顯得有些過於悲觀。或者是因為在弗拉馬里翁的主張背後,有基督教倫理觀的影響。根據《聖經》裡的描述,人類從神那裡得到的恩賜只有“這塊土地的每一個角落”,即地球這顆星球,而根本無法移住到其他天體。的作者凡爾納在(1880年)一書中,主人公也說“人類只是地球上的居民,永遠無法超越這個境地”。另外,在日本由高橋毅全譯的《科學小說此世將如何終結》,於大正12(1923)年4月由改造社出版發行,時間恰好在關東大地震發生的五個月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